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高校增设一个“亚马逊”专业,那么挂科率最高的必修课恐怕非“亚马逊广告”莫属了。
即便是身经百战的亚马逊老鸟,也不敢说对“亚马逊广告”这门学科100%地掌握了,更不要提刚入行的亚马逊新人了。
与此同时,随着亚马逊愈发合规化,越来越多的卖家回归白帽,广告费是水涨船高。
亚马逊广告如何开局?
卖家众说纷纭
近年来,关于亚马逊广告的打法是层出不穷,不同的运营者往往有着不同的习惯。
对亚马逊运营而言,开广告跟开黑有相似之处:开局至关重要。那么大家在创建亚马逊广告活动的时候,都采用什么方式布局呢?近日,有卖家总结了常见的三种策略:
第一种,懒人型。一个产品只开几个广告活动,每个广告活动放10~20个词。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简化了广告管理,但可能导致部分关键词吃不到预算,因为会被更热门的词抢走预算。
第二种,极端型。与第一种截然相反,这种方式务求精准操控,一个词一个广告活动,一个产品往往几十多则上百个广告活动,有的甚至连自动广告都要按照匹配方式分4个广告活动。这种方式可以精准控制每个关键词的出价和预算,但缺点是管理广告的时间成本高。
第三种,策略型。核心关键词,单个词/ASIN一个广告活动,剩下的词/ASIN分类分组,一个广告活动投放一组词(一般不超过10个)。这种折中的方式兼顾了广告的管理和控制。
对于上述三种广告布局,卖家们也是众说纷纭。有的卖家就认为“极端型”策略不可取:“这么多年一直是一个手动广告,一个自动广告。手动广告里放不同的匹配方式。试过把精准的单独拎出来,发现毫无用处。”
实际上,运营在制定广告策略的时候,还要结合公司情况,类目竞争程度,产品周期等诸多因素,选择适合的模式,去达到预期的效果。
官方建议与实操相悖,
卖家疑似被亚马逊套路
在实操过程中,关于亚马逊广告的问题可以说是错综复杂。因此,市面上诞生了各种第三方广告培训班。另一方面,亚马逊官方也有广告课程和优化建议。那么问题来了,当两者出现矛盾的时候,以谁为准呢?
近日,有卖家在优化广告的时候,就发现亚马逊官方给出的建议和实际操作相悖。具体来看,在规划广告活动结构的时候,亚马逊提醒该卖家:针对同一个ASIN,投放重复的广告活动可能会降低广告的效果,影响可见度和销量,即使对不同的关键词和匹配类型进行竞价也是如此。亚马逊官方建议创建3个广告活动,没有内部竞争或干扰。
来源:亚马逊
显然,亚马逊的这个建议与前文提到的后两种广告策略相悖。有卖家分析道,按照这个模式,不同的关键词表现差异很大,会导致广告整体效果不理想。对精品链接来说,想冲到BSR,广告就得精细化管理,新品期,在单词单广告的结构下,每个词都能去微调优化,直到稳定Acos的表现,为后面积累数据。等到了成熟期,可以转向有策略的分组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关于亚马逊官方的建议,被卖家们诟病的还有广告建议竞价。一位卖家向侃哥吐槽道:
最早都是卖家之间竞价决定点击费用,感觉现在变了,亚马逊会在这个基础上再往上抬高。现在只要降一点点广告费,发现流量就腰斩,推测官方可能就是用这种方法逼大家再把CPC竞价抬上去。出乎意料的是,有一次干脆躺平了,结果发现3天后流量回来了一部分...感觉被亚马逊套路了。
对于此种感受,不少卖家都深表认同。“按照官方的来,底裤都烧没了。我们是靠卖货赚钱,亚马逊要靠广告赚钱,有KPI的。所以打广告还是得‘因地制宜’。”另一位卖家有感而发。
新品广告费赶上销售额!
今年只能啃老品?
说起今年的亚马逊广告费,相信广大卖家有诉不完的苦。
昨天,一位卖家就在社群里吐槽:“今年广告费真是高得离谱,我做的类目飙到4美金一次点击了!新品广告费都赶上销售额了,准备放弃了......今年难道只能啃老品?”
据侃哥观察,这种利润被广告吃掉的情况,在低客单价市场更为严重。如下图所示,一款售价6-10美金的产品,一个点击都能超过1美金,广告花费跟销售额不相上下了。
亚马逊广告数据截图,来源:知无不言网友
按照目前亚马逊整体的CPC均价,低客单价想用广告推上去赚钱的概率太低了,看似有单,一算利润惨不忍睹。不少卖家都表示低客单价产品要尝试其他推广思路,比如站外,大折扣站内,低价,总之要摆脱广告的依赖性。
此外,有条件的卖家还可以尝试“搭配销售”来寻找突破口。把广告集中在主推款,通过配套销售引流到其他变体上,单独看主推款可能毛利偏低,但整体算下来,多个变体的毛利就能达到预期,这样分摊下来的广告成本也降低了。
总而言之,不同的细分市场有不同的玩法,不能一根筋死怼广告,大家要把推品的思路打开。虽说今年的亚马逊行业确实很卷,但如果运营足够专业,优化足够极致,你的产品依旧可以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