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女王丧夫后,养情人恩宠男仆,寡居不寡欲

澜史志的 2024-12-11 18:18:48

前言

维多利亚女王,这位统治英国长达64年的传奇女性,一生的故事不仅书写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更藏匿在她极具争议的私人情感中。从与亲王阿尔伯特的浪漫婚姻,到失去丈夫后的情感依托,她的选择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皇室伦理,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话题。两个仆人情夫的出现,更是让她的情感世界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少女维多利亚的孤独与权力

1819年,一个普通的春日,维多利亚出生在伦敦的肯辛顿宫。然而,她的到来并没有为家庭带来多少喜悦。她的父亲爱德华王子——乔治三世的第四子,仅在她出生八个月后就匆匆离世。爱德华王子的过早离开不仅让这个新生的女孩失去了父爱,也让她的童年充满了孤寂和约束。

在那个重视男性继承人的时代,维多利亚继承王位的几率微乎其微。她上面有三个叔叔:威尔士亲王乔治(后来的乔治四世)、约克公爵弗雷德里克和肯特公爵威廉。然而,命运的齿轮似乎早已悄然转动。随着叔伯们或无嗣而终,或仅育女嗣,唯一活下来的乔治四世将维多利亚推上了继承的第一顺位。

但要成为一个君主,不仅仅需要运气,还需要耐心。按照王室的规定,如果维多利亚继位时不满18岁,她的母亲将成为摄政王。对于年轻的维多利亚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她的母亲比利时公主维多利亚极为专制,加上母亲的“情感伴侣”康罗伊爵士的层层控制,维多利亚的童年几乎没有自由。她被限制在“肯辛顿体系”中——一种极端严格的教育模式。她的生活被固定在日复一日的学习、礼仪练习和长时间的孤独中,甚至连走廊都不允许一个人走完。

时间到了1837年,17岁的维多利亚终于迎来了自己的18岁生日,而她的三伯乔治四世则仿佛在苦撑着最后一口气。在这个生日后的短短几周里,乔治四世病逝,维多利亚顺理成章成为了英国女王。这一年,她才刚刚18岁。

登基的那一刻,维多利亚的命运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一个受控的少女,她变成了万人瞩目的英国女王。就像她自己在日记中写下的那样:“今天早上,我被唤醒,告诉我父王的兄长去世了。现在,我成了女王。”语气中带着少女的稚气,也透露着难以言喻的激动。

然而,权力并不能立刻驱散孤独。维多利亚的青春充满矛盾,一方面,她被束缚于王室的礼仪和责任中;另一方面,她的心也同普通少女一样渴望爱情与自由。在一次晚宴上,年仅18岁的她邂逅了俄罗斯的沙皇之子亚历山大二世。这位少年皇储英俊、风度翩翩,与维多利亚在宫廷舞会上擦出了火花。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可是,这段感情却没能逃过政治的阻挠。英国议会担心亚历山大的俄国背景可能影响国家利益,强行阻止了这段恋情的继续。失恋的维多利亚在日记中写道:“我吻了他的脸,他也深情地吻了我。与这个深情的年轻人分离让我无比悲伤。”

这个悲剧性的初恋成为维多利亚情感世界的开端,也为她后来的婚姻埋下了伏笔。18岁的她,站在皇室礼仪和个人情感的交叉路口,无从逃避,又无法全然妥协。

阿尔伯特亲王的魅力与婚姻变革

如果说18岁的维多利亚是一个初涉权力世界的少女,那么22岁的她已然是个为爱情困惑的年轻女人。在她心底,那段未果的初恋似乎依然留有痕迹。然而,命运的安排,总会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出场。这一次,带着王室亲戚关系的“安排”,维多利亚遇到了她生命中另一位重要的男人——阿尔伯特亲王。

阿尔伯特来自德国,是维多利亚的表弟,比她小几个月。听上去,这段婚姻像极了王室一贯的“血统纯正”安排:近亲、门当户对,再加上政治算计。可是,爱情往往就是这么令人难以预料——在第一次见面时,阿尔伯特便让维多利亚心动了。她在日记里写道:“他眉清目秀,气质高贵,双眼里流露着罕见的温柔。”

维多利亚本是个直率的人,当场就对这位表弟的外貌表现出了兴趣,而阿尔伯特则表现得既腼腆又得体。两人很快就相处融洽,甚至在短短几次见面后,维多利亚就主动向阿尔伯特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是的,身为女王的她,不是等待求婚,而是率先表白。

两人的婚礼注定是一个引领潮流的典范。为了这场婚礼,维多利亚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传统的红色礼服,转而选择了白色。她的礼服采用了来自中国的锦缎面料,设计极其优雅,头纱更是拖曳了整整18英尺。这个选择不仅惊艳了婚礼现场,更开创了现代婚纱的潮流——直到今天,白色婚纱依然是婚礼的象征。

婚后生活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阿尔伯特作为女王的丈夫,表面风光,实际上却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他无法拥有实权,也不能以“国王”自居,只能是女王身边的“配角”。一开始,这让阿尔伯特深感挫败。

但阿尔伯特不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他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智慧与远见。他意识到自己虽然不能参与政治,却可以在幕后发挥影响力。于是,他开始用实际行动赢得维多利亚的信任。他通过高效的管理能力,为皇室财务带来了极大的改善;他推进教育改革,倡导科技创新,甚至主导了1851年的“万国工业博览会”。

这些成就让维多利亚对阿尔伯特的崇拜日益加深。她不仅视他为丈夫,更视他为精神上的导师。或许正因为如此,维多利亚对阿尔伯特的爱逐渐转化为一种深深的依赖。她坦言:“我无法想象没有他的日子。”

然而,阿尔伯特对婚姻的期待也有现实的一面。他深知皇家子嗣的繁衍对巩固地位的重要性。于是,维多利亚在他的劝说下,从一开始对生育的抗拒,变成了一个接连生养的“模范母亲”。短短17年间,她为阿尔伯特生下了9个孩子。这些孩子后来都嫁娶于欧洲各大皇室,为维多利亚赢得了“欧洲祖母”的美誉。

当然,这段婚姻也有不平衡的一面。阿尔伯特的自律与高要求让维多利亚倍感压力,为了迎合丈夫,她不得不克制自己从小的自由幻想。她曾开玩笑说:“除了怀孕时,我几乎没有一刻真正的自由。”但即便如此,维多利亚对阿尔伯特的感情始终如一。

这场婚姻,不仅改变了维多利亚的人生,也让她的王室走向了更稳定的轨道。而那件白色婚纱、那场惊艳的婚礼,也成为了他们爱情的最好注脚。

丧夫之痛与马夫情缘

1861年的冬天,英国皇室被一片深重的阴霾笼罩。维多利亚女王的挚爱——阿尔伯特亲王,因伤寒突发,在仅仅42岁时撒手人寰。对维多利亚来说,这不仅是一场家庭悲剧,更是一次灵魂的撕裂。阿尔伯特去世后,她的悲伤几乎掏空了整个生命,仿佛那个从未离开过她的丈夫,将整个世界的光芒都带走了。

女王把自己锁在了庄严又阴郁的温莎城堡,拒绝见任何人。一袭黑衣成了她的标志,她把所有华丽的礼服丢进箱底,连出席公务也屈指可数。日复一日,寂静的城堡里,只有她喃喃自语的声音,她对阿尔伯特的回忆几乎填满了日记本的每一页。她写道:“没有他,我的生命毫无意义。每一天的开始,都是痛苦的重演。”

这样的状态,让整个英国都感到不安。女王的隐退不仅引发了政务的停滞,也让大臣们无计可施。更重要的是,她的子女们——那些由阿尔伯特精心培养的孩子们,也无法让母亲从悲痛中走出来。在这场持续的哀悼中,维多利亚的生活几乎彻底冻结。

改变来自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人——布朗,他是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在苏格兰高地游猎时的马夫。布朗有着粗糙的手掌和质朴的言谈,但他与女王夫妇相处多年,深谙他们的脾性。他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女王的子女们无奈之下的安排——他们希望有人能安抚母亲的情绪。

布朗的作用起初微乎其微,他只是陪伴着女王,静静地听她讲述对阿尔伯特的思念。可渐渐地,这位苏格兰汉子的耿直和体贴打动了维多利亚。他从不曲意逢迎,也不像那些宫廷大臣那样谄媚。相反,他的直率让女王在他身边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轻松。

这种关系在外界看似是仆人对主人的尽责,但在维多利亚的心里,布朗渐渐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他像阿尔伯特那样体贴,又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压抑的感情。女王重新变得健谈起来,她甚至愿意与布朗共同散步,而这在她的丈夫去世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但这段关系也带来了争议。宫廷内外的闲言碎语迅速发酵,布朗被称为“女王的宠儿”,甚至有流言称他们秘密结了婚。维多利亚从不正面回应这些指责,甚至任凭它们在皇室内部传开。这种漠视更激化了她与子女们的矛盾,尤其是大儿子爱德华王储,始终对布朗怀有敌意。

布朗却并未因此退缩。他忠于维多利亚,甚至在一次险情中救下了女王的性命。这件事稍稍缓和了女王与子女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让布朗在皇室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可是,布朗并非完美无缺。他逐渐变得跋扈,甚至在女王的纵容下,对王室成员表现出不敬。这种矛盾,让布朗的地位始终处于风口浪尖。

19年后,布朗因饮酒过度去世。维多利亚失去了第二个依靠,陷入了另一场悲痛。她在日记中记录下对布朗的怀念,甚至为他修建了一座雕像。但布朗的死似乎也让她意识到:无论布朗对她有多重要,她内心深处的那个空缺,始终是属于阿尔伯特的。

或许这正是维多利亚的矛盾之处。她依赖爱情,却从未真正放下那段已经失去的感情。布朗的到来,是她疗愈悲伤的一个片段,但并非结局。她的生命继续向前,可那黑色的寡妇装,从未被脱下。

印度仆人的浪漫与晚年归属

在失去了布朗之后,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活再次陷入低谷。那种熟悉的孤独又如潮水般涌来,把她拖进回忆的漩涡中。她的子女已经长大,纷纷远嫁欧洲各地,与她渐行渐远。她固执地穿着黑色丧服,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把那些失去的挚爱永远铭刻在心中。然而,命运仿佛总爱为她的人生埋下意想不到的转机。这一次,转机来自一个年轻的印度仆人——阿卜杜勒·卡里姆。

那是1887年,大英帝国正在为维多利亚女王的金禧庆典做准备。卡里姆以侍从的身份被派往英国宫廷,他的任务原本只是象征性地服务女王。然而,这个高大俊朗的年轻人却以与众不同的气质吸引了维多利亚的注意。他温柔而多情的眼神、带着异域韵味的谈吐,让女王仿佛找回了久违的生机。

维多利亚与卡里姆的关系起初只是主仆间的普通往来。然而,随着接触的加深,卡里姆的细腻与真诚深深打动了女王。他并不畏惧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没有因她的权威而唯唯诺诺。卡里姆会分享印度的文化,教她说乌尔都语,甚至给她讲述印度人民的日常生活。在他的讲述中,印度不再是冰冷的殖民地,而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国度。

女王逐渐对卡里姆产生了一种超越主仆关系的依赖。她开始在宫廷事务之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与卡里姆的交流上。甚至在日记中,她将他称为“我的穆尼”(意为“导师”)。维多利亚对卡里姆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她不仅让卡里姆参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还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套奢华的住处,并授予他宫廷内罕见的特权。

然而,卡里姆的存在并不为所有人接受。维多利亚的子女和大臣们对这个年轻的印度仆人充满敌意。他们认为,卡里姆不过是个卑微的外来人,不配得到如此特殊的待遇。更有甚者怀疑,他是不是在利用女王的信任,为自己谋取利益。围绕卡里姆的争议愈演愈烈,但维多利亚却始终站在他一边。她坚持为卡里姆辩护,甚至用自己的权威强压反对的声音。

卡里姆的陪伴,让维多利亚的晚年生活焕发出新的光彩。尽管她身体渐渐衰老,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因卡里姆的存在而有所改善。即便是在重要的外交场合,维多利亚也坚持带着卡里姆同行,让他站在自己的身边。这种亲密关系引发了更多非议,但女王毫不在意。对她而言,卡里姆已经成为她心灵上的安慰。

1901年,维多利亚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来临。她带着卡里姆去了怀特岛,这是她和阿尔伯特亲王年轻时的“爱情之岛”。她似乎知道自己即将离世,希望能在这个地方与过去的爱人做最后的告别。弥留之际,她留下了许多与卡里姆有关的安排:要求将他写给她的信件和一缕头发放进棺材里。这份细腻的情感,既是对卡里姆的依恋,也暗藏对阿尔伯特的永恒怀念。

维多利亚离世后,她的子女们立刻采取行动,驱逐了卡里姆,并销毁了他与女王之间的大量通信。他们试图抹去卡里姆在女王生命中的痕迹,却永远无法改变他在维多利亚心中的位置。

或许对维多利亚来说,无论是阿尔伯特、布朗,还是卡里姆,每一个她深爱过的人,都为她的生命带来了一段特殊的意义。她的感情像是一曲复杂的乐章,穿越了寂寞与哀痛,也奏响了属于她的温暖与执着。

结语

从“欧洲的祖母”到“恋爱脑”的女王,维多利亚不仅以权力书写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也用情感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女性形象。她的一生,正如那个时代一般复杂而迷人,为后世留下了无限感慨与争议。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