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是女人的史诗,《罗摩衍那》则是男人的史诗

志雄走 2024-05-31 10:46:57

柬埔寨,古称高棉。贫穷、地雷、吴哥……这一连串的关键词,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这个国家曾经有过的辉煌与伤痛。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吸引世界各地的旅行者纷至沓来;富有殖民时期法式风情的金边市,展示着东南亚小都会的独特魅力。跟着志雄走读一起深入了解这个中南半岛国家的风土人情吧……

金边·4

我觉得从王宫北门进入的银寺更耐人寻味,建筑很是别致。我很喜欢总长642米、主题为《罗摩衍那》的回廊壁画。壁画由40位艺术家于1903—1904年间完成,像色彩鲜艳的连环画,有趣之至;尤其是没有修复完好的部分,透露出沧桑之感。

《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并称印度两大史诗,我很早就知道故事的大概,可从没有细读过。林语堂认为《摩诃婆罗多》可媲美荷马的《伊利亚特》,《罗摩衍那》则可媲美《奥德赛》。从史诗对人物的处理来看,《摩诃婆罗多》可以说是现实主义,而《罗摩衍那》则为理想主义。《罗摩衍那》中的悉多是一个女人所能而且应该是的样子,她的可爱和忠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方面,《摩诃婆罗多》中的德劳帕德可以是一位住在纽约某大街的泼辣现代女子,心中满怀怒意和报复的念头,因而更富有人性。《摩诃婆罗多》中有血有肉的人物更具“现实主义”的真实,在许多场景中,有更热烈的情感和更崇高的决心,更强烈的嫉妒心和更辛辣的责备声以及更伟大的辉煌感。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罗摩衍那》中的人物拥有更伟大的精神之美、更多情感上的柔弱和温柔之情。《摩诃婆罗多》的主题是男人与战争,《罗摩衍那》的主题则是女人与家园。

“如果我对人性的判断是正确的话,那么凭借父亲对女儿的偏爱和母亲对儿子的偏爱,必然出现的情形是,《摩诃婆罗多》是女人的史诗,而《罗摩衍那》则为男人的史诗。”(《印度的智慧》)

银寺内的佛塔

《罗摩衍那》的故事主线并不复杂。

正如《西游记》说破的那样,天神经常不负责任。印度教的创造之神梵天竟然赋予统治斯里兰卡(历史上为锡兰)的罗刹王以特权:既不能被神杀死,也不能被魔王杀死。于是,罗刹王为所欲为,众神无可奈何,只能请求另一位维护宇宙的天神毗湿奴下凡,杀死罗刹王。

毗湿奴下凡化身为英雄罗摩,成为阿逾陀国王的长子。这是毗湿奴的第七个化身,以前他还化身为乌龟和野猪等。

罗摩娶了毗提诃国王遮那竭的养女悉多为妻,遮那竭想让罗摩摄政。但王后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反倒将罗摩流放森林14年。

罗刹王在森林中将美丽的悉多劫持到斯里兰卡囚禁。罗摩和同父异母的弟弟罗什曼那到处寻找悉多,结识了猴王(太阳神之子)及其谋臣哈奴曼。罗摩先帮助猴王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然后猴军帮助罗摩拯救悉多。

哈奴曼是个很生动的形象。他去斯里兰卡岛侦查,安慰囚禁中挨饿的悉多。他杀死了不少罗刹,罗刹王抓住他后,点燃他的尾巴。在火神阿耆尼的保护下,哈奴曼不仅没有受伤,还点燃了罗刹王的宫殿,安全回到了大陆。

罗摩决定在大海之上修建一座巨大的桥梁,整个猴军为此忙了五天之久。

罗刹城被围,两军作战。排名第一且最为伟大的战士是罗摩;从来没有一位敌人打败过他,他也从来没有在光明正大的作战中被征服过。仅次于罗摩的是罗刹王,在战斗中两次击败罗什曼那,只败在罗摩的手下。

战争以罗刹王被杀和他的葬礼结束。

银寺庭院周边的《罗摩衍那》壁画

作者 | 张志雄

编辑 | 周艳 朱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