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综艺的生存法则:真诚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码
内娱综艺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各种类型的节目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但真正能留下来的,能被观众记住的,寥寥无几。
观众早已不再满足于被动的观看和消费,他们渴望真实、渴望共鸣,渴望在节目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找到情感的出口。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真诚反而成了最稀缺的资源,也成了综艺破圈的真正密码。
2024年下半年,两档风格迥异的综艺——《团建不能停》和《花儿与少年》第五季(以下简称《花少5》)的爆火,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一个主打熟人组团的轻松搞笑,一个聚焦深度旅行的真我展现,看似南辕北辙,却又殊途同归,都精准地戳中了观众的嗨点。
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这或许能为当下综艺的破圈之路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内娱综艺,卷到飞起。从剧本杀到竞技赛,从观察类到慢综艺,各种类型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出圈的,屈指可数。
同质化严重、套路满满,许多综艺节目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过度依赖剧本和人设,制造虚假的冲突和话题,最终却失去了观众的信任。
观众早已对这些套路化的剧情和虚假的“人设”感到厌倦,渴望看到一些真正新鲜、真实的东西。
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的观看和消费,他们渴望参与、渴望共鸣、渴望在节目中看到真实的自我投射。
这对于综艺制作方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抓住观众的心?这需要综艺制作方重新思考节目的定位和价值,回归内容本身,用真诚打动观众。
《团建不能停》:熟人关系的优势与情感共鸣
在一片“抓马”和“狗血”的包围下,《团建不能停》却另辟蹊径,以轻松幽默的风格杀出重围,开播即巅峰,热度直逼《再见爱人4》,甚至一度挤进前三。
这档由汪苏泷、李雪琴、李嘉琦、徐志胜组成的“650”组合的团综,没有复杂的剧情和激烈的冲突,有的只是四个老朋友之间的日常互动和互相调侃,却意外地俘获了大批观众的心。
“650”这个略显随意的名字,来源于《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一季中一辆车的尾号。也正是这看似偶然的相遇,让汪苏泷、李雪琴和李嘉琦走到了一起,组成了这个充满化学反应的团体。
在《桃花坞》节目中,他们主持电台、犀利点评,为节目贡献了无数笑点和话题。到了第二季,徐志胜的加入,更是为“650”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们一起剪辑的“桃花坞版春晚”,也成为了节目的一个高光时刻。《团建不能停》的诞生,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观众们早就期待着看到“650”组合的更多互动,而节目也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
节目中,从成语接龙到军训,从换装到训练,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笑点。
徐志胜的“山”和“三”不分,汪苏泷笑到抽搐,四个人的站队手忙脚乱,换装问题百出,这些看似普通的场景,在“650”的演绎下,都变成了令人捧腹的笑料。
尤其是徐志胜的喜剧体质,更是为节目贡献了无数名场面。左右不分、红绿色盲、五音不全、手脚不协调,这些buff全部叠加在他一个人身上,让他成为了“650”的搞笑担当。
然而,《团建不能停》并非只有简单的搞笑。在欢笑背后,也隐藏着成员之间真挚的情感。
汪苏泷在徐志胜进行特训时给予的帮助,李雪琴和李嘉琦提供的鼓励和支持,都展现了“650”组合的团魂。
尤其是徐志胜袒露自己曾经因为不协调而被嘲笑的经历,更让观众感受到了这档综艺的温度。朋友间的陪伴和鼓励,治愈了徐志胜内心的伤痛,也触动了屏幕前无数观众的心弦。
“650”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成员之间深厚的友谊。这种熟人关系,降低了观众的进入门槛,让他们更容易产生代入感和共鸣。
观众不需要了解复杂的背景故事,就能轻松地融入到“650”的快乐氛围中,感受到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
在一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这种轻松、治愈的氛围,正是观众所需要的。
与《团建不能停》的轻松搞笑不同,《花少5》选择了另一条破圈路径——真实。
在经历了前几季的争议和低谷之后,这一季节目彻底抛弃了以往的“剧本”和“人设”,将镜头对准了明星嘉宾在旅行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呈现了一场充满温情和治愈的旅程。
节目组刻意弱化了剧情的设置,将重点放在了展现嘉宾真实状态上。没有了剧本的束缚,明星们卸下了防备,展现了更真实、更立体的一面。
秦岚一改往日温柔优雅的形象,展现了幽默乐观的一面。她沙哑的嗓音,非但没有影响节目的效果,反而成为了一个独特的记忆点。
辛芷蕾则以其真实不做作的性格赢得了观众的好感。她不加修饰的睡姿、在蹦极时的放声大喊,都打破了观众对她以往的刻板印象。
迪丽热巴也放飞了自我,对着镜子唱歌跳舞,唱着独特的“山歌”,展现了可爱少女的一面。就连名不见经传的赵昭仪,也凭借着大大方方的性格和一口东北话,迅速融入了集体。
胡先煦则凭借着出色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幽默感,成为了团队中的“气氛担当”。他随口而出的梗,总能逗乐众人,也让观众看到了他机智聪慧的一面。
在冰岛的飓风撤离时,他们更是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保障了嘉宾们的安全。在零下十几度的冰雪里,他们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只为记录下嘉宾们最真实的瞬间。
这种敬业精神,也赢得了观众的尊重和赞赏。通过深度旅行的方式,《花少5》让观众看到了明星嘉宾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他们不再是荧幕上光鲜亮丽的偶像,而是和普通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小癖好,也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种真实不做作的表现,打破了观众的刻板印象,建立了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两档节目的共通之处:真诚与情感共鸣
尽管《团建不能停》和《花少5》的节目形式、内容设置、嘉宾构成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但它们的成功却指向了同一个核心——真诚。
无论是熟人间的轻松互动,还是陌生人在旅途中的逐渐靠近,两档节目都抓住了“真实”这个核心,并通过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与观众建立共鸣。
在《团建不能停》中,观众看到了“650”组合成员之间深厚的友谊。他们彼此之间的调侃、互怼、支持和鼓励,都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徐志胜在军训中克服心理阴影的故事,更是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共鸣。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人们渴望看到这样真挚的友谊,也渴望在欢笑中得到治愈。
“650”的日常,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真实而温暖,让人感到放松和快乐。
在《花少5》中,观众看到了明星嘉宾们卸下光环后的真实一面。他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偶像,而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小缺点和小优点。
他们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让观众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连接。最后一期节目的颁奖环节,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
嘉宾们精心准备的礼物和获奖词,体现了他们对彼此的珍视。大家哭成一团的告别场景,也让观众感同身受,纷纷表示“看哭了”。
这种真实的情感流露,正是《花少5》打动观众的关键所在。两档节目中的笑点和泪点,都源于真实的情感,而非刻意制造的戏剧冲突。
这种真诚,正是打动观众的关键所在。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种套路和滤镜的时代,观众渴望看到真实的东西,渴望感受到真挚的情感。
而《团建不能停》和《花少5》恰恰满足了观众的这种需求。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人们渴望在娱乐中找到放松和慰藉。而这两档节目,都提供了一种轻松、温暖的治愈体验。
《团建不能停》的轻松幽默,让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开怀大笑,释放压力。《花少5》的温馨治愈,则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美好,抚慰心灵的疲惫。
无论是“650”组合的互相调侃,还是花少团的互相扶持,都传递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种治愈的力量,也是两档节目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团建不能停》和《花少5》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破圈路径:一种是依靠熟人关系的天然优势,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发观众的共鸣;
另一种则是通过深度旅行的方式,展现明星嘉宾的真实自我,打破观众的刻板印象,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这两种模式并非互相排斥,它们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真诚。
只有真诚的节目,才能真正打动观众,引发共鸣。对于综艺制作方来说,《团建不能停》和《花少5》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要尊重嘉宾,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避免过度干预和剧本设置。要注重节目质量,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综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真诚,或许就是破圈的最终密码。
未来综艺节目,应该打破固有的模式,探索更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注重内容质量和观众体验。与其追求流量和话题,不如回归内容本身,用真诚打动观众。
只有真诚的节目,才能真正引发观众的共鸣,获得长久的成功。与其制造虚假的冲突和话题,不如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展现真实的人性之美。
他们不再轻易被套路和人设所迷惑,他们渴望看到真实的东西,渴望感受到真挚的情感。而这,正是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方向。
除了再见爱人 其他没注意过
综艺除了鸡条前四季,其他综合都谈不上真实
三山分不清,有啥好宣扬的,真不明白
[笑着哭]每一秒都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