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的本质是什么?兼议汉语拼音化之滥觞

野话说文化 2024-04-09 12:50:56

考老互训

通假,六书之一。本来是古人因为文字不够使用的,语言词汇比文字多,为了描写语言,不得已借来“同音”或“近音”字暂时替代使用。有人为了替古人“遮丑”,特意区分什么“通假和假借”是不一样的云云,那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通假,假借,都一样,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用“同音或近音”字描写语言的,本质就是“拼音化”的雏形,是现代语言“我写我所说”的滥觞而已。

通假字的英文翻译phonetic loan character(语音借用字)也可见一斑。

比如,古人把“果”字通假为“敢”字,结果现在明明是“果实”的“果”字硬生生有了“果断”“果敢”这样的意思,仔细分析会让现代人笑掉大牙,但是古人既然这么用,现在就成了标准汉语了。

可惜,现代标准汉语已经废弃通假了,尤其是正式书面语,如果写通假字,那会被判为“错别字”。比如,谁敢把“诚信”写成“成信”?

古人拼音化的尝试

其实,通假的本质就是“拼音化”,因为通假就是“借音”,借某字之音而已。这种借音,《诗经》里比比皆是,比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实就是“有斐君子”,就是说这君子斐然有文采的意思。

又比如,“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其中的“剥”很可能是通假“扑”,就是打枣的意思。

有两个字的通假,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萬”原意是“蝎子”,借音来表示“一万”,现在它只表示一万了。“自”原意是“鼻子”,后来借音表示“自己”,现在已经失去鼻子的意思了。

最著名的是《愚公移山》中的“甚矣,汝之不惠”,“不惠”,就是“不慧”,不聪明不智慧。这样的通假,借音,其实与拼音化(拉丁化)本质是一样的,“汝之不惠”与“汝之不hui”有什么区别呢?或着写成注音符号“汝之不ㄏㄨㄟ”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六书的英文写法

再举一例:足,本来是“脚foot”的意思,由“口和止”组成,这是一个会意字,上古音可能是tsjowk。这个字本义是指“膝盖以下的部分”,其发音介于“足和脚”之间。后来的“脚”字就是来源于“足”,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各国迅猛发展,诸侯国的实力堪比宗周,文化上各个诸侯国也逐渐强势,各国也就发展出了自己的语文以及方言发音,“脚”就是这么从“足”发展出来的。

奇怪的是,“足”不仅有“foot脚”之意,竟然还有“满足”的意思,足够、足额、不足,都是“足”的意思,你说奇怪不奇怪?

其实,足的满足之意早就产生了,比如,《诗经》里”暨霑暨足”,就是说雨量丰富足够。那么,“足”的满足之意是怎么产生的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足”是由“口和止”组合而成,本义即有“停止”之意,引申为“停止,满足”。这根本就是牵强附会的说法,属于过度解释。

常识是,语言总是先于文字,也就是一个文字产生的时候,使用这个文字的声音的“语言”可能已经使用了几千年了。当上古时代,人们用“足zu”来表示“满足”的时候,其实人们说“满zu、zu够”这样的语言已经数千年了。因此,不可能借“足”的“会意字”的意思来指代“满足”,而是仅仅是借用了足的声音而已。

说穿了,其实就是“通假”或“假借”,就是古人认为,没必要再造一个“表示满足的足”了,借用这只脚就很好了。

君不见,斗大的字不识的老太太,一辈子没念过书,也会说“足够了”,她可不知道什么“足”是由“口和止”组成表示“停止,满足”的意思。

说半天,就是语言的“zu”(满足)要早于汉字“满足”的出现,人们使用“足”来代表“足够”,只不过是一个通假而已,或者说是古人最早的“拼音化”的企图,可惜这种“拼音化”没有继续发展下来,否则汉语可能现在到处充斥着“音节”,而不是汉字。

比如,“足”还可以代替“组、族、租、卒、祖”,当然,你也可以用“且”代替,总之大部分同音的字,其实可以用一个字来代替。至于产生的混乱,只需组词即可,组成不可分割的词汇,就不会产生混乱了。这也是汉语逐渐由单音字转向双声词的原因。

本质上,日本的“假名”,其实也是通假的一种,就是用“假借之名”代替“真名(汉字”呗,本质上难道不是用假名之音代替真名吗?这不正是通假的本意嘛!

日语假借音以通假真名

赵元任的《通字方案》其实就是多用通假,一个音节配上声调,尽量选一个字代替,最终赵元任选择了2085个汉字作为“通字”,通字就是通用字,也是通假字。其实,赵先生认为2085字还是太多了,也许1500个字也够用了。

算一算,汉语400个音节加上声调,有1600个音节,每个音节一个字,或一个拼音写法(或拉丁写法),足够使用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