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陶士行!(八、位极封疆)

东观的校书郎 2024-10-08 05:06:36

功大莫过于勤王。陶侃回到了江陵后,朝廷任命陶侃为侍中、太尉,加羽葆鼓吹,改封为长沙郡公,食邑三千户,赐给了绢八千匹,另外负责都督交、广、宁七州军事。陶侃认为江陵偏远,移镇巴陵。派遣咨议参军张诞进讨五谿夷,降之。

这时候,江州又发生了变乱,后将军郭默假称圣旨袭杀了平南将军刘胤,自称江州负责人。陶侃收到情报后说:“此必诈也!”不等朝廷命令,立即派遣将军宋夏、陈脩带兵占据湓口,自己亲率大军跟进,摆出了一副讨伐郭默的阵仗。郭默慌了,派人给陶侃送了很多美女和财物,并把自己杜撰的圣旨抄了一份呈给陶侃。陶侃的幕僚纷纷对陶侃说:“如果郭默没有朝廷授意,他怎么敢发动兵变?如果要进攻郭默,最好还是等朝廷的正式命令。”陶侃厉声说:“皇帝年龄这么小,国家大事肯定不是皇帝的本意。更重要的一点,刘胤这个人虽然不是独当一面的材料,但是一直忠心朝廷,并受到朝廷的礼待,朝廷怎么会突然就秘密下诏处死呢?郭默这个人骁勇善战,而且为人残暴,他肯定认为苏峻之乱刚过去,国家政策宽松意在稳定人心,所以他想乘机捞好处。”

陶侃做好了战斗准备,但是此时朝廷任命郭默为江州刺史的圣旨却到了。陶侃赶紧向朝廷上表请求讨伐郭默,还给王导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陶侃写到:“郭默杀刺史,就任命郭默为刺史;如果他杀了宰相,那么就任命他为宰相吗?”王导自知理亏,给陶侃回信写到:“郭默占据了建康上游,而且控制着江州的军队辎重,之所以任命他为江州刺史,只不是为迷惑他做的表面文章,为的是争取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时间一到,您的大军兵临城下,朝廷也做好了防御准备,郭默自然就成了瓮中之鳖了。我忍辱负重、一片苦心可全是为了江山社稷啊,难道您还不理解?”陶侃看了王导的信后,笑着说:“我看王导是遵养时贼也。”

陶侃大军一动,郭默那边就慌了,没等双方交战,郭默的部将宗侯就发动了兵变,把郭默父子五人和张丑绑送给了陶侃,陶侃当场斩杀郭默等人。

按说郭默也是一名勇将,当年在中原多次与石勒等死磕,好汉惜好汉,石勒十分佩服郭默的作战勇敢,此时石勒已经统一了长江以北中原地区,听说陶侃兵不血刃就擒住了郭默,内心深处更加忌惮陶侃了。陶侃的儿子陶瞻是被苏峻的部将冯铁杀死的,苏峻死后,冯铁投降了石勒,并被委任为边将。陶侃给石勒写了一封信,说明了冯铁杀害陶瞻的经过,石勒为与陶侃搞好关系,当即派人处死了冯铁。

郭默之乱被平定后,朝廷任命陶侃都督江州,领江州刺史,给陶侃增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掾属十二人。陶侃回到巴陵,为了工作需要又移镇武昌。

陶侃是个知道感恩的人,当自己能力越来越大后,对帮助过自己的人也给予了回报。陶侃任命张夔的儿子张隐为参军、范逵的儿子范珧为湘东太守,把刘弘曾孙刘安招到自己身边培养,上表争辩梅陶的功过,等等,凡是曾经帮助过陶侃的人,陶侃都是想方设法给予回报。

陶侃派儿子陶斌与南中郎将桓宣西伐樊城,赶走了石勒的将领郭敬。派侄子郭臻、竟陵太守李阳等攻占了新野,收复了襄阳地区。

朝廷下诏,陶侃官拜大将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这些荣誉称号都是朝廷能给予人臣最高的荣誉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大臣是萧何,陶侃立即上表固让,表中说:“臣非贪荣于畴昔,而虚让于今日。事有合于事宜,臣岂敢与陛下有违,理有益于圣世,臣岂与朝廷作异。臣常欲除诸浮长之事,遣诸虚假之用,非独臣身而已。若臣杖国威灵,枭雄(成汉李雄)斩勒(后赵石勒),则又何以加!”(大体意思是,我并不是假情假意的推让,我是真心不想接受这些荣誉。如果有一天我平定了海内,真有那一天,朝廷该怎么奖励我?)

咸和七年(也作九年)六月,陶侃病重,上表逊位称:

臣少长孤寒,始愿有限。过蒙圣朝历世殊恩、陛下睿鉴,宠灵弥泰。有始必终,自古而然。臣年垂八十,位极人臣,启手启足,当复何恨!但以陛下春秋尚富,余寇不诛,山陵未反,所以愤忾兼怀,不能已已。臣虽不知命,年时已迈,国恩殊特,赐封长沙,陨越之日,当归骨国土。臣父母旧葬,今在寻阳,缘存处亡,无心分违,已勒国臣修迁改之事,刻以来秋,奉迎窀穸,葬事讫,乃告老下籓。不图所患,遂尔绵笃,伏枕感结,情不自胜。臣间者犹为犬马之齿尚可小延,欲为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季龙(石勒),是以遣毋丘奥于巴东,授桓宣于襄阳。良图未叙,于此长乖!此方之任,内外之要,愿陛下速选臣代使,必得良才,奉宣王猷,遵成臣志,则臣死之日犹生之年。

陛下虽圣姿天纵,英奇日新,方事之殷,当赖群俊。司徒导(王导)鉴识经远,光辅三世;司空鉴(郗鉴)简素贞正,内外惟允;平西将军亮(庾亮)雅量详明,器用周时,即陛下之周召 也。献替畴谘,敷融政道,地平天成,四海幸赖。谨遣左长史殷羡奉送所假节麾、 幢曲盖、侍中貂蝉、太尉章、荆江州刺史印传启戟。仰恋天恩,悲酸感结。(写的真好!我怕用白话文侮辱了这些文字)

表上,陶侃把后事托付给有司马王愆期,加都护,统领文武。

办完这些事,陶侃毅然乘车在临津码头登船,第二天,薨于樊谿,时年七十六。

陶侃死后,东晋成帝下诏曰:“故使持节、 侍中、太尉、都督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诸军事、荆江二州刺史、长沙郡公经德蕴哲,谋猷弘远。作藩于外,八州肃清;勤王于内,皇家以宁。乃者桓文之勋,伯舅是凭。方赖大猷,俾屏予一人。前进位大司马,礼秩策命,未及加崇。昊天不吊,奄忽薨殂,朕用震悼于厥心。今遣兼鸿胪追赠大司马,假蜜章,祠以太牢。魂而有灵,嘉兹宠荣。”给陶侃的谥曰“桓”,祠以太牢。陶侃遗嘱把自己葬在长沙南二十里,故吏为了纪念陶侃,在武昌西刻石、立碑、画像。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