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王变脸了!第一次斜眼瞪着熊向晖,问了他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要搞清楚西北王胡宗南敢这么盯着一个人看,得先弄清楚熊向晖是谁。
熊向晖,山东莱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
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38年黄埔军校第七分校15期,1947年到美国留学, 攻读经济学硕士,1948年获社会科学硕士学位。
中共情报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
熊向晖以其超人的“机智,果敢,坚韧”赢得西北王胡宗南赏识,成为胡宗南身边最重要的人。
胡宗南身边的影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熊向晖待在胡宗南身边话很少,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但凡胡宗南吩咐的事情他立刻就能完成,而且从不出错效率奇高。
特别是排兵布阵这方面,每到关键时刻,熊向晖总能提出不一样的想法让胡宗南很欣喜。
对于这样的部下胡宗南喜欢的不得了,所以无论大小战役的布署,胡宗南从不避开熊向晖,胡宗南召集各个将军开会,熊向晖则像影子一样呆在房间的另一角做自己的事。
胡宗南闪击延安情报传递胡宗南闪击延安,想用重兵围困当中央和毛主席,有两个战役很典型。
一个是青化贬之战,胡宗南制定战术时信心满满,国民党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汽车大炮,还有装备精良的集团军,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胜券在握。
然而当胡宗南的命令刚传给前方将领时,我方彭老总也拿到了第一手情报,并且绝对准确。
这是机密中的机密,除了党中央,没人知道这份情报从哪里来的。
其实这份情报就是熊向晖通过特殊情报,用超人的智慧和胆识秘密传递出来的,神不知鬼不觉。
有了这份情报,彭老总召集张宗逊,王震,习仲勋开会讨论,按实际情况部署
从这方面来说,胡宗南还没有打就已经输了,他们的情况我们了如指掌,只剩下狭路相逢,看谁战术灵活,看谁得人心。
结果很明显,敌人是既送枪,送子弹送衣服,送吃的,我方大获全胜。
打仗打的就是情报,拿到情报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而熊向晖无疑就是最光荣,最危险的那个人。
西北王胡宗南可不简单,在大西北纵横驻扎多年,对西北人很了解,也深受蒋介石器重,被称为西北王,和胡宗南在一起,必须打起12万份精神。
尽管熊向晖步步小心,还是被胡宗南察觉到不对劲,终于有一天晚上。
胡宗南变脸送熊向晖去国外都书刚布置完任务,胡宗南转过身背着手走到墙上挂的地图面前,意味深长的问熊向晖。
“你跟在我身边多少年了”?
就这一句话,熊向晖愣了一下,但马上反应过来,我也跟着心揪了一下,胡宗南发现了什么吗?
要知道国民党闪击延安,西安军事会议,这些重要情报都是熊向晖传递到延安的,哪一个被查出来熊向晖都会有危险。
和很多观众一样,笔墨也在看胡宗南会如何对待熊向晖。
对一个潜伏在身边10年的共产党特工,胡宗南转身变脸。
两个人面对面,胡宗南盯着熊向晖一动不动,时间静止的有些可怕,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胡宗南又问起熊向晖如何看待信仰和忠诚,熊向晖面不改色,回答的滴水不漏。
胡宗南忽然笑了起来,说熊向晖年轻有为,也跟了他这么长时间,是应该出去见见世面,送熊向晖去美国读书。
这一切来的太快,有些意料之外。
胡宗南有难言之隐熊向晖跟了胡宗南那么久,如果情报泄露的事情让老蒋知道,第一个要倒霉的就是胡宗南。
特别是蒋介石让胡宗南用重兵进攻延安,这是蒋介石最后的希望,这最后的希望又落在胡宗南身上。
希望破灭胡宗南比谁都沮丧,他很清楚老蒋若知道轻则前途尽毁,重则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与其这样还不如送熊向晖离开,至少有两个好处。
1:防止情报泄露。
2:保主自己名誉和前途,静观其变。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是胡宗南能想到最好的办法。
就像一三五旅旅长麦宗禹说的,陕北那么小,陕北又那么大,可以装的下整个天下。
陕北那么小,胡宗南几十万重兵乌泱乌泱,却找不到共产党主力;陕北那么大,却可以装的下整个天下。那是因为陕北有共产党有毛主席,毛主席和共产党心里装着百姓,为了百姓,胸怀天下,军民早就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