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谈人工智能
1. 我绝对不止做一棵树了
张小珺:别人都在做纯电,你在做增程;现在很多人开始转增程,你怎么又不想造车、要去做人工智能企业了?
李想:造车肯定要造,但智能化是汽车发展必经之路,汽车将从工业时代交通工具进化为人工智能时代空间机器人。我们 2022 年 9 月就确定人工智能是未来竞争关键,2023 年初把人工智能战略从隐藏变为开放,因为 OpenAI 开启了新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从创业开始就想用新技术改变物理世界,做汽车之家有遗憾,所以第三次创业要做更大的事,成为人工智能企业,一年 100 亿研发投入近半在人工智能,且在多个 AI 领域有开创性成果。
张小珺:你是想做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还是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电动车?
李想:汽车是物理世界人工智能最大应用,所以我们是人工智能企业。做汽车之家有遗憾,这次要做森林里最大的,不能再错过机会。
2. 大家再不承认,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张小珺:你第一次用 ChatGPT 是什么时候?感受如何?
李想:发布时就用了,感觉这才是人工智能该有的样子。OpenAI 非常了不起,在行业标准定义、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化和商业化等方面表现卓越,拿下微软和苹果,在聊天产品中占 80%份额,月访问量 36 亿,远超其他产品。
张小珺:如果让你做 OpenAI 的 CEO,会比 Sam Altman 做得更好吗?
李想:不会,Sam Altman 很成功。OpenAI 目前处于 AGI L1 阶段(聊天机器人),L2 阶段(推理者)已有产品但面向特定用户,L3 阶段(智能体)才是关键,届时产品交互是所有企业应思考的,中国有望在三年内实现能力足够的 Agent。
3. 基座模型是操作系统 + 语言
张小珺:谈谈理想的 AI 产品,理想同学从车机进入手机要与其他通用个人助手竞争,是这样吗?
李想:不能仅以硬件定义企业,如今企业都应是人工智能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基座模型如同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至关重要,是企业分水岭,我们一直在做。理想同学 + Mind GPT 约等于 Kimi,理想同学进入手机是基于其应在所有设备和服务之上的理念,也是用户真实需求。
张小珺:理想同学会有隐私问题吗?
李想:不会,预训练主要用公开数据集,记忆系统会将用户记忆转成 token,不用担心隐私问题,是大家对人工智能技术不够了解才会担忧。
张小珺:对话类个人助手市场竞争激烈,你怎么看?
李想:目前还处于初期,关键节点是出现人人可用的 to C 智能体(OpenAI 定义的 L3 阶段),大家都在努力获取 AGI L3 和自动驾驶 L4 的门票。
4. L4 就是智能体
张小珺:理想同学和智能驾驶看似不同,你为何认为是一件事?
李想:我们在这两个领域实践发现它们未来会相连。Mind GPT 是语言智能,自动驾驶是空间智能(行为智能),未来基座模型会发展成 VLA,语言智能需理解三维世界,自动驾驶走向 L4 需更强认知能力,两者会融合。我们要确保大语言模型基座模型在中国前三,自动驾驶空间智能保持领先,预计两者在相近时间实现融合。
张小珺:智能驾驶如何帮助大语言模型?
李想:智能驾驶数据能为语言模型构建三维向量空间能力,当前 VLM 虽有图片数据但多为二维,自动驾驶可提供更真实的三维信息,我们也在研究如何用三维向量空间技术提升语言模型能力,并向语言模型中放入三维向量 token 进行预训练。
5. 终极产品想象是硅基家人
张小珺:从产品角度,谈谈随着人工智能从 L1 到 L5 演进的构想。
李想:产品价值取决于用户需求和企业能力交集。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第一阶段“增强我的能力”,如 Midjourney 画画、理想同学生成文章等仍需人工最后决策;第二阶段“成为我的助手”,智能体可独立完成任务并担责,汽车 L4 自动驾驶实现接送孩子等任务就是此阶段,这将是大规模应用的 iPhone 4 时刻;第三阶段“硅基家人”,是终极阶段,它能主动管理家庭,延续用户记忆,是人类智慧汇集。
张小珺:如果最终目的是“硅基家人”,理想同学会改名吗?
李想:会允许用户创造自己的理想同学,在未达到家人阶段不会强行改名。
6. 人工智能表达的是能力,不是功能
张小珺:对话类产品同质化,理想的优势在哪?
李想:目前未同质化,智能体实现阶段才是关键。理想优势有三:一是有 100 万家庭用户基础;二是在大语言模型产品和基座方面努力提升排名;三是在空间智能(端到端)方面保持领先,我们的相关研究最早。
张小珺:你对产品需求和技术能力认知如何?
李想:大模型前是功能时代,企业竞争在功能、体验和品牌;人工智能时代是能力时代,企业要先研究再研发和产品化,否则不行。
张小珺:你认可杨植麟“模型即应用”的观点吗?
李想:认可,能力提升后可实现多种应用,OpenAI 从聊天工具发展到涉足搜索等领域就是例证。
7. 李想有理想吗?
张小珺:很多人觉得你实用主义,为何对人工智能激进?李想有理想吗?
李想:商业中技术变革最重要,如做增程车结合软件和人工智能体验可追赶传统豪华车销量。进入汽车行业因我懂软件和汽车,汽车行业发展经历 BT(流程化生产)、IT(控制软件)、DT(数据技术)阶段,数据技术带来诸多好处,如沉淀最佳实践、驱动用户和收入增长、为人工智能训练提供数据等。实现硅基家人是我的坚定信念,这就是我的理想。
第二节:谈智能驾驶
1. 三年我们能推出把方向盘摘掉的产品
张小珺:你开车使用辅助驾驶的比例?
李想:大概 80%,剩下 20%是赶时间。
张小珺:何时能 100%使用自动驾驶?
李想:三年能推出无方向盘产品,但需技术、产品、环境、政策和消费者信任等条件到位。
张小珺:为何理想智驾起步晚?
李想:创业要把握节奏,早期融资少先做产品,有收入后进行技术平台化研发,如智能驾驶平台、座舱平台、整车域控制器等,后来才大力投入自动驾驶研发,逐渐摆脱对传统供应商依赖。
2. 我们相比特斯拉又不缺胳膊少腿
张小珺:理想在自动驾驶上的激进决策(端到端和取消角毫米波雷达走纯视觉)是如何做出的?
李想:我们不比特斯拉差,端到端是纯视觉所以保留部分传感器意义不大,但在中国路况下,前面激光雷达为安全考虑必须保留,如夜间无光线时激光雷达可看到 200 米保障 130 公里时速 AEB 功能,能减少重大伤亡事故,对其他交通参与者安全也有帮助。这得益于外脑启发,认识到应像人学习能力而非只解决 corner case,端到端体现能力,最终 L4 需 VLA。
3. L4 实现,买车的人会更多
张小珺:会做 Robotaxi 吗?
李想:不会,我们使命是“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L4 自动驾驶的家庭用车更有优势,即使 Robotaxi 出现,人们仍会因家庭需求购买私家车。
张小珺:你怎么看特斯拉和 Waymo 的路线之争?
李想:L2 是规则算法,L3 靠端到端,真正 L4 是 VLA,特斯拉和 Waymo 未来也会走向 VLA,大家都会追求这一方向。
张小珺:这两类公司商业模式如何?
李想:特斯拉和我们在未达 L4 前,智能驾驶能力提升可促进卖车;Waymo 在旧金山打车商业化进展不错,不同模式都在发展。
4. 我们 100%会做机器人,但不是现在
张小珺:理想会做机器人吗?
李想:概率 100%,但要先解决 L4 自动驾驶汽车问题,车是相对简单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若车的问题解决不了,其他机器人更难。会根据情况选择合作或自己做,核心是硬件对软件的支撑。
第三节:谈汽车之战
1. 复盘 MEGA 失利
张小珺:怎么看待 MEGA 失利?
李想:分两个阶段,一是表面问题,错判市场规模,MEGA 太长用户群窄,主要抢了豪华 MPV 用户,未从轿车、SUV 用户群抢到份额;对纯电和充电桩理解不足,只在高速建桩忽视城市充电需求,后来不断优化充电桩建设提升体验。二是深层次问题,公司前期重产品创造,运营能力跟不上 L9 成功后的规模增长,后来调整人员提升运营能力,耽误了 MEGA 发展,但也积累了经验。
张小珺:MEGA 有让你失眠吗?
李想:没有,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人员,让有产品能力的人主导产品,他们在产品决策上常与我争论,但结果很好。
2. 今天做的所有事是为了拿 L4 门票
张小珺:纯电仗怎么打?
李想:在价位上做到用户价值天花板,这是综合技术、产品和商业的体系战。
张小珺:电动车仗何时分胜负?
李想:电动化是门票,智能化的 L4 才是关键。拿 L4 门票需 500 万辆以上车在路上、掌握 VLA 基座模型能力、充足资金和顶级人才及算力,满足这些条件有望做出像苹果一样的公司。
3. 我对雷军说,小米要想成功,你必须 all in
张小珺:怎么看待小米造车成功?
李想:雷军硬件能力强,小米 SU7 有吸引用户的功能。我建议雷军 all in 造车,我们与小米关系不错,相互支持。
4. 2030 年,我们有概率做一辆超级跑车
张小珺:为何买法拉利?
李想:体验很重要,可提升对产品的认知,也是品牌学习,法拉利在品牌和设计上有独特价值,未来我们可能做人工智能超级跑车。
张小珺:法拉利应拥抱 AI 吗?
李想:法拉利在 CarPlay 等方面使用不错,但仍应延续稀有和设计优势,科技可助力但不应改变其核心。
5. 我从来没有司机
张小珺:有人说你是理想产品天花板,你怎么看?
李想:我主导产品从 0 到 1,因对多排座椅车体验深且自己开车,这是做产品的基础,但现在也在思考如何提升团队能力。
张小珺:如何选拔产品经理?
李想:好的产品经理要跨领域感知强、对体验敏感、遵守产品专业体系,产品人培养难。
张小珺:产品经验有迭代吗?
李想:人工智能产品带来最大迭代,研发方式改变,产生 AI 教授(预训练)、AI 教练(后训练)、计算提供三类重要工种。
第四节:消失的李想
1. 典型的李想的一天
张小珺:如何学习 AI?
李想:通过参加 AI 会议了解论文和最佳实践、自己使用产品感受、参与对话学习,这三种方式帮助我学习 AI。
张小珺:时间如何分配?
李想:主要解决认知智能、空间智能问题,确保出题和解题的人和组织正确,并提供足够资源,车型和会议都做减法。
张小珺:描述典型一天?
李想:上午产品工作多,中午人力相关,晚上 AI 相关,周六做重大决策,战略委员会会激烈讨论。
2. AI 是知识、认知和能力平权
张小珺:作为 AI 公司 CEO 的优势劣势?
李想:优势是自身成长经历类似人工智能的预训练、后训练和强化学习体系,对 AI 发展有亲切感且相信能带来改变,实现知识等平权。
3. 我人生最大改变是,对自己好
张小珺:敏感性格对做 CEO 有何影响?
李想:CEO 关键是在关键时刻看透本质做对团队有利的选择。我最困难是 2008 年被股东挑战,现金流断,但那次成长最大,学会对自己好、接纳不足、不独自扛事,后来生活和工作都更顺利。
4. 从对事不对人,到先对人再做事
张小珺:对人性有新认知吗?
李想:2024 年校招团队让我认识到管理 90 末 00 初员工要在意、认同他们并提供资源,这启发我对老员工管理也应如此,时代在变,管理模式要从对事不对人转向先对人再做事。
5. 只要所有的中国企业不放弃
张小珺:00 后员工问在当前环境如何成为全球领先 AI 企业?
李想:先立足中国市场,在空间智能和大语言模型方面设定目标提升能力,逐步推进研究、组织和投资,成长需要过程。
张小珺:理想汽车未来名称会变吗?
李想:理想是人工智能企业,要实现人工智能汽车化,推动普惠,融合物理和数字世界。
张小珺:中国企业能成为全球领先 AI 企业吗?
李想:只要不放弃就有可能,如汽车行业中国已取得成绩,人工智能也有机会。若理想未成功,可能是综合能力缺失,但仍希望有中国企业实现人工智能更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