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萧太后彪悍比肩武则天:17岁当贵妃,18岁做皇后,24岁自称朕

最爱茉莉花茶 2024-12-15 19:25:23

辽国萧太后彪悍比肩武则天:17岁当贵妃,18岁做皇后,24岁自称朕

世人皆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却鲜有人知在北方辽国,也曾有一位以"朕"自称的女性统治者。她17岁便成为贵妃,18岁被立为皇后,24岁便开始以"朕"自称,执掌朝政。她就是被后人称为"塞外铁玫瑰"的萧太后。

在那个尚武的契丹社会,一个女子能够登上权力之巅,统御天下,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她是如何在乱世之中崛起,又是如何在重重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更令人费解的是,为何她最后能够做到功成身退,善始善终?让我们走进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

贵胄之女:命运的馈赠

世人都说萧绰是个命运眷顾之人,生在贵胄之家,有着显赫的家世。可鲜有人知,正是这显赫的家世,让年幼的萧绰背负了沉重的期望。

公元982年,萧绰出生在辽国四朝元老萧思温家中。这个时期的契丹贵族,只有耶律与萧两大姓氏。耶律为皇族,而萧氏则世代把持皇后之位。萧绰的母亲更是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曾孙女,这样的身世注定她将与权力结下不解之缘。

在契丹贵族中流传着一个说法:萧绰出生那日,天空中突现异象,一道金光笼罩在萧府之上。族中长者见状称:"此女贵不可言"。这个传说在萧氏家族中广为流传,以至于连辽国皇帝耶律贤都曾提及此事。

萧绰是家中第三个女儿,排行最小。与两个姐姐不同,萧绰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聪颖。据《辽史》记载,七岁时的萧绰已能熟读《孝经》《论语》,并能用契丹文写诗。这在当时的契丹贵族中并不多见,因为大多数契丹贵族只注重骑射之术。

萧府中有一个汉人女教师,专门教授萧绰汉文化知识。这位教师曾对萧思温说:"小姐天资聪颖,非寻常女子可比。"萧思温闻言大喜,便更加重视萧绰的教育。

十岁那年,一件意外之事让萧绰的命运出现了转折。当时的宰相韩德让之子韩昭禹来萧府拜访,偶遇正在庭院读书的萧绰。韩昭禹见萧绰举止不凡,便向父亲提议两家结亲。

这门亲事本已定下,可不久后朝中却传出另一个消息:年轻的皇帝耶律贤有意选秀纳妃。萧思温得知此事后,立即推掉了与韩家的婚约。此举引来不少非议,但萧思温只说了一句话:"国事为重。"

就在此时,萧绰的大姐不幸病逝,二姐又因故远嫁他乡。一时间,萧府上下的期望都落在了年仅十三岁的萧绰身上。为了培养萧绰,萧思温不惜重金延请名师,教授她诗书礼仪、骑射武艺。

十五岁那年,萧绰在一次秋猎中射杀猛虎,震惊四座。这件事很快传到皇帝耶律贤耳中。耶律贤龙颜大悦,说道:"萧家女果然不同凡响。"从此,进宫选妃一事便成了定局。

宫廷浮沉:命运的转折

公元999年春,十七岁的萧绰入宫为贵妃。耶律贤破例让萧绰免去选秀程序,直接册封为贵妃,这在辽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当日,辽国皇宫张灯结彩,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

这场册封仪式上发生了一件趣事。按照契丹贵族的传统,新封的贵妃要向皇帝敬献三杯酒。但萧绰却在献完第一杯后,提出要向父亲萧思温敬酒。耶律贤不但未怪罪她的僭越,反而龙颜大悦,亲自为萧思温斟酒。这一幕被后人写进了《辽史》,称为"双敬酒"佳话。

然而,好景不长。入宫不到三个月,一场意外打破了萧府的平静。这年夏天,萧思温外出巡视途中遭遇刺杀。据《辽史》记载,行刺者是一群蒙面黑衣人,他们在萧思温的马车经过一处山谷时突然发动袭击。萧思温虽有护卫随行,但仍不敌众多刺客,当场身亡。

此事震动朝野。萧思温作为四朝元老,在朝中威望极高。他的突然离世,不仅让萧氏一族元气大伤,更让朝中局势陡然紧张。有传言称,此事与当时反对萧氏专权的势力有关,但真相如何,至今仍是个谜。

就在朝野动荡之际,耶律贤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将萧绰由贵妃晋升为皇后。册封诏书中写道:"萧氏世代忠良,今立其女为后,以慰忠魂。"这道诏书一出,朝中反对声顿消。

十八岁的萧绰成为了辽国最年轻的皇后。在册封大典上,耶律贤破例让萧绰穿着契丹传统服饰,而不是按照惯例穿汉服。这一细节被史官特意记录下来,称其"明义昭德,表彰国风"。

然而,成为皇后并非一帆风顺。耶律贤多病,经常卧床不起。朝中大臣们争权夺利,各怀心思。此时的萧绰开始崭露头角,她不但照料耶律贤的起居,还开始接触朝政。

有一次,耶律贤病重,无法处理政务。几位大臣争执不下,萧绰出面调解。她不偏不倚,既照顾了各方利益,又维护了皇权威严。耶律贤知道后,赞叹道:"朕有贤后,何愁大事不理?"

从此,每当耶律贤病重时,萧绰就代为处理政务。她独特的治理方式渐渐得到朝臣认可。当时有大臣评价说:"皇后虽年轻,但处事老成,既有契丹人的果敢,又有汉人的智慧。"

这段时期,是萧绰快速成长的关键阶段。她不断学习政务,积累经验,为日后执掌朝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权力之路:从皇后到太后

公元1006年,耶律贤的病情急转直下。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年仅二十四岁的萧绰正式开启了她执掌朝政的征程。这一天,耶律贤留下遗诏,将皇位传给年仅十二岁的太子耶律隆绪,由萧绰摄政。

就在遗诏颁布的当天,朝中就发生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有大臣提出,按照契丹习俗,应由皇族年长者监国。可萧绰当场拿出了一份耶律贤早年亲笔所书的密诏,上面明确写着:"朝政若有不决,当以皇后之言为准。"这份密诏的出现,让反对者哑口无声。

接掌朝政后,萧绰做的第一件事就让朝臣们大吃一惊。她在朝会上宣布:"今日起,诸位上奏,当称朕。"这在辽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一位女性统治者以"朕"自称。

有意思的是,当时就有大臣提出异议:"自古以来,唯有皇帝才可称朕。"萧绰立即回应:"昔日武则天称朕,今日萧某亦可称朕。"这句话不但展现了她的魄力,更显示出她对大唐历史的了解。

为了巩固权力,萧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她首先重用了昔日父亲的旧部韩德让,任命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这个任命引起了不小的议论,因为韩德让曾是她青梅竹马的未婚夫。但萧绰对此的解释是:"治国用人,唯才是举。"

在处理政务时,萧绰展现出非凡的手段。有一次,几位契丹贵族在朝堂上争吵不休,萧绰让他们各自写下诉求,然后当场拆解论证,最后得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这种理性的处事方式,在崇尚武力的契丹贵族中实属罕见。

萧绰还创立了一项新制度:每月定期召开"议政会",让契丹贵族和汉人官员共同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这个制度后来被宋朝使节赞誉为"明智之举"。

在她的治理下,朝廷上下逐渐形成了新的秩序。契丹贵族掌管军事,汉人官员主持文治,两者各司其职,互不干扰。这种制度被后人称为"契汉分治",成为辽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色。

然而,权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公元1012年,有人散布谣言,说萧绰想要效仿武则天,废黜太子自立为帝。面对这个谣言,萧绰在朝堂上说了一番话:"朕为先帝守业,为太子摄政,岂敢有他想?若有人再造谣生事,以干扰朝政,定斩不赦!"这番话不但平息了谣言,更展现出她的决断。

这一时期,萧绰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她既要安抚契丹贵族,又要笼络汉人官员,还要保护年幼的太子。这些看似矛盾的任务,在她手中却得到了完美的平衡。

治国方略:塞外铁玫瑰的手腕

在辽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位统治者能像萧绰这样,将契汉分治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她创立的"双轨制"政治体系,让契丹贵族和汉人官员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公元1015年,萧绰在上京召开了一场特别的朝会。会上,她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设立"契丹院"和"汉人院"两个平行机构。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这是在分裂朝廷,但萧绰的解释却极富智慧:"契丹善战,汉人善治,各取所长,方能使国家强盛。"

这项制度实施后,立竿见影。契丹院负责军事防御和游牧事务,由契丹贵族主持;汉人院则专管农业发展和文化教育,由汉人官员执掌。两院互不干预,但每月都要向太后汇报工作。这种制度让两个民族的优势得到了最大发挥。

在军事上,萧绰展现出惊人的统帅才能。公元1018年,宋军在高粱河集结重兵,意图北上。当时朝中大臣意见不一,有人主张避其锋芒,有人则建议速战速决。萧绰却说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兵贵神速,不在多寡。"

她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战术:命令辽军先撤退,诱使宋军深入。当宋军行至高粱河畔时,辽军突然杀回,在河两岸设伏。这场战役,宋军大败,辽军活捉宋将数十人。这就是著名的"高粱河大捷"。

高粱河之战后,宋朝主动提出和谈。萧绰展现出高超的外交智慧,她没有趁胜追击,而是提出了"澶渊之盟"。这个条约规定,宋朝每年向辽国进贡银绢,辽国则承诺不再南侵。这个决定让辽国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消耗。

在文化建设上,萧绰也有独特见解。她下令在上京建立了"契汉书院",专门培养通晓两种文化的人才。在书院中,契丹学生要学习汉文,汉人学生则要学习契丹语言。这个举措为辽国培养了大量双语人才,极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萧绰还特别重视民生。有一年,辽国北部发生旱灾,她立即下令开仓放粮。当有大臣提醒说国库存粮不多时,她说了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民不食,何以为国?"随后,她又下令免除灾区三年赋税。

在司法方面,萧绰创立了"双重法系"。对契丹人适用游牧习俗法,对汉人则用唐律。这种灵活的司法制度,让两个民族都能接受,大大减少了民族之间的摩擦。这个制度后来被金国所借鉴,成为北方民族治国的典范。

在她的治理下,辽国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商队往来络绎不绝,市集繁华热闹,百姓安居乐业。当时的宋朝使者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契丹之富庶,超乎想象,实乃太后之功。"

功成身退:超越权力的智慧

公元1031年,一个令朝野震惊的消息传遍辽国:已经执政二十五年的萧太后,在太子耶律隆绪三十七岁时,主动宣布还政。这个决定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很多大臣都认为这其中必有隐情。

在归政大典上,萧太后说了一番话:"天下者,先帝之天下,今太子已长成,我当归政。"这番话被史官记入史册,被后人称为"归政诏"。当日,她将代表权力的传国玉玺亲手交到耶律隆绪手中,这一幕被画师绘制成《归政图》,收藏于辽国宫廷。

有趣的是,在归政大典前一天,萧太后召开了最后一次朝会。会上,她破例让契丹院和汉人院的官员同时在场,并且宣布了最后一项政令:确立"双轨制"为辽国根本国策,永不更改。这项决定为辽国此后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归政后的萧太后搬离了上京宫廷,迁居到了南京(今北京)的别宫。按照惯例,太后归政后仍可以参与朝政,但萧太后却一反常态,除非耶律隆绪亲自前来请教,她从不过问朝政。

在南京别宫,萧太后过起了闲适的生活。她在别宫中设立了一座"汉学馆",专门收藏汉文典籍。每逢节日,她都会邀请文人学士前来吟诗作赋。据说她还亲自编写了一部《契丹史》,可惜这部著作后来在金兵入侵时遗失了。

公元1035年,一件小事充分展现了萧太后的超然态度。当时有大臣建议在南京别宫设立"分朝",方便南方官员觐见太后议事。萧太后立即回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今上已亲政,我岂可又立分朝?"这番话传到京城,连耶律隆绪都为之动容。

晚年的萧太后还做了一件令人称道的事。她将自己积攒的财富全部捐出,在各地修建学堂、医馆,还设立了"太后义仓",专门救济贫困百姓。当地百姓感念她的恩德,在南京城外修建了一座"福寿寺",专门为她祈福。

公元1054年冬,萧太后在南京别宫安详离世,享年七十二岁。临终前,她留下遗言:"莫为我大兴土木,与民争利。"按照她的遗愿,丧事从简,骨灰撒在了契丹草原上。

萧太后的归政和善终,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她在权力巅峰时期主动归政,归政后又能真正做到不干政,最后还能安享晚年,善始善终。这不仅展现了她的政治智慧,更体现了她超越权力的远见。

后来的史官这样评价她:"自古有权不归者多,归权不尽者众,能如萧太后者,古今难觅。"耶律隆绪在位期间,常常以母亲为榜样,教导朝臣说:"为政以民为本,归政以国为重。"这或许就是萧太后留给后人最宝贵的政治遗产。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