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政治影响下的艺术局限与历史价值

梧桐说历史 2024-12-14 14:20:55

在 20 世纪 60 到 70 年代,样板戏在文艺舞台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非常大。那它是怎么出现的?又有啥吸引人的地方和不足呢?咱们这就去了解一下样板戏。

样板戏是在特殊时期产生的。那时候,毛主席觉得文艺界大多是传统戏,社会主义改造不太够。于是,1964 年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就成了样板戏的开头。之后,一些京剧按照“三突出”的办法改了改,就成了样板戏。 大家都知道“八大样板戏”。《红灯记》里,李玉和一家三代和日本鬼子斗争。

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把铁梅的单纯和坚定演得特别好,唱段在老京剧的基础上有新东西,观众都很喜欢。《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一个人去威虎山,面对座山雕找麻烦,他很冷静。“今日痛饮庆功酒”的唱段很有气势,到现在大家还爱唱。《沙家浜》的阿庆嫂和刁德一斗智斗勇,阿庆嫂不慌不忙,借着茶馆老板娘的身份,说“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特别聪明,把军民关系表现得很好。

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呢。写《沙家浜》的汪曾祺为了写好阿庆嫂,很用心地想词儿。他到水乡去看茶馆老板娘怎么和人打交道。有一回,在一个老茶馆,他看到老板娘很巧妙地应付几个难搞的客人,老板娘说话很巧妙,样子很镇定,这让汪曾祺有了灵感。他回到屋里,赶紧写,就有了那些经典的唱词,阿庆嫂的形象也变得特别生动。

《海港》里的码头工人形象很真实,他们为了国家好好干活。《奇袭白虎团》的志愿军战士们特别勇敢,杨育才带着尖刀班到敌人后面,像天神下凡一样。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把西方芭蕾和中国革命结合起来。在舞台上,女战士们又跳又转,就像在战场上冲锋。喜儿的苦日子也让观众很同情。

交响音乐《沙家浜》是个新尝试,让交响乐有了京剧味。 样板戏是那个时代的特殊标记。它有很多好的地方,像经典唱段、生动人物。但也因为政治影响,限制了艺术的多样。不过它留下的东西,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也告诉我们在搞文艺创作的时候,要让艺术自由发展,也要有创新,这样才能有好作品。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