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司马懿克星,刘备诸葛亮都是他手下败将,只有关羽能与之一战

说风不说月 2024-12-20 13:33:59

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的五子良将虽然没有五虎上将名头响亮,但也是威震四方。

其中更有一位将军凭借出色的战绩,甚至让从诸葛亮以下的蜀国大将都非常忌惮他。他就是张郃。

他让司马懿忌惮,令刘备和诸葛亮头疼,甚至曾让马超这样的猛将也败下阵来。

但在即将享受庆功宴的喜悦之前,却意外倒在了追击敌军的路上。

一、叛离袁绍

张郃原本是冀州韩馥麾下的军司马,韩馥被迫交出冀州大权后,张郃带着本部人马投了袁绍。

在攻打公孙瓒的过程中,积功升任宁国中郎将,中郎将在东汉时期封的比较多,官职介于大校和准将之间。

因此,细数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还在时,基本看不见张郃。

后来颜良文丑被关羽斩杀后,才第一次听见张郃的声音,而就这一次发声,却决定了袁绍的生死。

官渡之战,袁绍把看守乌巢粮草的大任交给了淳于琼,曹操得到许攸的报告,立刻亲自带队去奇袭。

张郃急忙给袁绍敲警钟:曹操厉害,淳于琼肯定扛不住,得赶紧派人去支援。

郭图突然脑洞大开,说如果去偷袭曹军老巢,曹操肯定会返身自救,乌巢之围立解。

张郃一听就急了:“曹军的大本营哪是那么好打的?要是玩脱了,咱们可就全完了”

但袁绍还是觉得郭图说得对。结果只派了小部队去支援淳于琼,自己带着大队人马去硬刚曹军老巢,结果曹军老巢没攻下,自己的乌巢却被曹操烧了个精光。

郭图面子挂不住了,就向袁绍告状:“张郃看到我们失利,就会幸灾乐祸,说话都带刺儿!”这就是成语出言不逊的出处。

忙于攻打曹操大营的张郃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咯噔一下,开始担忧自己会被进一步误解。

为了自保,他拉上高览,两人一起投奔了曹操。袁绍大军因此瞬间崩溃,局势急转直下。

官渡一役,袁绍兵败如山倒。在曹操的追击下,他的地盘尽失,最终落得个父子俱亡的悲惨结局。

二、建功曹营

张郃的逆袭人生路,就是从跳槽到曹老板麾下开始的。

当时,老曹还在从乌巢返回的路上狂奔,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张郃的入职。

听说张郃来投,曹操大喜,他把张郃比作自己的韩信和微子,直接封为偏将军、都亭侯。

而在此之前,曹营上下盘算袁绍手底下的武将谋士时,压根儿都没想起还有张郃这号人物来。

虽然张郃炒了袁绍的鱿鱼,但曹操很信任他,让他率领自己的旧部跟随主力一起干。

张郃先后奉命攻打邺城和渤海,为曹操平定冀州立下了汗马功劳,接着又跟随曹操征讨柳城,又因军功升任平狄将军。

214年,马超猛攻祁山,夏侯渊派出张郃率领五千精锐打头阵,自己则负责粮草和断后。

张郃如猛虎下山,刚一抵达渭水,还没展开攻击,马超就带领数千氐羌族人丢下攻城器械,望风而逃。

等到夏侯渊大部队赶到时,周边各县早已归降,而张郃正专心地清点马超留下的攻城“大礼包”。

随后张郃跟随夏侯渊乘胜追击,整个行动如犁庭扫闾,很快就肃清了陇右大大小小西凉军残余势利。

三、大战汉中

215年,曹操率大军讨伐张鲁,到了陈仓,想从武都进氐族的地盘,结果被氐族人堵路。张郃、朱灵带着人冲上去就把兴和氐族的大哥窦茂给打趴下了。

然后张郃带着五千步兵在前开路,一直杀到阳平关。同年十一月,张鲁一看这架势,直接选择投降。

曹操留下夏侯渊带着张郃、徐晃等大将在汉中防守,

此时的刘备率军正在荆州支援关羽,张郃却带着小弟们直下巴郡、巴东、巴西后,又顺手把当地百姓也都迁入了汉中。

曹军攻下汉中,如同益州咽喉被卡。丢了三巴,就像被折断双臂。压力之下,刘备远程遥控张飞来战张郃。

两边在宕渠杠了五十多天后,张飞使计诱迫张郃出战,然后带一万多精锐走小路偷袭张郃。

山路太窄,张郃的队伍被张飞直接被冲散,首尾不能相救。

吃了败仗的张郃带着十几个小弟爬山开溜。但回到南郑后,张郃依然凭借三巴迁移百姓之功,被封为荡寇将军。

四、硬刚刘备

218年,刘备带着大军进攻汉中,在阳平关安家。夏侯渊、张郃等大将都去迎战,张郃守护广石。

到了219年,刘备亲自带队,分了十波人马,趁黑夜连番偷袭张郃大营。张郃也是硬气,带上亲兵就跟蜀军干上了,结果刘备居然没打赢。

于是,刘备赶紧写信回益州求援。

诸葛亮开始有点懵,还好手下杨洪提醒他:“汉中是益州的大门,没了汉中,益州也就危险了,所以,当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诸葛亮一听,立马发兵去帮忙。

援兵到后,刘备重新组织进攻。

搞了个夜袭,烧了魏军鹿角,当听说夏侯渊被蜀军趁乱干掉。刘备却叹气说:“要杀就该杀张郃,夏侯渊算个啥!”

曹军大败,郭淮带领大家推张郃为主帅,张郃一上任,军心立马稳了。怼的刘备还是一点招也没有。

后来,摆平了乌桓的曹操亲自攻打汉中,也没打赢,最后粮道被断,干脆杀了嘴快的杨修,算是找了个由头撤军。

五、街亭大捷

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被硬生生从曹魏版图上给切掉了。

曹叡急忙派大将军曹真带兵迎击。同时,他给右将军张郃加位特进,让他率军攻战街亭。

街亭是整个战局咽喉之地。

然而诸葛亮压根儿没想过派老将魏延、吴懿他们去镇守。而是选了马谡。

马谡一踏入街亭,也是一副“老子最大”的模样,谁的建议都听不进去。

他满心以为只要占据高地,就能轻松击退仰攻的魏军,却完全没把水源问题和占据山下城池的重要性划上等号。

最终,他选择了地势险要的南山作为扎营地。

蜀军的这一举动就是自寻死路。果然,张郃到后,立马下令魏军把南山围了个水泄不通。并切断通往山上的水源。

蜀军被围困在山上,嗓子都干得冒烟儿了,那点儿战斗力早消失得无影无踪。看着蜀军快撑不住了,张郃一声令下,全军往山上猛攻,蜀军一下子就垮了,四处逃窜,完全乱了套。

街亭一丢,诸葛亮的粮道也断了,他只能带着大军撤退。最后,张郃率军轻松光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

此后诸葛亮北伐再也没有到过街亭,也再没有斩获如此大的战绩。

六、屈指一算

对战场的形势变化洞察得一清二楚,安营布阵更是一把好手。他能稳稳地预判战局,并根据地形进行战术变化。

街亭之战后,张郃的这些作战特点就让蜀汉家喻户晓,从诸葛亮以下,蜀国大将都非常忌惮他。

222年,诸葛亮再次带着大军进攻陈仓,曹叡一看这架势,立马从东吴前线招张郃回京。

虽然,曹叡大手笔地给张郃配了三万精英和两营勇士保护张郃,但他还是特别担忧地问张郃,你到前线时,诸葛亮该不会已经拿下陈仓了吧?

张郃看出诸葛亮率孤军深入,应该带的口粮不多,所以支撑不了多久,就淡定地说:“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果然不出张郃所料,当张郃日夜兼程率军抵达南郑时,诸葛亮因为搞不定郝昭,军中也已经无粮,已经撤军了。曹叡闻听捷报,即刻下令让张郃再次返回洛阳,并当即晋升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屈指一算,这个梗也就是从这儿来的。

七、军中矛盾

张郃在官渡降曹,被拜为偏将军,封都亭侯的那一年,司马懿还没进官场。

222年九月曹叡即位后,派张郃来到南方,和司马懿一起打败了刘阿所部。

应该说,张郃和司马懿第一次合作还是很愉快。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再次出山,率领主力兵向祁山发起第四次北伐。

当时曹真病重,雍良战区群龙无首,战事告急。

按理来说,这时候应该是曹真的副手征西车骑将军张郃接过大任。但曹睿却把托孤大臣司马懿派到雍良,主持军务。

以前在夏侯渊、曹真、曹休皇亲国戚手下干活,张郃也说不出啥来。而如今要在比自己资历浅的外姓文臣手下听差,张郃心里别提多憋屈。

于是从司马懿一到任,因此,张郃就明显带着情绪。

他想分兵驻守雍县和眉县,堵住陈仓道和褒斜道的北出口。司马懿不许。

说楚军就是分兵,才被鲸布打败的,所以咱们得团结,一起冲。

于是司马懿集中兵力,到祁山去阻截诸葛亮主力,只分了四千精兵,留守上邽。

但诸葛亮则来了个声东击西,留少量人守祁山,自己却带着主力跑到上邽去把郭淮、费曜等魏将打的稀里哗啦,不敢出城,眼瞅着汉军割了自家地里的麦子,扬长而去。

八、坚守不战

司马懿收拢军队,在各处险要的地方防守,拒绝和蜀军交锋。张郃又一次和司马懿看法不同。

他说:“诸葛亮几次求战不成,一定会认为我们就是打算和他们长期消耗。可以分一支奇兵,假装要从后方包抄,诸葛亮担心被截断后路,一定会撤兵。”

司马懿没有同意,仍然将大军集合在一处,看诸葛亮的军队往什么方向移动,就不远不近地跟着,占据高地扎营,总之拒绝作战。

魏国的将军们都觉得憋屈坏了,说:“您害怕蜀军就像害怕老虎一样,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司马懿看将士们斗志这么旺盛,终于决定开战。他先派张郃去进攻蜀军王平。

王平的部队,号称“无当飞军”,军中很多战士特别善于山地作战。张郃始终无法突破王平的防守。

司马懿这边,则亲自对上了诸葛亮的主力,诸葛亮派魏延、高翔、吴班等将领迎战,大破魏军。

这次失败后,司马懿直接向朝廷申请了圣旨,并请来钦差坐镇,整个魏营从上到下,没人再说出战,都只敢固守了。

九、身死木门

司马懿兵败后,史书中没有记载,此时张郃说了什么,但依着张郃的性格估计少不了,又是一顿夹枪带棒的冷嘲热讽。

转眼这场双方的对峙转变成了无声的消耗。

由于上邽的麦子被诸葛亮一扫而空,魏军的后勤补给遭受了巨大压力,陷入了困境。

北伐以来,每次失利撤退,都是因为军粮不够,如今抢了魏军粮食的诸葛亮占了先机,因此,只要后方的粮食能正常运来,就能豪横一下,可以陪着司马懿耗下去。

可惜以前没有过的事情,如今还是做不到。六月,汉中传来消息,突降大雨,道路冲毁,一点粮食都运不下来了。

无奈的诸葛亮只好再次退军。于是司马懿下令让张郃追击。

张郃认为不能追,正面开战都打不过蜀军,何况追击呢?而且诸葛亮用兵谨慎,擅长撤退留重兵反杀追兵,已是人所共知的了。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就这么斩杀过王双。

但司马懿坚持,张郃无奈,只得追击。结果到木门道中了埋伏。

蜀军占据了高地,诸葛连弩展示了巨大威力,张郃膝盖上中了一箭,流血不止,抬回来不久,伤重而亡。

结语:

《三国演义》说,诸葛亮撤兵时,司马懿料到必有埋伏,张郃一定要追,结果中伏身死。而《三国志》的记录刚好相反。

两个作者,神仙打架,像极了上下级在办公室拍了桌子后,为自己辩解的两个场景。

追与不追,战机都有其两面性,难以一概而论。

张郃和司马懿东吴共事时,就率兵追击吴军大获全胜,但司马懿在面对曹睿时,恐怕也难以将此事解释得一清二楚。

所以张郃之死也许是一次战术失误,也可以把他的死怀疑为司马懿的阴谋,但不能为了凸显司马懿的老奸巨猾。

因此,回溯此事时,就别硬往上牵扯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