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国人“命脉”交给外资?自来水和食盐被外资控制有多大隐患?

富足豆浆油条 2024-11-23 20:00:55

14亿国人"命脉"交给外资? 自来水和食盐被外资控制有多大隐患?

引言: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自来水和食盐被外资控制"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称,某些城市的自来水公司已被外资占股超过50%,而食盐行业也正在被外国资本悄然渗透。这不禁让人想起2007年那场轰动一时的兰州自来水股权转让案:一家法国公司以17亿天价,拿下了原本估值仅3-4亿的股份。外资为何如此"大方"?他们究竟图谋什么?更令人深思的是,水和盐这两样与14亿国人生命攸关的必需品,真的能随意交由外资掌控吗?

一、历史回溯:中国自来水与食盐产业的发展轨迹

提到中国的食盐专营,还得从汉武帝说起。公元前119年,一个寒冷的冬日,汉武帝刘彻正在长安城的未央宫召开朝会。当大臣桑弘羊走上前来,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建议:"请陛下实行盐铁官营!"

这一建议立即在朝堂上引发激烈争论。有的大臣认为,盐铁关系民生,理应由民间经营;但桑弘羊却说:"食盐乃民之所需,若由富商大贾把持,势必哄抬物价,百姓何以为生?"

汉武帝采纳了桑弘羊的建议,颁布了"盐铁官营"的政策。从此,中国开启了长达两千多年的食盐专营制度。这一制度不仅保障了百姓的基本生活,更为历代王朝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收入。

到了宋朝,食盐专营制度达到了顶峰。当时的宋廷设立了专门的制盐机构,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井盐、池盐、海盐等不同的生产基地。据《宋史》记载,仅岭南一地的盐税收入,就占到了整个广南路财政收入的三成以上。

而自来水的故事,则要从清朝末年说起。1883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建成了中国第一座自来水厂。当时,英国工程师威廉·金登(William Kidner)带着一批先进的蒸汽泵和过滤设备来到上海,在苏州河边建起了这座水厂。

这座水厂最初只服务于租界内的外国人,但很快就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两江总督刘坤一在视察水厂后,惊叹道:"此物甚奇,可免百姓汲水之苦。"

1897年,张之洞在汉口兴建了中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主经营的自来水厂。当时的《申报》曾这样报道:"汉口自来水厂开工之日,街坊百姓齐聚观看,争相称奇。"

然而,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全国仅有50多座自来水厂,大部分百姓仍在使用水井和河水。1949年后,国家开始大规模建设自来水设施。到1978年,全国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60%以上。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自来水和食盐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供水条例》,首次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参与自来水建设。当年,广州市与香港合资建设了新的自来水厂,这是中国自来水行业第一次引入外资。

1993年,国家开始推行盐业体制改革,在保持专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企业自主经营。这一年,安徽淮北的一家盐厂与德国公司合作,引进了现代化的真空制盐技术,开创了中国盐业引进外资的先河。

这些改革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谁能想到,短短十几年后,外资就开始大举进入这两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二、外资涌入潮:1990-2014年的惊心动魄

1990年的一个秋日,上海市政府会议室里座无虚席。一位来自法国苏伊士集团的代表正在进行演讲,他手中挥舞着一份投资计划书,上面写着一个惊人的数字:15亿元人民币。这是他们对上海某自来水厂的报价,比内部评估价格整整高出一倍。

当时在场的上海水务局官员张明回忆说:"我们都很吃惊,因为按照正常的市场估值,这家水厂最多值7亿元。"但这仅仅是开始。

接下来的20多年里,类似的情况不断上演。1995年,新加坡滨海集团以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深圳一家自来水厂49%的股份,溢价率达到130%。1998年,英国泰晤士水务以12亿元收购了天津某水厂55%的股权,较评估价高出180%。

2003年发生了一件令业内震惊的事。一家德国水务公司在竞标广州某水厂时,报价高达20亿元,比第二高的报价整整高出7亿元。当时负责接洽的广州水务集团负责人陈广州说:"这简直就像在抢钱。"

然而,这些外资公司的"大手笔"很快就显现出其真实意图。2004年,深圳市民发现自来水价格在短短半年内上涨了三次,累计涨幅达到40%。天津的情况更为严重,水价在外资接手后的五年内翻了将近一倍。

最引人注目的是2007年的兰州案例。当年,一家法国水务公司以17亿元的天价收购了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50%的股份,这个价格是当时市场评估价值的四倍还多。

收购完成后不到半年,这家公司就提出要调整水价。在随后的三年里,兰州市的自来水价格从每立方米2.8元涨到了4.85元。更令人担忧的是,2014年,这家水厂还发生了苯含量超标事件,影响了200多万市民的饮水安全。

与此同时,外资对中国食盐产业的渗透也在悄然进行。2005年,某美国公司以技术入股的方式,获得了江苏一家大型盐业公司30%的股份。2008年,一家德国化工集团通过收购山东一家制盐企业,获得了中国食用盐市场的准入资格。

到2010年,外资在中国自来水行业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50%。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外资企业往往采取"控股链"模式,通过一家公司控制多家水厂,形成了区域性的垄断。

201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在中国的50个大中城市中,有28个城市的主要水务公司都有外资参股,其中15个城市的自来水供应实际上已经被外资控制。

这种情况直到2014年才开始发生转变。当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加强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的文件,明确要求对外资在自来水等公用事业领域的投资比例进行限制。

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开始重新审视外资在关系国计民生领域的角色。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圈地运动",终于画上了句号。

三、隐藏的危机:民生产业遭遇的三重考验

2013年的一个冬日,江苏省盐务局的会议室里,一份来自基层的调查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报告显示,在某县城,一家由外资控股的自来水厂以设备检修为由,在未经相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将水价上调了35%。

"这已经是今年第三起类似事件了。"时任盐务局副局长王建国说道。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这家水厂不仅存在价格失控的问题,其水质监测数据也显示出异常。

价格失控的风险,首当其冲。以广东某市为例,2011年至2013年间,当地自来水价格在外资接管后连续上调了四次,累计涨幅达到76%。这种情况在全国并非个例。据统计,在外资控股的水务企业中,超过60%的企业在接管后的三年内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质量安全的隐患,更令人忧心。2014年4月,兰州市出现了震惊全国的自来水苯超标事件。调查显示,这家由外资控股的水厂在更换处理设备时,使用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导致自来水中苯含量超标20倍。

同年8月,南方某省会城市的自来水厂也爆出类似丑闻。当地市民反映自来水发黄发臭,经检测发现,水中的氯化物含量远超国家标准。这家水厂的大股东,正是一家跨国水务公司。

国家安全的威胁,则是最深层的忧虑。2015年,一份由国家发改委委托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有15个城市的主要水源地周边已经出现外资企业投资建厂的情况。这些企业通过购买土地、设立水厂等方式,逐步形成了对城市供水的"包围圈"。

更令人担忧的是产业链断裂的风险。2012年,某外资企业收购了浙江一家制盐企业后,立即中断了与本土供应商的合作,转而从国外进口原料和设备。这导致当地相关配套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有些甚至面临倒闭。

技术依赖的困境也日益显现。在山东某制盐企业,外资股东以技术升级为由,更换了全套生产设备。但这些设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都掌握在外方手中,一旦出现故障,只能依赖外国专家维修。

2016年,一个意外事件暴露了数据安全的隐患。江苏某水务公司的数据中心遭到黑客攻击,导致整个城市的供水调度系统瘫痪了4个小时。事后调查发现,这家公司使用的是外资方提供的监控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

这些案例揭示出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当外资控制了关系民生的重要产业,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风险,更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安全。这种影响是多层面的,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供水安全,也包括产业链安全、技术安全和数据安全。

201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一份文件,要求各地全面排查涉及民生的重要产业,特别是水务、盐业等领域的外资持股情况。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开始系统性地应对这些潜在的危机。

四、政策转向:国家如何收回控制权

2014年的一个春日,北京一间会议室内,国家发改委的一位老专家拍着桌子说:"这样下去不行!必须采取行动了。"在他面前摆着一份厚厚的调查报告,上面详细记录了外资在中国水务和盐业领域的渗透情况。

就在这一年,国家开始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首先是发改委联合多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对外资在水务等公共事业领域的投资比例进行限制。

紧接着,各地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清理行动"。以广东为例,省政府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对全省范围内的水务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结果发现,在Pearl River三角洲地区的27家大型水务企业中,有19家被外资控股或参股。

2015年3月,广东省率先出台了《水务企业股权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要求外资持股比例在三年内降至30%以下。这一政策立即产生了连锁反应。

当年6月,深圳某水务公司就完成了股权回购,将一家新加坡公司持有的52%股份降至25%。这次回购耗资23亿元,创下了当时中国水务行业最大的一笔股权回购交易。

与此同时,国家也开始大力扶持本土企业。2016年,财政部和水利部联合发布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本土水务企业的技术改造。当年,全国就有超过100家本土水务企业获得了这项支持。

在江苏常州,一家本土水务公司利用这笔资金,引进了德国最先进的水质检测设备,建立了全省首个智能化水质监测中心。这家公司的总工程师李明说:"有了这套设备,我们的水质监测能力已经不输给任何外资企业了。"

salt行业的改革也在同步进行。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虽然放开了盐业经营权,但对外资准入设置了严格的门槛。方案明确规定,在盐业生产环节,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5%。

这一政策出台后,山东某盐业公司立即启动了股权调整计划。这家公司原本被德国某化工集团控股51%,通过一系列谈判,最终以8.9亿元的价格回购了26%的股份。

政策效果很快显现。到2018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50家大型水务企业中,外资控股的数量从2014年的28家降到了12家。而在盐业领域,外资持股比例超过30%的企业只剩下3家。

2019年,一项更具战略性的举措开始实施。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了"公用事业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本土企业回购外资股份。这支基金首期规模达到500亿元,重点支持水务、盐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

这支基金的第一笔投资就投向了天津。2019年8月,天津某水务公司借助基金支持,以12亿元的价格回购了外资股东持有的35%股份。这次回购不仅没有造成企业负担,还带来了显著的经营改善。

到2020年初,全国主要城市的自来水供应已基本回到国有控股状态。一位业内专家说:"这场清退行动,既保护了民生,又避免了国际纠纷,堪称教科书式的范例。"

五、未来展望:民生产业安全保障之路

2021年1月,浙江杭州,中国水务科技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这座耗资50亿元打造的科研基地,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务专家和技术人才。在开幕仪式上,一位年过七旬的老院士说:"30年前,我们还在用国外的设备,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自主研发世界一流的水处理技术。"

科技创新的突破首先体现在设备制造上。2021年3月,江苏某企业研发的新一代超滤膜设备在南京投产。这种设备的过滤精度达到0.01微米,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重金属。更重要的是,其生产成本比进口设备低40%。

在盐业领域,技术进步同样显著。2021年8月,山东某制盐企业成功研发出世界首条全自动智能制盐生产线。这条生产线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全程无人操作,产品质量稳定性超过国际标准20%。

监管体系的完善是另一个重要进展。2022年初,全国首个水务大数据中心在重庆建成。这个中心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全国重点城市的水质、水压和供水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推出了"智慧水务"建设标准,要求所有大中城市在2025年前实现供水全过程数字化监管。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水务监管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在盐业监管方面,2022年7月启用的全国盐业追溯系统,实现了从采矿到零售的全链条监控。每包食盐都有唯一的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随时查询其生产日期、检验报告等信息。

产业安全的新格局也在逐步形成。2023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民生产业安全保障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建立"民生产业安全预警机制"。这一机制将水务、盐业等重要领域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2023年3月,全国首个民生产业安全研究院在北京成立。这家研究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民生产业的外资准入进行安全评估。一位研究员说:"我们不是排斥外资,而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技术创新的成果正在转化为实际生产力。2023年6月,青海某盐湖投产的新型提锂制盐项目,不仅解决了传统制盐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还实现了锂盐和食用盐的协同生产,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2023年9月,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联合发布《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建立跨区域的水资源调配机制。这一机制将有效解决区域间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2024年初,国家又启动了"百城千企"水务升级工程。这个为期三年的工程,将投入2000亿元支持100个重点城市的水务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第一批试点城市已经在今年3月确定,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20个城市。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中国的水务和盐业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技术自主、监管有效、安全可控将成为基本特征。

2 阅读:38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