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纯的文字,诚诚的友情,好美!

扬州小兔子 2024-12-21 20:44:28

相距整整十个月,又一次来到宝应灶户。与上一次一样,因为文学和文字。与上一次多少有点不一样,少了一点点好奇,多了一点点激动。

“汲取文学力量,赋能乡村振兴”,那次活动的主题。不仅如此,还有《宝应文苑》“作家进乡村文学交流活动暨‘那时正青春’优秀征文颁奖典礼”。大约参会前几天,接到《宝应文苑》主编陈启文老师的邀请。我与陈老师素未谋面,他怎么找到我?确定没有弄错?

我至今不知道陈老师从什么地方,得到我曾经在宝应下放的经历,还有我喜欢码字的爱好。他希望我能去灶户看看,看看社会主义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吧!无巧不巧的,我就下放在泾河的兴隆大队李庄生产队,与灶户是近邻。接到邀请很开心,早就有回去看一趟的念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陈老师的召唤。

想象中的那次活动,不过是颁奖,然后聚餐。实际上,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不但有获奖者的感言,还穿插了“才艺大表演”。表演者有音乐爱好者一展歌喉,也有专业艺术家的精彩献艺。当然,《那时正青春》作者周老师精彩的讲座,更是点睛。

晚餐到宝应,居然有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灶户的一个文学活动,居然得到灶户村和泾河镇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群众文艺共济一堂,为一月二十号的“宝应文苑”文学活动,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次活动参与者很多,我有一种茫然的感觉。那么多人,除了陈总,一个不认识。散会后,多认识了位《那年正青春》的作者周已耕老师。会后,周老师赠送我一本长篇纪实《已耕岁月》。这位可爱的“小老头儿”,个子不高,精神矍铄,满面慈祥的神情,很是和善。

会上,有人知道我是从宝应重回扬州的非下放知青,过来打招呼问好。可能老迈年高吧,一下子遇到这么多热情的老乡,记不住了。曾经很自信的记忆力,被岁月的杀猪刀砍去了大半。好在,现在有微信。回扬州后,和两位文友加了微信,我们偶尔会在文字中遇到。

其中一位长我一轮的兔兄,几乎每天在我文后跟帖。发现有错笔字时,会温和地告知。更多的留言,是鼓励。还有一位也是,虽不是常常跟帖,却也成了陌生的熟悉。

这一次去宝应领奖,这两位都见到了,都是令人尊敬的长兄。在这次会上,还有一位女士在散会时拉我聊了几句。她告诉我每篇文字都看了。非常感激。本以为吃饭时我们会有深刻的交流,无奈没有坐到一张桌子上,只是敬酒时匆匆说了几句,甚为遗憾。

同为一等奖得主的邵校长,虽然我俩在会上并没有来得及有更多交流,也没有“互相吹捧”。这两天,他却悄悄给了我不少有益的指导。

这一次,前后加了四五位文友的微信。加上上次陆续的添加,已经有七八位了。我们没有多余的废话,说的都是和文学有关的内容。今天还添加了一位老师,一位对历史有独特理解并付诸文字的劳心劳力者。

他将自己的简历给了我看。他是一位高中老师,一位校长。宝应文苑里的作者读者,很多都是老师,既有“传道受业解惑”的师之风范,更有笔走龙蛇落笔成文的高水准。和他们相比,我是真正的小学生。散漫的作风,自由的个性,不拘一格的行事风格是我的特点。老师的严谨和认真,是我不具备的优点。

有幸认识众多老师们,享受来自他们发自肺腑的关爱。有时候想,他们为什么会愿意和我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相交?很简单,我在那片土地上生活过。我将宝应视之为第二故乡,将他们当做半个老乡。他们没有我小气,而是直接将我当成了家乡的姐妹。

因文字而相遇,因乡音而亲切,因爱好走到了一起。一次学习交流的活动,功莫大焉。那天在饭桌上,年迈的原灶户老书记,还记得我父亲的名字,还记得他有几个女儿。得知我是大闺女时,很开心地和我碰杯。

七七年离开李庄生产队。七九年离开宝应。我以为和“乡下”割断了联系。毕竟四五十年过去了。回到宝应回到灶户才发现,那十年的生活,已经被深深烙在生命的深处。因为,重回宝应后,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因文字结缘的美好感受。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