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3月,苏联发生了一件说小绝不算小,说大却也不太大的“大事”:当时,在当局的组织下,除了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摩尔多瓦以及亚美尼亚外,其他加盟国和地区的民众就“是否保留联盟”问题举办了一场全民公投,这场投票约有1.47亿人参加,样本足够多,覆盖面足够广也足够客观,结果,有约76%的投票者坚决否决拆散联盟。
有意思的是,这事儿令戈尔巴乔夫、美国和叶利钦三家都挺愉快的。
首先,戈尔巴乔夫高兴是必然的:作为这个国家的掌舵者,尤其是在自己改革四处碰壁且人心尽失的尴尬处境下,他急需要一件大事来强调自己的权威。这场全民公投显然是给他兜了个底,毕竟咱大伙都说“民意不可违”嘛。更让戈尔巴乔夫心里暗爽的是,当投票结果出来后,自己的“死对头”叶利钦气得当场把耳机狠狠砸到桌子上,满脸通红,可谓出尽了洋相。无论结果如何,至少这一刻,老戈觉得自己胜利了。
虽然一事的气急败坏丢了风度,但叶利钦心里也挺爽的。古往今来,“民意”是个很奇妙的存在,几乎没有一个正常的掌权者敢于忽视它,但一旦在某种情况下,掌权者狠下心来要落实某项决策时,“民意”的影响力也就没那么大了。但就当时的苏联而言,无论那伙人想要笑到最后,都必须至少表现得像是“站在群众那边”。
显然,公投给了自己的政治敌人一张王牌,倘若戈尔巴乔夫以“合法政权”正当名义,挟持“民意”来压制自己,即便他把苏联搞得再乱,叶利钦这伙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搞起事来的的。有意思的是,戈尔巴乔夫似乎并没有看到这些,在取得了这场关键性的胜利后,他甚至都没有利用它来创造一些战略优势的尝试;他居然只是把这张“王牌”握在手里,向叶利钦们不断炫耀:看了没?哥才是对的。
放眼全局,最高兴的自然还是美国。
美国为什么怕苏联?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从没有遇到过如此可怕的对手。苏联的历史并不算长,难以对付的箭头人物却犹如夜空中的繁星。从捷尔任斯基、斯维尔德洛夫到列宁、斯大林,从赫鲁晓夫、苏斯洛夫到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苏联并非诞生以来就是超级大国,是这些人让这个国家光彩照人。这些强悍的政治家有一个共同点:一旦抓到对方的破绽,那便一击将对手置于死地。再看眼下,苏联政坛上最为活跃的两位,一个能力平庸又优柔寡断,一个色厉内荏还格局太小;代表正当权威、手握大权的那位,居然因为对方提出要分家就特意搞了场投票——一个超级大国权力核心内部闹到这种地步,恐怕连美国人都不敢想。
总而言之,苏联越乱,美国就越高兴。
从资料来看,除了戈、叶两大集团,其他势力的立场其实并不坚定。最初,戈氏上台时信誓旦旦要重塑苏维埃联盟的“道德”,为国家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变革,这也为他赢得了大佬们短暂的拥护。然而,当人们意识到这位年轻领袖的“新思维”其实是胡思乱想,他本人实际上就是个脓包时,尤其是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一些失误严重损害了军队的利益后,大佬们的立场就开始摇摆不定了,甚至有部分人开始偏向于支持叶利钦。
“矮子里面挑将军”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大佬们挑来挑去,却发现两边居然都是“残废”。正在危难关头的苏联偏偏摊上这么一对“卧龙凤雏”,还真是倒了几辈子霉了。
事实上,倘若咱们事后诸葛亮一把,1991年3月前后这段时期,还真是戈尔巴乔夫一举翻身的绝佳机会。
倘若把戈尔巴乔夫换成斯大林或是赫鲁晓夫,他们会如何利用公投结果进行操作?毫无疑问,他们会炮制出大量证明自己思想、权威和路线正当性的文章,在投票结果公布后立马见报,建立舆论优势;紧接着,叶利钦等人的过失会被无限放大,他们的意图也会遭到质疑。随后,在当局的授意下,作为政权的喉舌,《真理报》连同其他一些媒体将用大篇幅对两派的斗争分别定性,让民众接受“叶利钦是错的”这个命题。最终,在一个恰当时机,叶利钦等人将在一场足够重量级的会议上被围攻,会后便被降职或是双开,想要反扑都来不及。
要知道,无论是斯大林对抗托派,还是赫鲁晓夫逆转马林科夫等人时,他们的手牌远不及戈尔巴乔夫多。再次,即便是政治才华差出一截的勃列日涅夫,还懂得玩一手“扮猪吃老虎”,暗度陈仓地夯实自己的权力基础,最终实现咸鱼逆袭呢。
按照正常剧本,戈氏应当立马以强硬手段给对方扣个“试图分裂”的罪名,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他恰到好处的强势很可能会再次赢得大佬们的青睐,这样一来,戈尔巴乔夫想要修复彼此的关系,重新建立稳固的政治根基,将都有了操作空间。
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获得了这么大的胜利,戈尔巴乔夫非但没有借机摧垮对方,当叶利钦反而提出要让俄罗斯拥有更多主权、更大的财政支配权等主张时,戈尔巴乔夫居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仅1个月后,苏联政府颁布“9+1声明”,戈氏亲自承诺,下一步苏维埃中央将会进一步放权,只求联盟不垮——这样一来,苏维埃联盟便更加松散,对莫斯科不满的加盟国离心力就更强了。
不仅如此,戈尔巴乔夫还做了一个极其愚蠢错误的选择,这在日后间接要了苏联的老命。
1991年7月29日,戈尔巴乔夫秘密会见了叶利钦和纳扎尔巴耶夫。此时,戈氏自认为已被架空,不得不试图同叶利钦一伙重归于好,重新构建自己的班底。戈尔巴乔夫提出让“民主派”帮忙把总理帕夫洛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内务部长普格和克留奇科夫等人扫地出局,作为回报,他将邀请叶利钦一块重分蛋糕。这次会晤双方谈得十分愉快,殊不知,克格勃早就在房间里设置了窃听器,会谈没过多久,谈话就一字不落地呈在了克留奇科夫的办公桌上。
大佬们一看,气得火冒三丈:好家伙,你小子不听劝也就算了,居然还想窝里反?终于,大佬们放弃了对这个蠢蛋的最后一丝期待,决定亲自下场。
1991年8月17日,几位保守派大人物在克格勃宾馆搞了场秘密会晤,决定组建一个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局面的“紧急状态委员会”。随后,委员会制定了计划,决定趁着莫斯科军区忙着储备土豆、戒备松懈的机会,将终于他们的部队开到首都,以迅雷之势将“叛徒”们一网打尽。
1991年8月19日11时左右,两个苏军师共362辆坦克杀进莫斯科,整个城市被迫进入戒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八一九事件”,这个过程相信大伙都不陌生。
起初,委员会几乎彻底掌握了局面,戈尔巴乔夫在外遭软禁,“民主派”骨干被堵在白宫(最高苏维埃所在地)里,吓得束手无策,身边只有一群手无寸铁的平民死忠拱卫。叶利钦甚至都留下了“政治遗嘱”:倘若他被捕或是被杀,其余的人逃走一个算一个,一定要在莫斯科外重建组织,将抗争持续到底。结果,由于委员会决策上的严重失误,加上一些部队的临阵倒戈,“八一九事件”最终黯然收场。
笔者认为,“八一九事件”并不应当被视为摧垮苏联的客观因素,它只不过是把问题暴露出来了;从史料来看,美国人的看法更加尖锐。
美国人正伸着脑袋看热闹呢,得知苏联发生政变,立马就觉得不那么刺激了。放眼历史,盛极必衰,合久必分,极端的强盛过后便是不可避免的衰落,极端的混乱也将催生新的秩序。况且委员会的阵容实在太过闪耀,跟戈、叶这些人不同,他们可都是真正的狠角色。政变发生时,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正在见周公。当被从睡梦中叫醒时,他惊出了一身冷汗:委员会掌握着军队、国家机器、舆论以及相当一部分权威,他们完全有能力做掉搞事的叶利钦,换掉软弱的戈尔巴乔夫,带领苏联走出困境。
连美国人都认为“八一九事件”对苏联而言是一台积极的手术,没想到“红色巨人”却恰恰因此彻底玩完。
苏联的悲剧命运已然注定,只是戈尔巴乔夫还浑然不知。解除软禁并回到莫斯科的他当作一切未曾发生,仍兢兢业业地当着他的总统,甚至在12月21日那天一口气签署了28项总统令。相比之下,叶利钦反倒是成长了:一方面,他连同多国强调戈尔巴乔夫的权威性与正当性,以此将“民主派”的敌人们彻底扫地出局,同时又加速剥夺个戈氏的权力,为做空苏维埃联盟做准备。
不久,乌克兰宣布独立并强硬接管了境内的所有苏军。叶利钦眼见机会已到,立马约见其他加盟国的领导人。他笑吟吟地同对方握手问候,却同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宣布“独立”的文件,要求对方在文件上签字。有些小国在经济上难以独立,就指望着联盟发补贴,并不愿意看到苏联解体;眼看着叶利钦摆出“不签字就不能走人”的凶悍架势,无奈之下,他们也不得不照做。1991年12月21日,11个加盟共和国首脑在阿拉木图签署《关于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至此,红旗终于落地。
尘埃虽已落定,“卧龙凤雏”的斗法却没有因此结束。
先说叶利钦,这老哥得了便宜不卖乖。鲜为人知的是,不同于亚佐夫在关键时刻禁止士兵开枪,克格勃显然是冲着下死手去的。政变之前,克格勃连夜找人定制了25万副手铐;政变的过程中,克留奇科夫还派了一支荷枪实弹的秘密部队,化装成平民百姓,试图趁乱潜入白宫将叶利钦等人斩首。无奈整座建筑被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克格勃才不得不放弃行动。后来,当得知此事后,叶利钦居然如是说:克格勃的人是在见到自己后,被自己的威望与人格魅力所折服,因此不敢动手。
在“自恋”这个领域,戈尔巴乔夫也不甘落后。苏联解体若干年后,在一次采访中,谈及旧事,戈尔巴乔夫十分委屈地说:他以为苏维埃联盟至少还能撑个三五十年,自己再多搞点动作也没啥大不了的,谁想三五折腾就给它搞垮了。然而,在说到自己关键时刻的选择时,老戈却并不认为自己有哪儿做错了,反倒十分自豪把自己标榜为“英雄”:“我就是要消除这种令人无法忍受的制度。”他还说,那会儿苏联正在走向一场内战,多亏了他,这种结局才没有出现,才避免了许多无辜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