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口腔行业内幕,补个牙300竟让做5000的根管治疗,别被坑

如史我聞 2024-12-18 12:18:48

文|鱼的无聊人生

编辑|鱼的无聊人生

谁能想到“没病走两步”的情况竟真的照在了口腔医疗机构上。

老人坏1颗牙却被口腔医疗机构要求补29颗;

300元就能补好的牙竟让做5000元的根管治疗。

12月8日,官媒曝光口腔行业“小痛大治”的内幕。

然而更让人震惊的是,那些口腔医生看似“高大上”的专业光环,普通人也能轻轻松松得到......

1

随便进入一家口腔医疗机构,就会看到上面挂着某某医学会会员的牌子;

这些高大上的头衔往往让这些口腔医疗机构的医生显得非常“高大上”。

旁人或许会以为成为这些医学协会会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寒窗苦读,学习医学知识,亦或是拥有非常丰富的行医经验。

然而记者无意中发现,毫无医学背景的人也可以成为“口腔医学会”的会员。

这或许让人难以置信,但记者竟真的凭借300元换来了口腔界的“专业光环”。

12月9日,记者在没有任何口腔专业证书的前提下,尝试在网上注册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

她用了一个虚拟的、不清楚身份证明的名字来注册。

没想到过程竟出奇地顺利,记者真的注册成功了口腔医师才有的“专业光环”。

令人惊讶的是,注册一个会员只需要填写身份信息就可以;

专业的医师资格证书、执业证书都可以不用填写。

就连最基本的身份证明,申请的时候似乎都可以不用填写。

注册过程中唯一的条件就是申请者缴纳300元的入会费。

300元就可以换来个“高大上”的头衔,这个医学会的草率甚至让人怀疑它是不是专业的。

然而这个中华口腔医学会竟真的不是一个山寨组织,而是实打实的专业协会。

记者凭空成了会员,不需要资格证书、执业证书似乎就可以成为“高大上”的专科医生。

她甚至反过来询问这个口腔医学会,申请会员后他们需不需要审核一下自己的身份。

没想到记者竟得到了不需要的答复,会员证书也只需要自己在网上下载打印就可以了。

很多口腔医疗机构的医生借着各种各样“高大上”的医学会会员的名头招揽顾客。

可试想一下,这其中又有多少实际上没那么专业的口腔医生呢?

这个“高大上”的“专业光环”轻轻松松就可以搞到;

这样看来口腔医疗机构时常出现“卖拐”的情况似乎也就不奇怪了。

2

早在9月份的时候,官媒就曾报道过一个真实的口腔医疗机构“卖拐”的情况。

一个老人因为牙疼让一个小诊所里的口腔医生把整整29颗牙都给拔掉了。

然而接触过这个老人的北京某口腔医院的刘大夫称,这个老人其实只需要拔1颗牙就可以。

明明只需要拔1颗牙就好了,却愣是被拔了29颗牙;

这个老人经历了什么,为何要“小痛大治”?

刘大夫表示这个老人一开始牙疼时来这家医院看过,称自己牙疼的厉害,想要全部拔掉。

一听老人要做全牙拔除,他自然非常重视,想要看看老人的情况有多糟糕。

可是看完了拍片子的结果,医生明确表示老人只需要拔1颗牙就可以了。

一个老人对口腔治疗能有多了解,她怎么会突发奇想,想要做全牙拔除?

背后究竟是谁给老人灌输的思想,刘大夫也不能完全了解。

不过,他看片子时,颇为意外地发现这个老人有20多颗都曾被打开过,接受过神经治疗。

牙神经治疗的价格本就不便宜,更何况还是20多颗。

接诊医生看着老人的牙齿,忍不住劝说她其实只需要拔一颗牙就可以了;

他明确告诉老人,其他的牙经过系统治疗后还可以用。

然而医生再次见到老人时,就看见她的牙已经全部被拔掉了,整个人也瘦脱像了。

原来她回到老家后,就在一家口腔诊所把整整29颗牙都给拔掉了。

拔完之后,这位老人经历了什么,单从她消瘦的样貌就可以看出来。

老人把自己的真牙给拔了,安上了全口假牙。

可装上假牙后,她吃饭也吃不好,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身体也一直不舒服。

老人再次见到曾经给自己接诊过的医生,心中的悔恨再也止不住了......

全口拔牙,近似于给自己的牙齿做了“截肢”,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

而明明只有1颗牙齿需要拔掉,却愣是把29颗全拔掉,这背后或许少不了别人的宣传。

老人是从哪里了解的这些消息,又为何执意想要全口拔牙,背后的推手似乎不言而喻。

有些口腔医疗机构,看似为患者考虑,开出各种治疗方案,打出“治疗好少遭罪”的名头;

但实际上他们有些人似乎更为看重的是,这个患者能给医疗机构带来些什么。

而且像这位拔了全牙的老人这样“小痛大治”的情况不止一次地出现。

3

12月8日,官媒记者跟着一个牙疼的患者咨询了8家口腔医疗机构。

8家医疗机构给出的方案各不相同,价格也是高低不等;

便宜的只要300元,补个牙就可以;

贵的竟要5000多,又是做根管治疗,又是准备牙冠。

整整4700元的差距,但效果殊途同归,想让这个患者牙不疼。

可有些医疗机构似乎陷在了“过度治疗”的泥潭中。

明明患者不需要“拐”,却还是极力推销自己手中的“拐”。

口腔医疗机构“小痛大治”的现象着实让人有些汗颜;

可牙痛的人又不可能不去医院。

我们该拿这些医疗机构布下的“坑”怎么办呢?

如今口腔医疗机构众多,虽然有很多医院暗藏着“坑”,但人们可选择的医疗机构还是多的。

“货比三家”,我们在接受治疗之前也可以仔细对比一下治疗方案。

或许在挑选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就在不知不觉间将“坑”给规避掉了。

花言巧语的背后,可能遇到的情况和那位拔了29颗牙的老人一样。

尽管口腔医疗机构暗藏的“坑”不少,但我们依旧可以在甄别中规避掉这些“坑”。

但真正能够制止口腔医疗机构这种“小痛大病”的,还是医疗机构自身。

他们能真正地从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那很多“坑”或许就没有了。

希望在央媒亲自下场曝光,相关部门发力的情况下,医疗机构也能自觉地纠正自己身上的问题。

结语

口腔医疗机构的接连爆出“小痛大治”的问题。

一个简简单单的牙疼,却逐渐延伸出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治疗方案。

这些方案中或许有“坑”,或许也是真正地在为我们考虑,我们选择时一定要注意甄别。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任何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于:极目新闻、中国经济网、环球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