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5岁,大学讲师,婚姻失败后搬进老破小,和闺蜜做养老搭子:这样的晚年,我没想到

装个好房 2024-11-21 14:00:40

人到中年,不婚不育,还能和老姐妹一块养老,是什么体验?

新出的日剧《住宅区的两人》,豆瓣9.2。故事将中年女性从婆婆妈妈、鸡零狗碎中剥离,两位日剧女神手拉手入住“老破小”社区,搭伴过日子。开辟晚年新赛道——同龄人互助式养老。

画风很治愈,情节很生动。以秋季日剧惯有的温情风,讨论尖锐的现实问题:当代人,该如何独自面对老去?

先来说说这款设定很新的剧情。担任大学兼职讲师的太田野枝,和成为自由插画师的樱井奈津子,二人曾是幼年玩伴。人生过半,事业一般,婚姻失败,只好搬回小时候的房屋。这个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高级住宅区,如今已是“老破小”,住满独居老人。于是,发小成邻居,手牵手组了个养老cp。

烧的一手好菜的小奈,负责二人的晚饭。每天通勤往返四小时的野枝,回家第一件事,是去小奈家蹭饭。

偶尔,野枝会绕路去便利店囤零食。带上两份上新的水果三明治去小奈家,作为饭后甜点。

吃完饭,就坐在阳台上,煮煮茶聊聊天。回忆儿时的快乐,或是分享前任的八卦,直到深夜。

周末的午后,在家手冲两杯咖啡。说到远去的少女时代,说到查无此人的前夫,眼里泛着晕乎乎的光。

想出门了,就喊上对方。去公园里钓个鱼,去商场捡个便宜,很快心情多云转晴。

二人的养老步调,在一顿顿饭中,愈发坚定且一致。但理想的乌托邦没有就此生成,同一社区的独居老人们,生活一地鸡毛。佐久间女士在丈夫早逝,儿子成家后,独居于此,纱窗坏了也找不到人修。和她一样的老人,在社区里不是少数,相对年轻的野枝和小奈便成了社区里的“专职修理工”。

春日部太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失智频率变高,还经常走丢。六十岁的儿子提早办理退休,一边照顾老母亲,,一边兼顾小家,属实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太太每次走丢,邻里朋友都来帮忙,人情温暖,却不是长久之计。最后,春日部太太还是住进了养老院,接受专业的陪护。

电视剧将老年生活割裂成两个部分,一边是抱团养老的美好,一边是老年独居的窘迫,并引发众人思考——伴随衰老而来的,是生命活力的消失殆尽,是肢体老化、记忆衰退的无所遁形。社会养老机制尚且不健全的当下,这是否意味着,老人将被剥夺享受生活的权利?

其实,“如何高质量养老”的问题早已被讨论了一次又一次。无论是综艺,还是社交平台,都能看到不少设计师用设计解决问题。博主@老着急的小两居,在父母迈入70岁门槛后,直面感受了老年生活的压力。但因为市面上难买到完全适合父母生活习惯的产品,所以他连夜画图纸,亲自动手,为父母造了间养老房。没想到,视频播出后,观看量超千万,成品被不少网友喊着“抄作业”。#卧室因为买不到心仪的护理床,他决定自己设计图纸,找厂家定做。成品可以变换倾斜度、折叠度,适配关节僵化的父母,让他们躺在床上看电视更舒服。就连放点心零食的移动小桌,也给考虑到了。配套的语音控制床头柜,喊一声,想让它到哪,它就能到哪。还自带无线充电器和智能垃圾桶,躺着也能使唤,懒人看了也心动。#厨房原来的厨房采光差,老人视力减弱,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意外。于是在吊灯两侧安装LED灯带,并加大主灯的瓦数,全屋照明无死角。敲掉原先矮且局促的台面,根据母亲的身高,量身定做橱柜。U型的台面构造,是博主观察了一年母亲做菜习惯后,做下的选择。水槽规格从原本小小的一角,扩大至台面的三分之一。内部还可以放置菜板,容纳沥水篮、疏菜盆等,洗菜、洗碗、切菜多动能合一。母亲平时有囤菜的习惯,于是在台面下放一个可移动多层菜篮。取代原本不美观且拥挤的纸箱菜筐,分类存放,干净整洁,还防潮。墙面腾出一部分,铺上珐琅板,做磁吸收纳。调料罐、锅铲、菜刀等金属工具,都能上墙,方便父母随取随放。为了避免父母爬高、弯腰等劳损行为,博主把所有的收纳都放在了易存取的高度。并分成“常用”和“不常用”两部分,常用的在抽屉里,不常用的在大柜子里。#卫生间传统的干湿分离隔断,有凸起,老年人容易绊倒。改造后选用长条地漏,地面平整,且不耽误干湿分离。采用加厚的浴帘,给父母冬日洗澡营造一个保暖的环境。同时,该浴帘不容易水花飞溅,也不会吸在身上,使用方便。淋浴间还配备了洗澡辅助,让父母可以坐着洗澡。12个喷头,多角度环绕,用完折叠收纳,不占空间。#安全助手除了以上这些,博主通过日常观察,反复总结,为父母的安全再上一层防护。在父母经常路过的动线上,安装橱柜作为扶手,给他们借力。在卧室门上贴面镜子,角度正对客厅。这样一来,两人即使不在同一空间,也能看到对方,确认对方状况。在卧室、客厅、餐厅、卫生间的行走动线上,安装多个感应灯。确保父母夜间行动时,永远有照明,不容易磕绊。最后,博主还对连通院子的窗户做了改造,将原本的老式纱窗改为微通风窗口。提升采光的同时,也能防止蚊虫进入。到了开花的季节,窗外的景色尽收眼底,让父母收获一天的好心情。

看到这,适老化设计存在的意义变得具像化——尊重老人的习惯,包容老人的需求,并为老人提前规避风险。老去,不是一个瞬间。变老,也不意味着停止享受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老人并不想反复被提醒自己的无能。好的适老化设计,是低调的陪伴,高质量的守护。

市面上不少适老化产品,都在努力做到这一点。在不少日本养老住宅里,都能看到实际应用的例子。比如,表面看起来和普通地板无异的防摔地板,能分散冲击力,玻璃杯摔在上面也完好无损;应用在厨房的升降橱柜,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能防止老人因为弯腰或举高而出现脑溢血等问题;款式丰富的洗澡机器人,提供多种沐浴形式,让腿脚不便的老人也能洗一个热乎且干净的澡。此类产品的出现,从老人根本需求出发,并维护老人的尊严。让人们联想到老年生活,不再焦虑。

据统计,中国当下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亿。专家预测2057年老龄化达到顶峰,90后、00后纷纷迈入银发一族。做好适老化设计,不是某一个群体的责任,它关乎全社会的福祉。豆瓣有个名叫“适老化改造促进会”的小组,共计3.7万名成员,其中90后、00后占大多数。他们称自己为“未来的老人”,并热烈地讨论着自己和父母的晚年生活,希望老了以后不仅有保障,更有质量。就像《住宅区的两人》里台词描述的那样:“工作日的大白天就来钓鱼,这是多么华丽丽的余生啊!”身体健康,有质量有尊严的老去,希望每一个人的晚年生活,都能如此愉悦且丰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