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月22日,这是一个星期天,美国纽约港内一片繁忙、喧闹,水中各种帆船林立、码头上人来人往。这中间,有一艘不太起眼的机帆船停在岸边、正要扬帆远航。
船上共有43名水手,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艘机帆船此次将开辟一条全新的航线,驶向一个他们从未到过的国家。
美国商船驶离纽约港
船长:格林。
商务总管:山茂召。
这两人都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参加者,格林曾任海军上尉,具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山茂召官至炮兵少校、曾经立功受奖,精明能干,熟悉会计业务。
该船载重量为360吨,货舱里装的全是美国土货,包括皮货、人参、铅、棉花、胡椒、羽纱,等等。
这艘船横跨大西洋,绕道好望角,经过印度洋,历时6个多月,行程大约2万公里,终于在当年8月28日抵达广州黄埔港。
1821年前外国在广州的商行
船上的货物通过广州“十三行”全部售出,随后又购进茶叶、棉布、瓷器、丝织品、肉桂等回程货物,沿原路返回,于1785年5月10日到达纽约,并很快将带回来的中国货销售一空。
这艘美国商船首航中国,总共投资了12万美元,净赚3万多美元,利润率为25%。超高的利润让这次远航引起了全美轰动——纽约的报纸为此发表长篇报道,而其他商业城市的报纸也纷纷转载。
山茂召回忆录
纽约街头贴出了推销中国货物的大型广告,而中国商品随即便受到了热烈追捧,美国首任总统、“国父”华盛顿还从山茂召那里购买了一批中国瓷器。
山茂召随即向美国外交部长约翰·杰依呈交了一份报告,详细介绍了这次赴华远航的经过,随后,报告又被转交国会,受到大力褒扬。
山茂召名声大振,于1786年被华盛顿总统任命为首任驻广州领事(美国第一个驻华领事)。
华盛顿
这艘普通的机帆船,便是中美关系史上赫赫有名的“中国皇后”号。它的首次来华,标志着中美商业贸易的开始,也为整个中美关系的开端奠定了基础。
“中国皇后”号的首航成功,点燃了美国商人开拓东方市场、追逐利润的强烈愿望,使得他们不惜冒行程中罹患重病乃至死亡的危险,仍然要去远涉重洋。
1986年我国发行的“中国皇后号帆船来华”纪念币
一位历史学家曾这样描述当时美国的对华贸易热:
“在美国每一条小河上的每一个小村落,连只可乘坐5人的帆船都在准备出发,要到中国去装茶叶……”
刚刚独立的美国,为何如此“焦急”地开展对华贸易?(美国于1783年9月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美国独立战争示意图
原来,当时的美国还只有十三个州赢得了自由,是个松散的联邦,新诞生的合众国面积仅仅32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万,国内市场十分狭小,且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
当时的大英帝国虽然承认了北美十三州的独立,但仍然把美国当做敌国对待,对美国货物课以高额关税,不许其船只驶入加拿大与英属西印度群岛,因此美国在南北两个方向都受到了英国封锁。
(西印度群岛:在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之间,分布于今天的古巴岛、牙买加岛、海地岛、波多黎各岛等地。这些群岛被冠以“西印度”的称呼,其实是来自哥伦布的错误观念。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抵达这里,他误认为自己来到了印度,但实际上这里仍然位于西半球,因此后世称这里为“西印度群岛”,并长期沿用。)
西印度群岛位置图
不仅如此,法国、西班牙等国也对美国实行贸易歧视。所有这些因素迫使美国商人开辟新的海外市场。于是,他们只好把视线转向了东方,而古老的中华帝国便成为了他们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