日系汽车为何在插电混动竞争中都会落败?日系车错过了什么?

江瀚盘古 2024-12-10 06:28:03

曾经,在混动汽车市场,日系车也算是其中重要的市场参与方,甚至于最早的丰田普锐斯都是大家认知中新能源混动的经典车型,然而就是在插电混动的市场日系车都落败了,日系车到底错过了什么?

一、日系汽车为何在插电混动竞争中都会落败?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日系汽车品牌曾凭借开创性的混动技术,在全球市场取得领先地位,但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到新兴的插电混动汽车市场。今年1至8月,中国插电混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份额高达76.6%。

上汽集团乘用车副总经理祝勇认为,中国混动技术能够超越丰田等日系品牌的关键是电池技术的突破,从原有的以发动机为核心转向了以电驱动为目标。

他进一步向界面新闻等媒体解释,在原来只能装1.8度电的车上使用丰田混动技术是领先的,因为本质是以发动机为核心。但随着中国动力电池的性能和成本远超海外,发动机不再以驱动为主,而是起到能量平衡的作用。

“以前混动技术除了丰田就是其他,但是今天丰田被打得节节败退,是世界发生了变化。丰田对自己的发动机技术太自信了,你拿着旧大陆的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

混动技术本质上是将内燃机和电动机同时装载上车。根据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串联(增程式)、并联、串并联和功率分流四种类型。

国内厂商开发的混动技术如比亚迪DM、吉利雷神混动、上汽荣威DMH、长城DHT等均为串并联式。这种模式可以切换多种动力模式,比如电池直接驱动,内燃机发电驱动以及内燃机和发电机一起驱动,更全面地兼顾能耗、平顺性和续航。

二、日系车到底错过了什么?

日系车这一系列的经历到底证明了什么?我们该怎么看日系车的表现呢?

首先,日系车在混动市场上曾经是起了个大早。丰田的普锐斯早在很多年前就推向市场,这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它采用了丰田独特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通过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协同工作,实现了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在当时,日系车的混动技术以其高效、可靠等特点成为混动车的典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系混动车在全球市场,尤其是美国和日本本土市场占据着重要的份额。

然而,时过境迁,在如今的插电混动汽车竞争中,日系车已经逐渐失去了优势。在中国市场,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日系插电混动车型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与中国本土品牌以及部分欧美品牌相比,日系插电混动汽车在销量、技术口碑以及市场影响力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例如,在一些月度和年度的插电混动汽车销量排行榜上,很难看到日系车型名列前茅,反而是比亚迪、理想等中国品牌的插电混动车型占据着前列位置。

其次,归根到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兴起,特别是电池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日系车在插电混动领域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的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等,在锂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中国的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高,这使得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大幅增加。以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为例,其不仅在安全性上表现出色,而且能量密度相比传统电池有了很大提升。这一技术变革使得插电式混动汽车从原先以发动机为核心转变为以电池为核心的模式。

在这种新模式下,汽车的动力来源更加依赖电池。在日常短途通勤中,车主可以更多地依靠纯电模式行驶,大大降低了燃油消耗。而日系车原本在混动领域的优势更多地建立在传统发动机与电机的配合上,在这种以电池为核心的新趋势下,日系车的传统技术优势被削弱。

第三,日系车在插电混动市场竞争中落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创新力度不足。日系车企在混动技术方面虽然起步较早,但在插电式混动技术方面的发展却相对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日系车企对于新能源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不够敏捷。在混动技术方面,日系车企一直注重提高内燃机的效率和降低油耗。然而,在插电式混动技术方面,日系车企却缺乏足够的创新。例如,日系混动汽车的电池包和电机等零部件的体积和容积相对较小,整车自重轻、更灵活。但这种设计也限制了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相比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则更加注重电池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以提高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

第四,日系车的例子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可以靠老本始终占据优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汽车行业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技术变革日新月异。曾经的技术优势并不能保证永远的成功。只有持续创新,不断跟上时代才有机会实现真正的发展。对于日系车企业来说,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布局,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中重新获得一席之地。对于其他行业的企业来说,也要从日系车的案例中吸取教训,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应对技术变革,不断创新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