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编辑丨铎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股市正在失去往日的雄风,港股流动性问题日益凸显,超百家上市公司成交额为零。
4月23日,新式茶饮“茶百道”以发行价每股17.50港元,募资25.86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港股募集金额最大的IPO,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然而上市首日,茶百道就跌破发行价,盘中跌幅一度接近40%。截至收盘,茶百道跌26.86%,报12.80港元/股,总市值缩水至190亿港元。
从业绩上看,茶百道颇具成长性。2020-2023年,营收从10.80亿元上升至57.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达74.15%,净利润从2.38亿元上升至11.5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达69.11%。
如此佳绩,茶百道却依然破发,甚至市盈率低至约15倍,港股市场全然没有给予茶百道高成长该有的高估值,因此也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港股流动性的担忧。
571家上市公司当日成交额为零最近几年,港股指数下滑明显。自2021年以来,恒生指数持续阴跌,短短几年时间,指数区间跌幅已经超过40%。
持续的阴跌,导致港股流动性问题日趋严峻。截至2024年3月,港股证券市场总值为30.3万亿元,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却低至1112亿元。
大量公司流动性不容乐观。截至4月23日,港股市场仅有腾讯一家企业日成交额超过百亿港元,而在2666家上市公司中,有多达571家港股上市公司当日成交额为零。
市场流动性不足,同步加剧了上市公司融资难的问题。2024年一季度,香港新股市场融资额为47亿元,同比下降30%,港交所上市融资额排名下降至全球第十位。
港股的估值,也被无限压缩。截至2024年3月31日 恒生指数PE值已下降至9.45倍,市盈率在历史数据上的分位数8.17%,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对比海外同类个股估值,港股更几乎打了骨折。以互联网龙头企业为例,阿里、京东、网易、百度PE值在10-15倍左右,美股的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PE值则在25-60倍左右。
就目前的市场现状而言,大量待上市公司和风投机构,都希望港股能够迅速摆脱当前的状态,重振雄风,但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
IPO募资金额大幅回落2019-2021年,去港上市是一种时髦,已经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巨头们也纷纷选择港股二次上市,包括阿里、京东、小鹏、理想等,均在港股圈了不少钱。
时移势易,现在的港股,却连一杯茶都消化不好,看完茶百道的表现,不少投资者表现出失望情绪。
事实上,茶百道之前,港股破发趋势已十分明显。其中,近年来疯狂席卷市场的“明星IPO”企业极兔速递,于去年十月登陆港交所,迄今股价已经跌去超40%。
“同城货运第一股”快狗打车,开盘市值达140亿港元,如今市值也只剩下1.6亿港元,沦为“仙股”。
哪怕是“股王”腾讯,自2021年以来,股价也已跌去50%,虽然坐拥3.25万亿市值,但每天成交额经常不足百亿港元。
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公司赴港IPO募资额达到高点126.49亿元,在2024年第一季度,IPO募资金额已大幅回落至31.39亿元,环比下降75%,同比下降24%。
3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还曾突然宣布,其物流子公司菜鸟已撤回在香港联交所的首次公开发行及上市申请。
先前,蔡崇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于菜鸟,希望等待更好的上市时机。
提振市场信心义不容辞面对香港市场的冷清,港交所CEO陈翊庭日前出席论坛活动时表示,是宏观经济、高息环境及地缘政治局势所致。
前些年,繁荣几十年的房地产行业突然熄火,国内宏观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导致外资对经济复苏预期悲观,引发了不少外资抛售港股。
美国爆发历史级通胀,美联储开启40年来暴力加息,短时间将利率抬高至5%以上,如此高的无风险收益,同时进一步导致了外资撤离港股,买入美元。
危机林立,提升港股市场流动性呼声愈发高涨。去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将港股交易印花税从0.13%降至0.1%。
据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下调印花税将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提振市场情绪,并提升港股市场的竞争力。
随后,中国证监会又于4月19日公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优化基金互认安排;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以上的5项措施,深化了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深度与广度,将有利于提升港股市场的流动性,吸引更多资金入港。
从目前来看,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上市公司也开始不断加大回购力度。2023年,港股回购金额达到1259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
历经寒冬腊月过后,在不断下探的估值面前,港股市场接连被腰砍的企业股价,相较而言,显然更具投资价值。
“股神”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