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领先了,马斯克新车没有方向盘和踏板,售价预计不到20万

巨大的潘凤聊世界 2024-10-12 18:33:03

特斯拉股价暴跌8%,这个消息在科技圈炸开了锅。原因?马斯克的新玩具Cybercab。发布会上,老马一如既往地语出惊人,这款无人驾驶出租车,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就一个大屏幕杵在那儿。

这玩意儿能上路?网友们纷纷表示怀疑,段子手们也开始了狂欢。有人说,以后特斯拉的4S店得配拖车公司了,万一死机在路上,还得人工拖回去。还有人调侃,以后女司机不用担心油门当刹车了,因为压根就没有刹车。

玩笑归玩笑,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却很真实。优步的股价应声上涨超过10%,对比之下,特斯拉的暴跌更像是被投资人用脚投票。

说到底,大家担心的就一个问题:安全。

马斯克一直标榜Cybercab是划时代的产物,就像当初乔布斯推出iPhone一样,颠覆了整个手机行业。但问题是,手机再怎么智能,你握在手里,心里踏实。汽车不一样,这可是动辄上百公里时速的钢铁怪兽,你把命交给AI,真的放心?

更何况,现在的AI还没聪明到那个地步。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FSD,一直被诟病在复杂路况下容易翻车。暴雨、大雾、人车混行,这些情况都能让FSD抓瞎。

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意味着一旦AI失控,你就没有任何办法接管车辆。这种情况下,出事的概率有多大,谁也不敢保证。

当然,马斯克也不是傻子。Cybercab的设计理念,是基于未来完全自动驾驶的环境。在那个理想状态下,道路交通井然有序,AI精准操控,人类驾驶员反而是安全隐患。

问题是,那个未来,到底还有多远?

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Cybercab上路都是个问题。毕竟,现行的交通法规都是基于人类驾驶制定的,压根就没有考虑过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汽车。

退一步说,就算法律允许,伦理问题怎么解决?如果Cybercab发生事故,责任算谁的?是车主、特斯拉还是AI?

这些问题,马斯克都没有给出答案。

资本市场不是慈善机构,他们只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Cybercab概念虽好,但风险太大,落地遥遥无期,投资人自然不愿意为此买单。

反观优步,虽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积累不如特斯拉,但他们走的是一条更务实的路线。他们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依然保留了方向盘和踏板,而且只在特定区域、特定路线运营。

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虽然不够酷炫,但却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安全感和实用性,比所谓的“未来科技”更重要。

Cybercab的出现,更像是马斯克又一次的“科技秀”。它或许预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但在技术、法律和伦理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它注定只能是少数人的玩具,无法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Cybercab发布会现场的欢呼声犹在耳边,特斯拉的股价却像断了线的风筝般直线下跌。资本市场的反应,像一盆冷水浇灭了科技圈的热情,也将Cybercab这款“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推向了风口浪尖。

马斯克的野心路人皆知:他要用Cybercab掀起一场汽车行业的革命,就像当年iPhone颠覆手机行业一样。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Cybercab的激进设计,不仅没有赢得市场的认可,反而引发了更多质疑和担忧。

“没有方向盘和踏板,这车怎么开?”这是大多数人看到Cybercab的第一反应。习惯了手动操控的驾驶者,很难想象将自己的生命安全完全交给人工智能。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FSD,一直饱受争议。尽管马斯克一再强调其安全性,但现实中发生的FSD事故却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暴雨、大雾等复杂天气条件下,以及人车混行的复杂路况中,FSD的可靠性更令人担忧。

没有手动操控选项的Cybercab,一旦遭遇FSD失灵,后果不堪设想。这种情况下,乘客的安全如何保障?责任如何划分?

除了技术层面的担忧,Cybercab还面临着法律和伦理的双重困境。

现行的交通法规,都是基于人类驾驶制定的,压根没有考虑过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汽车。Cybercab想要合法上路,就必须突破现行法律的限制,但这显然并非易事。

更棘手的是伦理问题。如果Cybercab发生事故,责任算谁的?是车主、特斯拉还是AI?这个问题,即使在法律层面得到解决,在道德层面也难以服众。

Cybercab的困境,折射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在技术尚未成熟、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过度追求“黑科技”式的激进创新,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Cybercab的遭遇,也给国内的自动驾驶企业敲响了警钟。在技术发展路径的选择上,应该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实用性,而不是盲目追求概念和噱头。

与其寄希望于一步到位地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不如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逐步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例如,可以先在特定区域、特定路线推广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积累经验,完善技术,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责任主体、事故处理机制等,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Cybercab的故事告诉我们,科技创新不能脱离现实。只有将技术进步与安全保障、法律规范、伦理道德等因素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健康发展,让科技真正造福人类。

Cybercab的“滑铁卢”,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的深度思考。

马斯克的“颠覆式创新”理念,一直备受争议。支持者认为,他敢于打破常规,挑战极限,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反对者则批评他,为了追求个人英雄主义,忽视了基本的社会责任。

Cybercab的出现,将这场争论推向了高潮。支持者将其视为“未来交通”的先驱,认为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出行方式;反对者则将其视为“危险的玩具”,认为它将安全风险转嫁给了社会。

事实上,任何一项科技创新,都应该以人为本,以社会责任为前提。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更要注重科技伦理,确保科技创新能够造福人类,而不是带来灾难。

Cybercab的“无人驾驶”概念,固然吸引眼球,但如果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创新”就失去了意义。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科技的进步,应该是为了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而不是更危险。”

Cybercab的“滑铁卢”,也给国内的科技企业上了一课。在追求“弯道超车”、“颠覆式创新”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注重技术积累,完善安全保障机制,避免重蹈Cybercab的覆辙。

科技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需要速度,更需要温度。

Cybercab的“方向盘”,或许在未来真的会消失,但前提是,我们已经找到了确保乘客安全的“方向”。

Cybercab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智能驾驶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改变着汽车产业的生态格局。

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座舱等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为人们描绘着未来出行的美好图景。

另一方面,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瓶颈、法律法规缺失、伦理道德争议,以及公众的接受程度,都制约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Cybercab的“滑铁卢”,提醒我们,智能驾驶的未来,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汽车厂商、科技公司、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多方协同努力,共同探索一条安全、可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在技术层面,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攻克自动驾驶技术难题,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要加强在复杂路况、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测试和验证,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法律法规方面,要加快制定和完善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地位、路权责任、事故处理机制等,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提供法律保障。

在伦理道德方面,要加强对自动驾驶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自动驾驶技术朝着安全、可靠、符合人类伦理道德的方向发展。

在公众认知方面,要加强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宣传和科普,让公众了解智能驾驶技术的优势和风险,理性看待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避免因过度炒作而产生不切实际的预期,同时也要避免因个别事件而对智能驾驶技术产生恐慌心理。

智能驾驶,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Cybercab的“方向盘”,或许会以另一种形式回归,但智能驾驶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智能驾驶的“正确方向”,让科技真正造福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出行方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