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把脉”中国汽车|电动势

诺维兰说汽车 2024-03-08 07:56:12

3月2日,在央视播出的对话节目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当下自主品牌汽车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谈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两个领域的战略布局,他的发声可谓掷地有声。

2023年是中国汽车“创造奇迹”的一年,也是中国汽车品牌黄金时代的“分水岭”。

汽车总销量(包含乘用车和商用车)超3000万辆。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量为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销量383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2%。其中,新能源车出口104万辆,增长43万辆;燃油车出口279万辆,增长104万辆。

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自主品牌展现强大实力。从中国TOP10乘用车车企的年度盘点看,除去豪华车企和新势力,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上表现出色。2023年,有5家自主车企的乘用车销量突破了百万辆大关,这五家车企分别是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和长城。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连续大幅跃升,无疑是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从2017年至2023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42.7%一路攀升至52%,这一趋势充分说明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正在持续增强。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包括吉利等头部自主车企的强劲带动。2023 年,吉利交了一份满意“答卷”:这一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为 168.65 万辆,同比增长约 18%,创历史新高。

在这 168.85 万辆汽车里,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48.75 万辆,同比增长约 48%。从各月的数据来看,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月增长,目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趋势。2023 年,新能源汽车占到了吉利汽车总销量的 28.9%。吉利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与银河序列的成立与发展密不可分。

吉利的银河答卷

银河系列的诞生和成长确实与中国新能源转型的速度紧密相连。2023年 2 月 16 日是银河的诞生日,2 月 23 日,银河系列正式发布,旗下首款汽车 L7 也随之亮相,作为肩负吉利汽车新能源转型,中高端突破的系列,银河从诞生到成长的 1 年时间,恰好也是中国新能源转型的速度缩影。

2023 年 5 月 31 日,吉利银河 L7 正式上市,也是吉利新能源销量的转折点。这年 5 月,吉利新能源销量还是 2 字头,到 6 月,便已接近 40000 辆销量,然后一路跃升,逐渐攀上 4 万辆,5 万辆,最终稳定在月销 6 万以上。而银河在2024年1月的销量突破1.9万辆,环比增长超过59%,更是展现出了其强劲的市场表现和销售势头。

不可争辩的是,银河的出现,恰好是去年吉利新能源转型质变的开始。银河系列能够在短短8个月内实现销量破10万辆的壮举,E8作为银河系列的关键产品,不仅在技术和性能上具有很高的水平,更在市场营销和品牌形象塑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银河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拥有650余家独立门店,并计划在今年年底扩至800家,这显示了银河在渠道建设上的积极进展。而在充电桩布局方面,银河共享集团的“千站万桩”补能体系已经接入超过880座充电站,覆盖全国137个城市,其中超快充桩达到2409个,成为车企自建超快充桩保有量第一。

此外,银河还为用户规划了专属的「补能公园」,计划在2024年内实现300座的规模。这一举措不仅将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同时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不仅是路上绿牌车数量的增加,更是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变迁,整个行业的协同发展。这种以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的新能源转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趋势”。

银河在2024年的战略中,明确指出了将继续聚焦在“混动+纯电”的主流市场,并计划推出3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这些新产品将基于全新架构和创新的设计语言开发,应用自研的新能源智能科技,目标是打造10-20万高价值的新能源智能精品车。

值得注意的是,银河还将在新车上搭载诸多新技术,如“天地一体化”卫星通信技术、星睿AI大模型、新一代CTB平台以及银河智驾2.0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银河新车的智能化、互联化和自动驾驶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的出行体验。

李书福强调,吉利不会轻易放弃传统汽车的生产和研发,以确保传统汽车业务的稳定发展。现存汽车95%以上都是传统汽车,每年销售的汽车80%以上也是传统汽车。他认为,传统汽车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吉利将继续致力于提升传统汽车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燃料电池研究所副教授胡鸣若对绿色新能源汽车的过渡时间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虽然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逐年上升,但完全过渡到绿色新能源汽车可能需要50年甚至更长时间。

放弃燃油车,谈何容易

奇瑞汽车作为传统派代表之一,从最早研制出自主发动机,到打造出中国轿车工业首个发动机自主品牌——ACTECO,再到后来独立完成车身、底盘、EMS(发动机管理系统)以及CVT无级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与生产,展示了其深厚的传统汽车技术底蕴和创新能力。

打着“技术奇瑞”的金字招牌,“五位一体”的技术底座,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和银河生态,构成了新时期奇瑞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其中,鲲鹏超能混动C-DM已经成功当选“中国心”2023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

奇瑞汽车在技术上研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奇瑞新能源的产品线却被诟病已久,转型慢是无法愈合的“伤疤”。

以2022年为例,能支撑起奇瑞新能源销量的只有两款——小蚂蚁和QQ冰淇淋,销量分别为9.43万辆和9.65万辆,销售情况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集中化,这两款产品的销量几乎占据了奇瑞新能源当年总销量的80%之多。

进入到2023年,伴随着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下滑。其中,1月份奇瑞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有4175辆,同比下滑78.52%。而从2月至今的销量,奇瑞干脆选择不再公布。于是就有了“奇瑞在新能源车方面‘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说法。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崛起,自主品牌转型升级之路上出现“绊脚石”的,远不止奇瑞一家。

与“前中国最贵电动车”的传闻,长安被爆“接手”高合,当天长安汽车股价大跌6.07%,收盘价报14.39元,市值蒸发92亿,虽然以上信息被称为不实报道,但也足够让人心头一颤。

2023年,长安汽车全年销量超255万辆,相比2022年的234.6万辆有所增加。但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只有47万多辆,只占总销量的18.43%。

董事长朱华荣此前也曾坦言:整个产业链上,长安新能源是亏的,而且亏得很严重。要知道,2023年前11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为36%,显然,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长安汽车近两年虽然业绩表现优异,但是主要还是靠燃油车发力,新能源汽车表现平平。

在去年的上海车展上,长城汽车CGO李瑞峰在谈及公司面临的问题时,就坦言长城转型面临诸多争议,企业内部也在反思自身的战略布局,直言“长城汽车深蹲的时间比较长”。这或与长城汽车此前对于大势的误判离不开关系。2016年,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股东大会上称,“长城汽车只做新能源行业的跟随者”。

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魏建军曾表示:“长城汽车如果挣不了钱,中国几乎谁的汽车都挣不了钱。”的确,长城汽车依然是国内车企阵营中的“赚钱高手”,但一面是虎视眈眈的强敌们,一面是高管的频繁出走,长城汽车要说一点没压力也是不可能的。

没有前瞻性战略布局,谁敢完全放弃传统汽车于不顾?

反观比亚迪,王传福早在2008年就预见到“光伏+电动车+储能”的未来发展潜力。放弃燃油车的生产,全力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提前布局,使比亚迪能够在这个市场上占据先机。

从2020年发布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到2022年推出的易四方技术平台,再到IGBT芯片在各产品线的应用,这些都展示了比亚迪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深厚功底和创新能力。

通过自建供应链,自主研发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比亚迪不仅掌握了核心技术,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这种垂直整合的优势使得比亚迪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低碳化转型的道路上,李书福再次强调了我国汽车产品的显著优势。他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乘用车平均油耗的持续降低,以及商用车电动化转型的巨大“减碳”潜力,共同构成了中国汽车产业在“低碳”方面的坚实基石。

李书福近日对中国汽车产业的低碳优势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了高增长态势,全年产销分别达到了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1.6%,连续9年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2022年乘用车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为4.10L/100km,同比下降19.6%,提前实现2025年4.60L/100km油耗目标。其中,国产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3.99L/100km,同比下降20.0%;进口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继续维持高位,为7.66L/100km。

李书福对此表示:“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中国汽车产业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为我们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技术方面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此外,李书福还特别提到了商用车电动化转型的巨大潜力。相比乘用车,商用车在碳排放方面的贡献更大,因此其电动化转型对于实现整体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商用车电动化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其减碳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随着全球对“双碳”目标的日益关注,中国汽车产业正积极拥抱智能驾驶、绿色甲醇、氢燃料等新兴技术,与商用车低碳化紧密结合,以期提前实现“双碳”目标。

绿色甲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商用车所采用。它不仅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碳排放,而且来源广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绿色甲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其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氢燃料技术作为另一种清洁能源,也在商用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氢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环保、快速充能等优点,能够满足商用车长距离、高强度运输的需求。随着氢燃料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氢燃料商用车有望成为未来绿色物流的重要力量。

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商用车行业的低碳化转型,也为中国汽车产业提前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动能。面对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汽车产业正积极拥抱变革,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甲醇汽车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关于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确实存在一些变化。尽管电动化被视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推动电动化战略时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力度。

例如,日本汽车业一直对全面电动化持保留态度,更倾向于发展氢能源等其他清洁能源技术。而在欧美,虽然早期对电动化充满热情,但现在看来,其电动化转型的道路并不平坦。一些传统汽车制造商,如梅赛德斯-奔驰,已经推迟了实现全电动化的时间表。像苹果公司这样的科技巨头,在电动车领域的尝试也未能如愿,不得不终止泰坦计划。

在这种背景下,甲醇汽车作为一种替代能源汽车,其推广和应用可能获得更多的关注。甲醇作为一种含氧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同时,甲醇的制备和储运相对便捷,资源丰富,这使得它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清洁能源。

李书福曾多次在两会中提出建议,加快推广甲醇汽车。李书福表示,吉利将积极跟进电动、混合动力、甲醇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与开发,以保持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推动商用车低碳化、零碳化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零碳商用车的概念是否应该是全部商用车整体上实现零碳?减碳除了使用环节,如何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化?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内燃机在商用车领域是否仍难以被完全替代?如果是,那么内燃机的低碳化、绿色化将对交通领域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

吉利在甲醇汽车技术方面的积累和进展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然而,要实现甲醇汽车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推广。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甲醇汽车有望成为一种既节省成本、又没有里程焦虑、同时大幅降低碳排放的清洁能源商用车。

李书福表示,吉利将继续专注于传统汽车的生产和研发,并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与开发。他强调,吉利将保持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盈利结构的相对稳定,并按照增长20%的规划,安排2024年的生产和销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