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战场上的战局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志愿军发起的第5次战役因战力输出顿挫的原因,被美国方面瞅准时机予以疯狂反攻。
志愿军想尽一切办法稳住了整体防线,但一个奇怪的情况出现了。
美军在半岛的东部跨过三八线,向北推进了很大一部分区域;志愿军则在半岛西部,三八线以南的位置防守住了美军的进攻。
从地图上看,朝韩两国的边境成为了一条s线,双方在东西两部分互换了领土。
但在彭总看来,两国的边境线是三八线,东部的三八线已经失守,志愿军在积蓄力量之后,有能力把东部的三八线补齐,同时保留住西部三八线多出的部分。
可还没等志愿军发起第6次战役,金日成就匆匆的给教员写了信,要求停止战争。
要知道,朝鲜在东部地区丢失的三八线以北领土,要远远大于西部三八线以南占领的面积。
这明显是吃了亏,可金日成不仅要求停战,还觉得自己沾了大光。
那么,这一切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隐秘?朝鲜到底是吃亏,还是沾光了?
三八线的由来
朝鲜半岛虽然是一个多丘陵、山地的贫瘠之处,但在这片土地上还是诞生了众多的封建王朝。
朝鲜半岛也在这些王朝的手中经历了分裂与合并,从918年开始,朝鲜进入了漫长的千年统一时期。
时间来到1910年,朝鲜在日本的胁迫之下亡国,彻底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直到1945年二次大战即将胜利之际,朝鲜人终于看到了复国的希望。
可在美国的操纵之下,1945年8月9日,一条横亘在朝鲜半岛中间的三八线出现了。
以三八线为界,美国与苏联分别控制了朝鲜半岛的南部与北部,相应的,两个敌对的国家朝鲜与韩国也出现了。
此时的北朝鲜人口只有900万,远远落后于韩国的2100万,但好歹面积占了半岛的56%。
从此,两国开启了敌视状态,直至朝鲜战争爆发。
等中国军队从鸭绿江边开始抗美援朝时,志愿军一路高歌猛进,将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并将战线稳定在了汉城以南的区域。
之后,战局出现焦灼状态,由于志愿军后勤补给的问题,使得美军打了一个翻身仗,结果就出现了前文提到的s型国界线。
S型国界被确定
面对s型国界线的出现,教员在1951年6月给东北局和前线指挥部下达了新的作战指令,要求志愿军必须守住如今的防线。
同时作出新的部署,志愿军将在8月份进行一次新的大规模作战,以将现有的防线向南推进,直至稳定在三八线以南。
还没等志愿军开始行动,李奇微就在6月底时提出了和谈的请求。
只是这次谈判并不尽人意,美国方面的苛刻条件是中朝难以接受的,没有办法,双方只能继续战斗。
联合国军率先于志愿军在8月份发起了夏季攻势,企图通过这一战将志愿军打趴。
这一战,美军付出了万余人的伤亡,但也仅仅推进了2~6公里,实在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自负。
美国就这样在吃亏、谈判、反复,再吃亏、再谈判中,真切的体会到了志愿军不可战胜,也明白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将毫无意义。
特别是苏联从1951年7月加大了对志愿军的支援力度,战场上的武器不再以波波沙这种轻型武器为主,重型火炮开始出现,空军也时常出现在半岛的上空。
美国方面感受到了真切的压力,于是在1953年6月,中美双方达成了停战的协议。
只不过,这份协议没有得到韩国方面的认可,这倒不是中美忽略了韩国的存在,实在是韩国是一盘上不得台面的烂菜。
为了争回脸面,韩国单方面向志愿军发起了挑战,结果一场金城战役直接消灭了南韩4个正编师,使李承晚一下子清醒过来。
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三国正式达成了停战的协议,当然,这次依然没有带韩国。
协议的达成也正式标志了三八线不再是两国的分界线,而是以当前中美实控线为边界。
所以,s型国界线也被确定下来。
朝鲜丢失的领土
单从地图上看,确定后的s型国界线,韩国得到了半岛东部三八线以北的区域,朝鲜得到了半岛西部三八线以南的区域。
两相比较之后,可以发现韩国得到的面积更大,这也就意味着朝鲜损失了部分领土,损失的比例大概在2%。
可金日成对这一现状极为满意,甚至主动要求志愿军迅速结束战争,把这一事实做成铁案。
金日成之所以如此着急,那是因为南北置换而来的领土,对于朝鲜来说有一个天大的好处。
朝鲜半岛以丘陵、山地居多,且这些复杂的地形大多位于朝鲜半岛的东部,至于半岛的西部,则以平原为主。
韩国在东部三八线以北占据的大片土地,便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地理环境差,位置又偏北,气候相对于南部的半岛有着明显不足。
与此相反的是,朝鲜在西侧三八线以南占据的小片领土,以平原为主,且气候更偏向于温润。
在这里生活的人口,要远远多过东部自己丢失的领土,更为关键的一点是,朝鲜半岛上的重要城市开城便在朝鲜新获得的领土当中。
这里工业基础相对完备,能够为朝鲜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与军工上的帮助。
另外,开城的存在使得朝鲜到韩国首都首尔之间的距离,只有短短的60公里,战略地位极为突出。
金日成对于得到这片领土自然欢心不已,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金日成才迫不及待的要求中美签字结束战争,以便自己快速经营这片富饶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