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你脚下走过的路,就是最好的书

乐人看情感 2024-08-30 13:35:21

1991年,时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余秋雨,向上级递交了一封辞职信

信中说:

“这是我的第23封辞职书,由于一直未获批准,我决定在这次之后,不再上班。为此,我愿意接受一切处分,直至开除公职。”

令人意外的是,余秋雨辞职的原因,不是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更不是为了更优厚的待遇。

而是想周游四海,探访各地的文明古迹。

拗不过余秋雨的再三坚持,上级批准了他的辞职申请。

此后,余秋雨披上破棉袄,穿上旧胶鞋,孤身一人,踏上了远行之路。

他曾翻越大漠戈壁,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也曾冒着恐怖主义的危险,只身探访中东地区。

经历数年的艰辛考察,他将沿途所写,编撰成了散文集《文化苦旅》。

书里,余秋雨写道:

路,就是书。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对余秋雨而言,行走即读书,走过的地方越多,眼界就越开阔。

如果你困扰于眼前鸡零狗碎的生活,不妨像余秋雨那样,去远方看看山河的辽阔。

那些用脚步丈量过的路,会一次次打开你的视野,带你找到内心的归属与方向。

1

你跋涉的山河,开阔你的胸襟

在书的开篇,余秋雨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故事。

那天,他去四川考察都江堰。

去之前,余秋雨觉得都江堰只是一个普通的水利工程,并没有什么观赏价值。

可等他亲临此地,却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

轰鸣浩荡的水流,在这里展现出壮丽无比的驯顺:遇到分水堤,便“刷”地被裁割为二;撞到大坝,便呼啸着立即转身改向。

自然和人力在那一刻达成了和谐的统一,令人叹服不已。

都江堰能够运转至今,战国时期的李冰功不可没。

和前人不同,李冰治水时,没有盲目修坝,拦截洪水。

而是巧妙利用地形,引导水流走向,最终实现两江分流,使得水患成灾的成都平原,变成如今的天府之国。

对此,余秋雨感慨道: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才实现了无我无私的境界。

当你站在都江堰轰鸣的水声中,仿佛能听见古老历史的回响,领略“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

人,向来是跟自然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不是凌驾于其上的生命。

在中国,有很多与都江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人文景观。

譬如,南方地区常见的梯田,既合理利用了山地地形,也极大促成了粮食增收;

还有,大理古城的白族民居,倚苍山,临洱海,才造就了“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动人图景。

因为顺天而为,而非改造自然,所以这些风景,才能长久流传至今。

现代人常说“人定胜天”,但当你去过更广阔的天地,就会对自然法则,产生不一样的思考。

北岛曾说:

“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山川之广,宇宙之大,总有一处风景像钥匙般,为你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当你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去远方看看不一样的风光,不知不觉,就能摆脱自身局限,开阔你的视野和胸襟。

2

你瞻仰的古迹,造就你的信仰

书里,余秋雨除了游历山川,还通过寻访古迹,给读者展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

在他笔下,每处古迹,都像是一座静默的丰碑,承载着民族的起落浮沉。

敦煌的道士塔,就是其一。

书里,余秋雨讲述了道士塔背后的惨痛历史。

塔的主人,叫王圆箓,他曾在1900年,挖出了敦煌藏经洞。

刚发现洞窟时,他曾几次向上级官员报告,但都没有受到重视;也曾给慈禧太后写密信,但信却石沉大海。

后来,因为低估了藏经洞的价值,王圆箓把里面大量的珍贵经卷、绘画,都贱卖给了外国人。

站在如今残损不堪的藏经洞前,余秋雨痛心疾首,他无数次假设洞窟被盗的情景,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想要阻止这场浩劫。

人们常常说要传承文化,而古迹,就是最好的载体之一。

它们就像承载着民族血泪史的活体时光机,时刻提醒着后人,敬畏历史,敬畏文明。

书里,余秋雨还提到了一处饱经沧桑的古迹,那就是宁波天一阁。

这座古老书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

相传,明朝的范钦酷爱藏书,将毕生藏书收集于天一阁,交由子孙世代保管。

族规规定,开阁门必须得子孙各房一致同意,否则,少了任何一房的钥匙,都无法进入阁楼。

此后,范氏子孙便对藏书楼严加看管,只有黄宗羲、袁枚这样的大学者,才有机会登楼。

可到了近代,天一阁却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

不少人趁着战乱,拆墙偷书,要么把书当废纸卖给造纸坊,要么卖给觊觎它们的外国人。

有爱书之人,不忍天一阁遭此劫难,忙斥巨资赎书,将书本转移到上海涵芬楼。

不料1932年,涵芬楼被日军炮火炸毁,连同里面的藏书,也永远消散在了历史长河中。

幸而,书籍虽毁,但文脉未断。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无数人对天一阁展开了一次次抢救和修缮,让它有幸免于战火,矗立至今。

现在,天一阁已然成为文化良知的见证,无数国人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在这里,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深邃。

网上曾经有个热门问题:参观古迹的意义是什么?

高赞回答是:因为知来路,方能明归途。

中国上下五千年,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历史遗存。

读懂了它们,你便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岁月深处的文化脉动。

虽然很多古迹饱经风霜,但其承载的意义,却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唤起一代代人心中的精神认同。

有空多去看看古迹,你终将心怀敬畏,将先人的遗志内化于心,也将文化的火炬薪火相传。

3

先人踏足的土地,为你注入力量

如果有一天,你因为遭人诽谤,被流放到蛮荒之地。

你会感到绝望,甚至想一死了之吗?

唐代的柳宗元,就曾因为政敌诬陷,被流放到柳州,终身不能回到故乡。

或许前半生经历过太多大起大落,柳宗元对命运的无常早已看淡。

他没有自怜自伤,而是将精力倾注在改善当地民生上。

彼时的柳州,瘴疠横行,教化落后,甚至还有残杀奴婢的恶习。

柳宗元便兴办学堂、解放奴隶,凭借一己之力,将柳州改造成了一个安居乐业的宜居之地。

在柳州,柳宗元曾写下一首《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即便大半辈子身若飘蓬,他也在旷达之中,活出了自己的生命之重。

余秋雨曾怀着敬仰之情,来到后人纪念柳宗元的柳侯祠旁。

这里,一代又一代人,为柳宗元树碑立冢,写诗凭吊。

只要诗句还在流传,信仰未曾褪色,柳宗元就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书里,和柳宗元有着类似遭遇的,还有被流放宁古塔的清朝学者们。

他们大多是因为远亲获罪,无端被株连的。

到达宁古塔后,他们会被安排做捡野菜、拾马粪、烧炭这些下贱的活。

大多数人,被艰苦的环境磨平了心气,只把自己当作地道的苦力。

有极少数人,却不甘于臣服于无常的命运。

有人在晒干的树叶上默写《四书》,传授给当地土著;还有人把流放地作为考察对象,写了数本地理志、山水志。

他们用灵魂的高贵,对抗着环境的恶劣,也给后人留下丰厚的文化遗存。

在考察宁古塔遗迹时,余秋雨感慨:

这片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绝望和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它,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苦厄的环境,对普通人而言是磨难,对内心强大的人,却是一种修行。

哪怕经受命运再多捶打,他们也能活出自己的世界,书写不朽的篇章。

如果你觉得当下过得不如意,不妨去那些伟大先人重温生活过的地方,和他们的灵魂对话。

相信他们的故事,会让你获得走出低谷的力量。

4

你探访的文明,提醒你兴衰无常

书里,余秋雨除了游历祖国河山,还通过寻访世界文明的方式,生动地再现了人类历史的风云变幻。

常听人感慨中华文明来之不易,当你感受过其他文明的衰落,才会明白我们的文化传承至今,多么难能可贵。

在余秋雨笔下,很多古文明发祥地,都消匿在了历史尘烟中。

譬如,以金字塔闻名于世的古埃及。

这里虽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如今,后人们不仅无法解读神庙上的象形文字,而且,从血缘到信仰,都已经很少保留古埃及的脉络。

还有伊拉克的巴格达。

这里曾经是阿拉伯最繁华的首都,现在却遍布地方武装和恐怖主义,让世人闻之色变。

其中,最让余秋雨惋惜的,莫过于克里特岛。

四千年前,克里特岛是古代地中海的贸易中心。

岛上不仅桥梁和公路四通八达,而且城市的排水系统、卫浴系统,在今天看来,也相当现代。

但就是这样一个先进的文明,因为火山喷发的缘故,彻底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看到岛上的断壁残垣,余秋雨不禁感到脊背发凉:

它们并不是因为过时才毁灭的。既然我们可以达到它们的繁荣,那么,毁灭也可以一步跨入我们。

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极其脆弱;在时间的长河前,百年也不过一瞬。

时代的兴衰成亡,个人的起落悲喜,其实都不过广阔的历史时间轴上,微乎其微的一笔。

见识过文明的沧桑巨变,你就不会为眼前的鸡毛蒜皮沉沦;感受过历史的更迭无常,你就不会为个人的得失耿耿于怀。

心怀敬畏,珍惜眼前的分秒时光,我们才能将这短短的一生,活得无悔无憾。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把全书内容划分为三个方面:

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对他而言,旅行不仅是从眼前到远方的跋涉,更是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的修行。

现实中,很多人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却少有人能迈开脚步,看看远方的风景。

殊不知,这世间真正启迪人心的东西,不仅印刷在书本之上,也藏在你脚下的步伐当中。

看过山河的远阔,便不会困囿于眼前的小天地;踏足过先贤的旧迹,会更有勇气穿越人生的逆境。

正如余秋雨在书中所说:

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想象都生机勃勃。

当你行至人生的狭窄处,不妨出去走走。

因为每一处风景,每一次旅行,都能打开你的心胸,让你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点个赞吧 ,没空多读书,有空多旅行,你终将拓宽人生的疆域,走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轨迹。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