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必须要内外兼修、融阴阳为一体。欲求太极内功,必须先掌握符合太极拳原理的练习方法。内功理法是培养神意气的必由之路,所以传统太极拳的行拳走架既讲究身形手势,更注重内功理法。二者绝然不可分割。
有很多学练太极拳者因循一种不正确的习拳方式,即先学套路,待套路熟练之后再探研理法。孰不知恰是在如此反复习练毫无理法的空拳架过程中,身形手势已经认同了僵滞有力的错误运动方式,待到想要探究理法时,这种含有僵滞之劲的运动方式已然积习成弊,铸成了很难排除的障碍,以至于日后虽长期盘拳,内劲却总也不能运化,更无法企及豁然贯通的境界。
魏树人,1924年生于北京,杨式太极拳名家, 师承汪永泉先生,太极草堂主人。
先师传留下来的正确教拳方式是从一开始就讲明拳架理法,注重以理法引导身形手势的正确运行。拳架之理法对各个部位都有明确的指导意义,遵照先辈传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循序而进,才能尽快地步入正轨以求深造。
杨式太极拳注重内外兼修,要求每招每式中都要有术,术又必须由招式通出。招与术互相依存而相辅相成。不可以先练招后学术,亦不可先学术而后练招。
初学时外形招式通过模仿会先掌握,而内功理法由于看不见、摸不着而不易得其要领。因为在初学阶段神意气不听人的意识调遣,招与术的融通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学者首先要注重在理法上悉心研究。
拳架中每招每式的演练都要做到拳论所说的“意在先”,自始至终都是以意念引导形体的运行,绝无片刻只在走“空架子”。譬如当"起势”尚未抬手之际,而由静极而生动的起势意念早已开始在周身酝酿,使各部位的内功理法依序到位。
当拳架练习进入中级阶段后,理法颇为繁多,每种招式都有一种固定的理法,此式与彼式间的理法又能相互变换和衍生。当进入较高层次后,理法的互蕴互变是自然产生的,无须大脑思考。
先师曾讲,在演练拳架时,招与术相互配合到能随心所欲时,会自然演变出现一种奥妙。全体透空、无我无为之境界是从培养手与腕的柔软开始的,一举一动要完全依赖拳架理法的引导,而后方能逐步进入松散通空的阶段。
故特别提醒有志于学拳者对拳架理法须认真探索和理解。以下择要介绍拳架理法,并通过正反两面的文图对照形式,加深读者的印象,以免习拳者误入歧途。
一、悬顶
关于“悬顶”,拳谱中有“虚领顶劲”、“顶头悬”、“百会上顶"等讲法。先师教拳从来不提上述讲法,只讲解秘传的要领“后脖颈蹭衣领”。
蹭是颈项松直,微微旋动着向后轻贴衣领。在颈蹭衣领的过程中,颈椎渐渐趋于正直,身体姿势亦会自然中正,在达到立身中正的一瞬,周身会忽然间“一定”,头部适得其中,自然神清气爽,轻松舒适得恍如乌有一般。
头部轻松的感觉能令心中舒畅,而内心的舒适感又会自然流露到颜面上,现出微微启唇的笑意,如此周身内外都处在恬静、平和的意境中。
经常注意使后脖颈蹭衣领,可以保持任督两脉经气的畅通,气通则血行,从而消除大脑供血不足、颈项长年酸痛、玉枕不通等痛疾。
正确 颈后贴衣领
如果不能正确理解颈部松直与头正之间的关连,意识不到头部不正对于拳势以及身体的危害之甚,就会听任头部在不留意间俯仰成弊。
如下颏过于回收,会令头部低垂,颈前受压,呼吸受阻,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精神萎靡不振。
错误 故意收下颚
头部上扬则会令颈后受压,内气只能回旋于夹脊与尾闾之间,而不能贯通玉枕。三关不通则颈项酸痛不适,头部发憋、发涨,甚至导致眩晕等疾患。
错误 故意扬头
惟有做到了颈部松直才能使头部中正安舒,这在理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眼神
正确掌握了颈项松直的理法,头部便会空空如也,眼神自然能做到视而不见,并牵连两耳也听而不闻。头部轻松的感觉会使内在之精神舒畅地流露到颜面上,现出微微笑意。
不要把眼神的视而不见误解为眼光凝滞,似一潭静水般没有流动和变化。
眼神之出入自然与心意相通而使神气产生开合变化。运用眼神融入拳架动作之中时惟要留意,眼神之出时必定伴之以入,眼神之入时必定随之以出,如此出入相间、循环有致,才能真正做到眼神的运用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相合。
眼神自然开合
当眼神内敛和内视时,并不牵连着眼脸下垂而闭目或眯起眼睛不往前看;当眼神凝视一点时,也并非用力努目。如果不能正确地利用眼神,则会导致双眼努得酸痛,非但于养生无益反而有害。
三、虚腋
人们练拳时通常只注意沉肩,却往往忽略虚腋。误以为肩向下沉坠就是肩部的正确动作。其实有意使肩下沉会导致肩头在向下抻拉之力的作用下颇感沉重与疲累。
关于虚腋,先师所传秘法是“腋下夹着两个热馒头练拳”。对此,先师曾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细心地点拨道:当你从刚蒸好的热气腾腾的笼屉里往外抓馒头时,那一瞬间的手形与态势就是对虚腋要领的生动诠释。
这时手上拿捏的劲道分寸感极强,因为再紧一分就烫手,再松一分馒头又拿不起来,同时也迫使你的手形也非要保持若即若离、恰到好处地虚拢状态。
“腋下如夹着两个热馒头”,既浅显又形象地说明了虚腋在松开的同时又要相合那种寓对立于统一之中的奇妙腾虚劲势。盘拳时始终想着两腋下夹着热馒头,则两肩、两臂的内气自会腾然畅行。久习之后便能习惯成自然,虚腋的形成便不必再人为地操作。
正确 虚两腋
错误地使两腋虚离开,会导致两肘翘张和两肩僵紧,内气因此受阻。两腋不虚,两臂就会紧贴躯干;肩松不开,内气便受憋难通。
错误 腋不虚臂贴身
四、肘坠腰圈
真正理解了悬顶与虚腋的作用和意义之后,就能正确地处理和体现两肘与腰圈间的关系。对此,先师所传的要领是“肘意坠向腰圈”。
所有的太极拳动作都是肘离腰圈最近,肘意坠向腰圈之后才能做到内外相合、以肘带腰或以腰带肘演练拳架,从而自然形成躯干与上肢动作的协调一致与默契配合。
腰圈是肘的后援,肘的运行始终离不开腰圈的支持和援助,否则,手臂的动作与周身不合,上肢动作势必流于空泛,导致整体姿势的虚浮之弊。
肘坠腰圈
肘意与腰圈相互配合,肘自会适度张展,不会内夹躯干和形成90度死角的现象。
五、鼓腕
理解了两肩、两肘的理法后,接着就要探求腕部的理法。腕部的秘传要领是“鼓腕”。但鼓腕不是单从形体上做到将手腕背部隆起。
先师曾讲,鼓腕先要使腕部松开,松腕不可在骨肉之形上做左右俯仰的调整,否则左松则右紧,前舒而后张,总也不得要领。应意想腕与手之间犹如脱离开一样,使手松软、旋转灵活,不受腕的牵扯和控制,从而呈现犹如无手般的空灵之感。
正如先师所讲“没有手,腕是秃肢",真正体会到没有手的感受之后,方能实现练拳时梢节柔软,继而才能进入“鼓腕”。
从形体上看腕部有微鼓之势,但绝不能以形代意,应意识到形的微鼓是受内气的催促所致。不可片面地模仿鼓腕之形,而忽略了鼓腕之意。当腕部松开时,腕与手之间如隔着一道鸿沟,内气之通出如腾越鸿沟而贯通两岸,此为鼓腕的真实用意所在。
正确鼓腕
先师讲,真能进入腕部松开阶段,手腕会有较长一段时期感到不吃力,甚至连提一暖瓶水亦觉艰难。待内气贯足之后,腕内劲不仅能恢复,还会比以前有所增强。
六、劲源
劲源是内劲的发端地。劲源在人体有两处。一处位于背后两肩胛骨下角连线正中。另一处须待内功进入较高层次时出现在手掌心偏上的中指根处,先师传此谓之“劲源上手”。
劲源
手上劲源
练拳时,背部之劲源是全身内劲的集散之处,每一拳势所需的内劲都要由劲源发出,经两臂的上线或下线通向两手。
劲源的运用很有节制,当拳势需要时就催发出相应的内劲通向落点,内劲到达预定的落点后劲源便马上变空,故前人讲劲源的奥妙是“一通即空”。
各种内劲相互之间的转换与变换也要由劲源变劲而达成。例如,当四正内劲改变为四隅内劲时,只要背后劲源内意想的十字微一旋转,形体无须任何变动其正隅就能互变,此谓之“正隅相化”。功深后劲源上手,手上劲源之功用与背部劲源相同。
要点:手上劲源与背部劲源不可同时应用。待功深后运用手上劲源时,其速度、威力远比背部劲源来得快,即所谓“接手点中求”。
七、开胸、张肘、塞腰、鼓腕与三道气圈
开胸是为了使胸部气道畅通,内气运行无阻。对此,先师所传的秘诀是“胸不开,气不通”。
张肘是为了使肩部松开,通过张肘、松肩而使内气在胸腔周围弥散开来,以消除上半身紧张与僵滞的通弊。对此师传秘诀为“肘不张,肩不松”。
正确 开胸、张肘
塞腰、鼓腕是当内气下行至腹部后,内气向腰胯四周弥散催发而引起的腰部向后依偎、位于胯两侧的两腕向外圆展的态势。
正确 塞腰、鼓腕
以上完全是以意领内气运行引致的身形变化,绝非单纯的形体动作。如果单从形体上去表现开胸、张肘,势必会导致紧张不适的翘肘、耸肩之弊。
错误 开胸、张肘之形
开胸、张肘、塞腰、鼓腕的意气运行过程:
意想胸部犹如两扇门,门中间下端夹着一块小石子。当用意将门向身后两侧推开之际,会有一种心胸豁然开朗之感。与此同时,小石子直坠腹中,丹田内犹如静水投石,激起道道水圈向四外漫延鼓荡。
当内气荡至身后时,腰向后塞的动作便随之而生,继而当内气荡向两旁时,又会促使两腕外掤鼓起;而后内气继续下行至裆间分向两腿内侧前三分之一处向下涌流,经膝内侧、小腿内侧、踝内侧至涌泉,复由踝外侧、膝外侧向胯两侧上行涌流。
注:图中的箭头标示意气的走向,而非形体动作的趋势。
转经臀后向命门流注,再下行至尾闾。
注:图中的箭头标示意气的走向,而非形体动作的趋势。
继而由下向前上翻转沿尾椎前侧向上运行至胯间,遂以意气的上行线为中心,以意引领内气向胯四周圆散出直径约1米的胯气圈;同时胯气圈中心的内气仍继续上行至腰间,圆散出直径约80厘米的腰气圈;腰气圈中心的内气继续上行至胸上方,再向四周圆散出直径约1米的肩气圈。
自意想开胸起到散出肩气圈止,内气运行得流利酣畅时约需两分钟左右。待内功进入较高层次后,内气的运行速度便需快则快、要慢则慢,惟以“气遍全身不稍滞”为要。
初习时,内气运行至转折处,心中必须要有“一静”,此时心不静则以下动作的内气运行走向不明。“一静”之际,和美太极每日十九点更新内容,内气的运行并非戛然而止,而是渐趋混沌、迷茫。继而从一片寂静中萌生出对气机动向的感知后,内气才随之变换运行方向。
内气应毫无滞机地流走在开胸、张肘、塞腰、鼓腕、沿腿下行复上行并散发出三道气圈的全过程中。
八、身如钟
身如钟的喻义在练拳中期体现得尤为真切。在这一阶段,一举手,一投足,周身上下恰似寺院中悬吊的大钟,浑厚、沉稳而又浑然一体。
至行拳后期,随着功夫境界的不断提高,周身的虚实动静渐趋空灵,此时行功的意境恰庙宇内殿檐下悬挂的风铃那样轻巧伶俐、动荡随风。风铃的外部形状与钟相仿,只是体积要小许多,风铃内下盘悬垂一多棱形的锤,风吹锤摇碰撞铃壁发出声响。
盘拳时意想身体如同一口大钟,钟顶即是肩部,钟顶以下五分之四处为腰部,钟口即是胯部。肩、腰、胯的动转要像套在大钟上一样一动全动、一停全停
身内即是钟内,躯干不能任意扭斜摇晃。钟顶系着一条绳,钟锤悬垂于这条绳的下端。钟锤可在钟口内前后左右直摆或弧形旋摆。
初学时,钟锤只能在两大腿间直摆,待运用熟练后才能提至胯圈,功夫达到较高层次时,钟锤能上提至胸口处,还能在胸、胯之间任意地提落和旋转。
由钟锤的摆动而催发出的内劲具有一往无前的威力且不囿于身形的局限。
以钟喻人,钟身即是人之外形;钟锤即是运用内劲的准绳。身形的前后运动,是钟锤的前后摆动所致;身形的旋转,则是钟锤旋摆所致。如此才能做到意先动,继而形动,利用钟锤的动荡使两下肢自然相连相系,下盘动作便既轻灵而又稳固。
九、身中垂直线与二四点
身中垂直线是一条意识线,自颈下直垂到两脚之间,太极拳的立身正中、不偏不倚,全赖这条身中垂直线来衡量和实现。
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要依靠身中垂直线的移动来确定身体重心的落点并达成上身与两腿动作的上下相随、平送腰胯和协调配合。
身中垂直线在养生方面则能起到预防老年人的腰弯背驼、调治胸背不适等作用。
步法的进退转换如能依靠身中垂直线的移动来完成,两腿就没有荷重感。
两脚之间共分成五个点,即一至五点。一点和五点分别位于前后脚的踝下与足跟之间;二点临近前足之踝内侧,四点临近后足之踝内侧,三点则在两脚正中央。
盘拳时,身中垂直线自始至终都在二至四点间运行,无论做什么动作,它都不应落到一、五点上。
二四点是身中垂直线下端的着落处。当身中垂直线由二点经过三点到达四点时,两腿便自然而然地形成虚步。
反之,身中垂直线由四点经三点到二点时,两腿就自然转为弓步。
运用身中垂直线在二点至四点间运行时,由于运行路线短,不但弓虚步的变换能够迅速、灵活,还能顺遂地实现“平送腰胯尾闾垂”的行拳要领。
假若成弓步时身中垂直线落在一点上,必然使前腿的膝盖超过脚尖,导致身形过度前倾而使前腿负荷沉重。
错误 弓步时身中垂直线落在一点上
成虚步时,若身中垂直线落在五点上,必然使体重坐实在后腿与后足跟上,从而导致后腿负荷沉重而紧张僵滞、变换不灵。
错误 虚步时身中垂直线落在五点上
在盘拳时,运用二四点不等于步子小,只会使下盘有活泼轻灵、毫不吃力的感受;相反,若身中垂直线落在一五点上,并不意味着步子放大,只能造成下盘僵滞、运转不灵;导致变换过程无谓地延长,不能做到步随身换。
因身中垂直线与二四点的运用对于拳势能否正确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特在拳架图照下方附加身中垂直线的落点与两脚站位的关系图,有心者若细心揣摩,当知其并非虚设。
十、身中垂直线与钟锤
身中垂直线与钟锤虽然在身内所处的位置相同,但所起的作用并不一致。身中垂直线与二四点相配合而使两腿有虚实之分。身中垂直线不能上提下落只能向前后、左右直摆。
当人体直立时,通过身中垂直线的运用,身形可以达到“上下一条线”的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行拳运功时则能做到“平送腰胯、手脚齐进”。待功深时,身中垂直线会膨胀粗大,摆动更趋灵活。
而钟锤则既可以向前后左右悠荡,又能旋摆,还可以在胸胯之间上提下落。盘拳时,身体短促、灵动的旋摆和悠荡动作都赖于钟锤从中主导。
身中垂直线与钟锤不会同时出现、同时应用。所谓一心不可二用。当运用身中垂直线时,身中垂直线即出现,用过即消失。钟锤亦是如此。
十一、胸前十字
习太极拳有“手不离口”之说。此处之口并非指嘴,而是胸口的意思。若不明此义就会忽略行拳要领中的关键一环。
盘拳时若意想胸前悬垂着一个十字,则无论演练什么拳式,两肩都能平正,且身体不会倾斜,故有“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全不费功夫”和“运用在心”之说。
无论手的开出与合回,其意向都要由衷而发。其间,开意、合意皆经胸前十字中心往返贯串,手上之意随之与胸中之意相呼应,此开则彼开,此合彼亦合。此即所谓手从口出、手从口收。而非指手的开合之形而言。
譬如当手欲开时,手上的开出之意要与十字中心相呼应,继而以十字中心之意气催促手势的开出方能顺遂。合亦如是,惟方向相反而已。这样才能做到“发于中、形于外、达于四围”,使躯干与上肢在运行中感到舒适、平稳、开合自如。
十二、三关的运用
三关指人体背后的尾闾关、夹脊关和玉枕关。尾闾关位于脊椎骨的最下段,上连骶骨,下端游离,在肛门的后上方。夹脊关位于背部,俯卧时正当两肘尖连线正中处。玉枕关恰在人仰卧时的头部着枕处。
三关的运用方式有竖立三关、领起三关、后撤三关和前长三关四种。
三关的形式与运用皆由意念引导所致,不要把三关所在的局部位置(枕骨、胸椎和尾椎)当成运动的对象来做竖立、领起、后撤和前长的动作。这里所讲的任何运行方式都是以意领内气贯穿三关成一线来完成的。
竖立三关:意念中犹如一根旗杆由头后经玉枕、夹脊直插在尾闾处,促使身形自然正直、舒适,精神亦随之提起。
竖立三关
领起三关:意想三关由一线贯串自头后向上领起,周身随之舒展。三关领起后可使动作转换轻灵,周身上下毫无重滞之处。
领起三关
后撤三关:三关之意从尾闾后撤。意想一条贯穿三关的细线从尾闾处向后牵拉而出,由此意带动身形轻松自如地后移。步法依赖三关的前长、后撤所引领而进退,便能举步轻灵、变换自如。
后撤三关
前长三关:拳势到达终点时必有“一静”,内气自然下沉,而三关之意由头后向前上方领起身形,背部气势呈浑圆升腾之态。
前长三关
十三、拳、掌、勾
先师教拳时对怎样握拳、舒掌和成勾的要领讲述甚详,要求也十分严格。
拳要求握成平扁方形,拇指贴在食指、中指的第二指节上。先师强调,平时握拳就要养成在手心松握着小气球的习惯,才能使腕部随时随地保持松软圆活。
立拳(正面)
立拳(背面)
由于手松握着小气球而使腕部微微鼓起,从拳眼及拳心的角度看,毫无僵滞之力,而在拳的周围则隐隐透出浑圆饱满的气势。
平拳
仰拳
如此要求握拳,其目的在于培养“手无相”之功。在手中松握一小气球,是为了使内气在手心周流通畅,而不会导致握拳僵滞。要求内气汇集在中指根外侧,是为内气通出手外做铺垫,并使人逐渐淡忘拳形的存在,进而培养和追求“意在先”的行拳意境。
不知握拳的窍要,极易握成“死拳头”,内气不能流通于腕、手之间,会导致拳有僵滞拙力、内劲变换不灵。
错误 握拳有力(正面)
错误 握拳有力(背面)
若握拳不正确,错误地追求塌腕、鼓腕之形,会导致腕部僵滞,内气不畅。
错误 塌腕之弊
错误鼓腕
凡拳架中出现的拳型,无论其正斜反侧,如何出入,都不可用做铿锵有力地直杵或横拨。凡出拳务求内气从中指根通出拳外,从而逐渐培养出体现太极拳奥妙的“内劲”。
在由拳变掌或由掌变拳时,必须要经过半握拳的过程。由拳变掌时,通过半握拳将手心松握的小气球在变掌之际催出;而由掌变拳时,则用半握拳将通至手外的小气球拢回手中,而后在成拳之际松握。
半握拳是拳掌变换的中枢,是内气在手上往复周流的通道,切不可忽略带过。
由拳变成半握拳时,蜷屈的四指略松展,拇指伸直压盖在拳眼上,仍成扁平方型拳,腕部要有微鼓之意,内气才能通至中指根。
半握拳(正面)
半握拳(背面)
由半握拳变掌时,用意将手心拢着的小气球缓缓松开,从中指根部向前催发小气球,屈曲的四指渐渐舒展变成掌。
将小气球拢在手心
舒指催出小气球
由掌变半握拳至握拳时,则依上述动作过程逆向运行。
掌:五指平展,不绷挺,不屈曲。内气弥散于指掌间,掌心自然呈现凹进之意。腕部要松开并有微鼓之意,内气才能由腕通至中指根。腕部能松开,手的旋转才能轻灵自如,动作没有滞碍牵绊。
侧掌
平掌
不能正确理解掌的含义,会形成塌腕和坐腕的错误。塌腕会使内气的运行在腕内侧受阻;坐腕则会使掌根僵硬,导致腕部动转不灵。
错误 塌腕之弊
错误 坐腕之弊
拳架中用掌之处甚多,若掌型不对,内气便松散不出,难以做到沾粘连随,也就无法进入身无形、手无相的境界。
勾手仅存于“单鞭”一式中。勾手时要五指松垂聚拢,手中含着一个小气球,腕部有鼓起之意,内气才能畅通无阻。
勾手
易犯错误:将手指肚紧捏在一起,腕部屈曲而有拙力,勾尖僵硬而使内气不通。
错误 折腕之弊
文章选自《杨式太极拳术述真》魏树人 著. 王洁 助编;蓝清雨 整理.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012.7.重印)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