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陷入滞缓,四川再现“电荒危机”?

环球零谈谈 2024-08-28 21:03:01

图片来源:CGTN

摘要:

成都40度高温,没电的生活,感觉是在渡劫。2022年的“电荒”焦虑再次涌现,四川这个全国水电第一大省,怎么总是限电?

撰文 | Shushu

编辑 | Tang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1197篇原创

这几天,四川人的朋友圈只说一件事:热到停电。

连续的高温红色预警后,成都的温度终于冲上了40℃新台阶,随之而来的是各地停电风波。

成都春熙路的商场大屏关了,办公楼空调关了,电梯停运了,充电桩没电了……网友戏称:40度高温,没电的生活,感觉是在渡劫。

一时间,幸存空调的地铁站成了大家最好的去处。

图说:成都地铁站“乘凉” 来源:网络

一部分工厂也通知放假,停工停产一周。据SMM调研,为应对电力超负荷情况,四川省内多个行业被要求错峰生产。部分电解铝企业需在用电高峰期限电5-10%。永祥的硅料生产也会受到影响。

于是,2022年夏天的“电荒”记忆再次被唤醒:高温下的突然停电,让所有人都乱了阵脚,一座人口2000万的超大城市,因限电陷入滞缓。

很多人难以理解,四川这个全国水电第一大省,怎么总是限电?

2年前是因为持续高温和干旱,没水发电而限电,但是今年雨水充沛,7月四川水电发电量同比增34.4%,也遇到了“限电”。

官方的回复是,这段时间的高温天气引起用电负荷过大。自8月份以来,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已创5次历史新高。8月21日最高达6797万千瓦,较去年最大用电负荷增长近13%。

其中,成都电网的安全承载能力是2040万千瓦,如今当地电网负荷已达2038.8万千瓦。每个成都居民都在高温下“瑟瑟发抖”:之前是没电,这回电够了又是负荷原因,年年都有新问题。

来源:成都向上UP君

实际上,用电量常被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用电负荷的增加也就代表着四川经济的发展。

2023年,四川用电量达3711亿千瓦时,然而在《四川省“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中,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3700亿千瓦时,这意味着提前两年达标。

2023年,四川GDP站上6万亿元新台阶,首次位列全国第五。今年上半年,四川GDP名义增幅5.6%,比全国平均高出将近1.6个百分点。

那么,经济发展的背后,四川的“缺电”焦虑又该如何消除?

来源:新华社

众所周知,四川是“水”做的。

2023年四川省水力发电量达3583.3亿千瓦时,是全国唯一水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75%以上的省份。2021年数据显示,单是四川一个省的水力发电量就超过美国、俄罗斯等大国,位居全球第三。

过去,四川弃水严重,现在,作为“西电东送”的主力,承担着东部地区的主要用电。截至2022年,四川累计外送水电达1.35万亿千瓦时。

以江浙沪为例,正常情况下四川输送到上海、江苏、浙江的电力分别占三省市最高用电负荷的34%、12%和17%。上海每5盏灯就有一盏由来自四川的电力点亮。

图说:四川外送电力 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

因为水电发达,为了解决消纳问题,四川还出台精准电价政策,把电解铝、多晶硅、大数据、新型电池、电解氢等产业纳入支持范围,到户电价仅0.3-0.4元/千瓦时。

当卓越的水电优势转化为清洁能源的成本优势,大量高耗电企业就慕“电”而来,例如锂电池产业和光伏产业。

据估算,生产1GWh的锂电池约耗电1亿kWh以上,其中,生产一吨的石墨需要1万度电,比电解铝的耗电量还大。

光伏生产也非常耗电,生产一公斤硅料要60-70度电,接近成本的三分之一。

因此,寻求低价电费,降低电力支出是这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而四川的精准电价政策恰恰也精准击中企业的“心脏”。

对于企业而言,使用四川的清洁水电,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可以大大降低用电成本。

对于四川而言,既可以消纳富裕的电力,又可以引进产业,把GDP做大做强。可谓是双方共赢,一举多得。

于是,四川逐步发展成我国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西部地区最大的电子产业生产基地。产业发展也为当地带来了巨大变化。

以宁德时代入驻宜宾为例,相较于宜宾常住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了11.7万人。不到一年时间,宜宾还建起了480个新能源车充电站,拥有了553辆新能源巡游出租车。

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全省单晶硅增长113.2%,多晶硅增长104.0%,新能源汽车增长87.2%,动力电池增长30.4%。未来,预计四川动力电池和光伏行业的产值规模均将超过5000亿元。

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

在动力电池和光伏产业价格战之下,今年上半年,四川动力电池、单晶硅、多晶硅等产品依然快速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

从宁德时代的碳酸锂电池到通威股份的高纯度单晶硅,从京东方的面板到英特尔的芯片,四川产业转型背后,工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意味着用电负荷的不断攀升。

2015-2020年期间,工业用电增量贡献了四川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50%,而外送电量基本不变。

图说:2015-2020四川全社会用电量和跨省外送电量占比 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

为防止出现电力缺口,过去几乎不用外购电的四川,开始“到处买电”。

2023年年初,四川政府先后拜访宁夏、甘肃、陕西、青海等,签订协议,增强应急情况下省外电力支援能力。2023年6月,四川首次买入“东北电”,来自黑龙江的1.35亿度电和辽宁的2.2亿度电。

今年,为保障四川的用电需求,国网西南分部协调了5大区域、14家省网公司,通过16条跨区通道全力支援四川。

很明显,产业发展之下,四川逐渐从一个“送电者”转换成“送受一体”。角色在慢慢转变,四川的肩上也落下了重担。

在国务院目前批复的28个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四川是唯一一个被点名的中国发展的“战略腹地”。

在未来2024—2035年的这十年中,四川将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共同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对于四川来说,这是新一轮的产业,政策,资源的重新分配,很可能会为当地产业升级插上加速器。

同时,其用电量攀升速度也将无法想象。一面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用电井喷,一面是极端天气带来的用电缺口。

面对机遇与挑战,最近四川提出要“勇当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示范省”。

此前,四川水电装机占比过高,风光等新能源装机占比较低,火电装机占比相对较小,能源结构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与此同时,四川特高压电网不够完善,最大只能承接500千伏电力的输送,短期内无法从外省或者外市扩大电能输送容量。像甘孜、阿坝的水电站的电力富余,就无法送至成都。

现在,按照官方说法,其首要任务即是将电力供给结构由水电单一主体转变为水电和新能源为双主体,其他电源做补充的多能互补的能源结构。同时,加快建设跨省跨区的直流输电工程,由单一的水电外送大基地转变为中国西部水风光“多送多受”的清洁能源立体主枢纽。

《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 - 2025年)》中指出,到2025年,四川电源结构将更加优化,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占比将从2021年的77.8%、15.9%、4.6%、1.7%调整为64.1%、16.6%、6.0%、13.3%,电源多能互补、水火互济能力显著增强。

除此以外,有学者认为,面对迎峰度夏期间持续时间较短的供电缺口,其实省间互济、调剂的空间很大,但是这一空间并未被充分挖掘。

总之,如何统筹好安全与发展,是摆在四川面前的一道难题。

-------

参考资料:

[1]https://www.escn.com.cn/20230728/ca2014fd89c54b00bed5014ed6b094f4/c.html

[2]https://wri.org.cn/insight/electric-power-system-of-sichuan

[3]https://m.ne21.com/news/show-187194.html

[4]https://m.yicai.com/news/102051374.html

[5]https://www.caixin.com/2024-08-23/102229250.html

[6]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8056

[7]界面新闻:四川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成都再现局部限电

[8]城市进化论:国家点名的“战略腹地”,正在悄然“换挡”

[9]UPchengdu成都向上:史上最热的一年,成都又限电了?

免责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不构成投资建议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