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女儿的婚礼刚结束,亲戚们都散了,家里一片狼藉。
我正低头收拾客厅时,侄子王浩站在我面前,脸上带着一丝犹豫,开口就问:“叔叔,听说你给堂姐陪嫁了一套房,那我以后咋办?我爸妈说了,这房子是你们留给我娶媳妇的啊!”
他的话让我手中的碗几乎掉到地上。
我抬头看着这个曾经瘦得皮包骨的孩子,如今已经是一米八几的青年,眼神里带着几分倔强。
我心里一阵苦涩,想起了三年前他刚来我家时的模样。
那时他满脸愁容,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站在我家门口,低声喊:“叔叔婶婶,我爸妈说让我来投奔你们。”
我那时没多想,拍了拍他的肩膀,只是笑着说:“进来吧,家里有地方住。”
可我万万没想到,三年后,他会用这样一句话,将我所有的善意打得支离破碎。
王浩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大哥和大嫂,在老家过着日子。
大哥常年在砖厂干活,身体早就垮了,大嫂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女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王浩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从小学习成绩不错,但考上重点高中的那年,家里实在供不起了。
大伯哥来找我们,话里话外不外乎是希望我和妻子能帮衬一把,让王浩有个安稳的学习环境。
我和妻子商量了很久,最后决定接纳他。王浩是家里的一根独苗,又是个懂事的孩子。我们有个女儿王悦,那时候刚考上大学。我想着,养一个是养,养两个也没多大区别。
王浩来的那一天,我特意整理出了客房,买了新的床单和书桌。
他一进门就低头不语,一副拘谨的样子。
妻子林芳热情地端上饭菜,笑着说:“浩子,别拘着,当自己家一样。”他点了点头,埋头吃饭,那一顿饭几乎没说一句话。
刚开始的日子,王浩确实很懂事。
每天早起晚睡,学习从没落下,还主动帮我们干活。
那年冬天,我记得特别冷,天还没亮他就起来扫院子。
我问他:“浩子,这么早不冷吗?”他摇摇头,说:“叔叔,我不能白吃白住,总得干点啥。”
他的懂事让我和妻子对他更是多了几分疼惜。为了让他安心学习,我们特意给他报了补习班,每个月给他买牛奶和水果。妻子时常叮嘱他:“浩子,你好好学,别让你爸妈失望,也别让我们失望。”
王浩也没让我们失望。
高考那年,他考上了211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重点大学生。
大哥当时打电话过来,声音有些哽咽:“弟妹,老三,浩子能有今天,全靠你们啊!”我听了这话,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嘴上却还是笑着说:“一家人,别说两家话。”
那天晚上,王浩也给我和妻子鞠了一躬,说:“姑姑,姑父,谢谢你们。”
可一切,似乎从女儿王悦结婚开始,变了味道。
王悦和她男朋友谈了三年恋爱,感情一直很好。男方家条件不错,给他们买了婚房,我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再添一套小房子,算是对女儿的陪嫁。 女儿是亲生的,我们不希望她在婆家受委屈。
婚礼当天,王浩站在人群里,脸上的笑容不太自然。等到晚上亲戚们都走了,他忽然堵在我面前,问出了那句让我心头发凉的话。
“叔叔,我是你的亲侄子,是老王家唯一的男娃,你给堂姐陪嫁房,那我呢?”他的语气带着几分理所仿佛我欠了他什么。
我皱了皱眉,问:“浩子,你什么意思?”
他竟然理直气壮地说:“堂姐有房,那我以后结婚怎么办?您总不能只管她,不管我吧?”
那一刻,我心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愤怒和失望。我盯着他,语气尽量平缓:“浩子,王悦是我女儿,我给她陪嫁房是应该的。可你是你爸妈的儿子,你的未来还是得靠他们。”
他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说,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声音也高了起来:“可是这三年,我在你家吃住,你们也说过我就是你们的半个儿子!现在你们就这么撇清关系了?”
“浩子,我们从来没想撇清关系。可你得明白,三年前我们让你住进来,是因为你爸妈确实没办法供你读书。我们尽力帮了你,可不代表我们能替你爸妈承担所有的责任。”
我的语气很平静,但每一个字都像在敲打他的心。
他愣住了,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又咽了下去。他猛地转身回了房间,摔上了门。
那天晚上,我和妻子坐在客厅里,久久没说话。
“老王,你觉得浩子变了吗?”妻子低声问我。
我点了点头,叹了口气:“三年时间,他确实长大了,可心也变得复杂了。也许是我太宠他了,让他有了不该有的期待。”
妻子红了眼眶,说:“可他毕竟是浩子啊,他还那么年轻,我们一开始不是想让他有个好未来吗?现在咱们不帮他,他能不能走得好,我真不知道。”
那一夜,我辗转反侧,心里乱成一团。我不是不想帮王浩,可我知道,如果我再答应他的要求,这份亲情就会变了味道。人心是复杂的,越是给予,越是容易被误解成理所当然。
第二天,王浩收拾好行李,准备回离开。他临走前站在门口,低声说:“姑父,姑姑,我不是想和你们吵架,只是……我觉得心里不平衡。我会努力,不让你们失望。”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浩子,别想太多,记住你自己的目标就行。”
王浩走后,家里安静了许多。妻子时常念叨他,但我心里知道,有些事情,不是念叨就能解决的。我依旧会资助他读书,可那天晚上的对话,像是一道无形的裂缝,横亘在我们之间。
半年后,王浩大学毕业,回老家工作。听说他在县城买了房子,娶了个不错的姑娘,日子过得还算平稳。偶尔过年回家,他会来看我们,但不再提从前的那些事。
女儿王悦也有了孩子,日子忙碌却幸福。每次提起王浩,她总会叹口气:“爸,他那时候怎么会说出那种话呢?”
我没回答,只是轻轻一笑。 人心复杂,有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如今,王浩的孩子已经两岁了,他偶尔会打电话来问候,也会寄些特产给我们。我们的关系表面依旧和谐,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回不到从前了。
我不后悔当初接纳他,也不后悔帮他读书。只是,我终于明白,亲情的边界在哪里。
什么文章一会叔一会姑父
千刀万剐的畜生侄子,忘恩负义,算什么逼东西
自己都是懵圈的,还让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