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大战,李秀成率号称六十万的大军,为何打不过三万湘军?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08-17 03:22:50

1862年10月13日,雨花台。

李秀成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对驻于此的湘军发起了猛烈进攻!

从兵力上来说,太平军号称60万,实际上应在30余万;而湘军总兵力虽近3万,但由于天灾流染的影响,此时勉强能荷戈作战者不过万人···

从装备上来说,刚从苏浙杀过来的忠王可谓富得流油,拥有“洋枪队多至二万杆”,配备开花大炮多尊。对面的曾国荃则直接承认“贼之火器精利于我者百倍之多”···

从指挥官上来说,忠王李秀成乃威震天下的名将,至少不在他曾国荃之下···

从地势上看,李秀成大军列营,东自方山,西至板桥,层层排列,环绕雨花台湘军营垒,与天京城守军对敌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从运气来看,湘军当时可谓是正倒霉。当时江南发生大疫,湘军各军疾疫盛行,“每营无病者不过一二成队,难以制贼”,战斗力急剧下滑,而李秀成的部队则似乎医药卫生装备和措施比较齐全规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比兵比将比装备比地势比运气,太平军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

看起来,这是一场没有什么悬念的作战。

然而···在打了46天后,太平军失败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拖延症,错失最佳时机

1862年5月底,湘军自上游顺江而下,斤逼天京。

曾国藩是个用兵谨慎的人,他原意是四路分兵,构成合围天京的战略态势,整个过程严守稳步推进的原则。

然而,老弟曾国荃比较猛,他违抗兄令,直逼雨花台,遂成孤军深入之势!

当时,曾国荃部只有18营9000人,兵力薄弱。

这是送人头直接快递到人家家门口呀!

洪秀全遂决心先解决掉曾国荃这个冒失的家伙,令李秀成率军来战!

然而,此时,李秀成另有打算。

李秀成却有不同意见。

自打下苏浙根据地后,李秀成已有“以江浙为家”的思想。

接到天王一日三诏的催促后,李秀成与众将开会,定下了与敌持久相持之策:即不急着解决天京城下之敌,而是从苏州调运军火粮食,并抽调一部分军队支援天京,增强天京防御,等两年之后,敌人师老兵疲,再与之决战,一举解围。

李秀成的想法,其实是延续杨秀清和他本人在两次解天京之围时的故智,只是,形势已不同,李秀成此时提出此策,确实有私心之嫌···

然而,天王不允,继续急切催促李秀成往援。

李秀成不敢违逆天王之意,但也并非心悦诚服,只是抱着“诏逼如此,不得不行”的思想,组织救援部队,集结兵力,择日启程。

结果,一来二去,辗转三月有余,李秀成的救援大军才姗姗来迟。

然而,战场上,三个月的时间,是何等的奢侈!

曾国荃的兵力已经增加到3万左右,而且已经在雨花台构筑了严密的防御工事。

如此,李秀成的拖拉,使他错过了解天京之围的最佳时机!

“结硬寨,打死仗”,乃湘军所长。如今,硬寨已成,李秀成,你来呀!

全面进攻

号称60万人,去打能战不足万人之敌,这样的富裕仗,还分什么主攻助攻的?通通主攻!

于是,李秀成立刻组织起了全面攻势。

面对来势汹汹的太平军,曾国荃分兵三支,以两支在前沿与太平军直接交锋,自率一支为预备队,并且赶筑小垒无数。

虽然是全面进攻,但是,双方都晓得,关键要害在沿江一线。

湘军之所以敢于孤军深入,靠的是水运之利。

如果太平军夺取了江心洲等要点,那么,湘军就粮道断绝,就要完犊子了。

所以,虽然是全面进攻,但实际上,最初的攻守关键在沿江一线。

因此,战事一开始,城内太平军与李秀成军配合,主攻的就是三汊河、江心洲一线。

只是,你李秀成晓得,曾国荃更加晓得。

当初,曾国荃率领18营抵达天京城下,直接就分了10营在后路修筑筑垒,所以,此路营垒是最为密集稳固的。

当然,李秀成也不是吃素的。

15日,李秀成一面组织全面攻势,一面派兵直趋江心洲,登陆后占据了部分地区。

这时,曾国荃的预备队发挥作用,立刻顶了上去,一面阻击,一面抢修十几座营垒,与太平军对峙于洲上!

此时,湘军的形势十分危险!

虽然湘军在江心洲上已经与太平军形成对峙,但是,敌人的后备兵力十分强大,而曾国荃的预备队已经拉了过来,再难有后备了···

何况,在当日交战中,副将左传贵已经战死,湘军守得已经很吃力了!

跟太平军在江心洲拼消耗,是等死!

于是,曾国荃决心主动出击,改变局面!

18日,开战以来一直“缩营自保”的曾国荃,让湘军猛将张诗日等人率部越壕而出,发起反击!

而开战以来一直压着对手打的太平军也料不到湘军还敢出来,毫无防备!于是,湘军的反击,迅速突破太平军4座营垒!

由此,太平军的攻势受到挫折!

实际上,被击破4座营垒并不算特别大的损失,太平军如果集中力量来夺江心洲,仍然拥有极大的优势,只是,湘军的反击似乎在精神上对李秀成产生了一定的打击。

因此,李秀成暂时放弃断敌粮道的企图,将攻击重心转到了东线。

猛攻东路

东路方山一带,易守难攻,是曾国荃中军所在,是敌人的强力环节,因此,李秀成初时并没有将此作为攻击重点。

然而,断敌粮道企图无法成功,李秀成遂将该处作为主攻点!

湘军的营垒虽然坚固,但是,仗打到这个时候,太平军的办法也很多!如此,战事进入到高潮!

18日起,太平军逼营而阵,洋枪洋炮不绝,骤若飞蝗,同时,暗中挖掘地道,掘地而进,用各种方式进攻!

22日,太平军负板蛇行而前,直薄湘军营垒,在开花大炮火力掩护下束草填壕,奋勇前进!

湘军拼死抵抗,太平军死战不退,战事惨烈无比!

曾国荃亲抵前线指挥,被枪伤了面部仍然坚持指挥,而副将倪桂阵亡,湘军伤亡惨重!

23日,太平军李世贤率部3、4万人来抵达,太平军兵力更强了,而湘军西路的曾贞干也留少数人守西路,大部分兵力来到方山前线···

随即,太平军以明地道、暗地道配合,猛攻湘军!

曾国荃令湘军在壕墙内又筑一墙,如此,即便地道挖穿,湘军仍可凭内墙杀敌!

危机时刻

此后几天,每天都跌宕起伏。

26日,太平军准备穴地轰毁湘军营垒。

湘军以火箭攒射,继而挑选精兵出击,破坏太平军的地道作业。

27日,西路湘军趁太平军在西线防御空虚,发起全线反击,破太平军营垒12座,由此,西线的危局渡过,湘军后路稳固了!同时,江北有3000人来到雨花台,湘军兵力顿增!

11月3日,休整几日后的东线太平军发起了最猛烈的攻势!

猛烈的火炮轰塌了湘军营墙两处,太平军在硝烟中突斤,乘势抢攻,炮箭齐发,猛扑入缺口!

湘军一面以内墙拒敌,一面从营中杀出,全力堵截。

如此,双方短兵相接,你死我活!

最后,更硬的湘军顶住了压力,太平军屡次猛扑,始终无法突入!

由此,湘军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用尽方法,无法突破

11月3日的猛攻失利后,李秀成暂时放弃了拼死进攻的战术。

太平军在东路暗掘地道,在西路决长江之水,以断绝湘军运道。

曾国荃得知后,调整战术,决心全力破坏太平军的地道进攻,他们从营墙内开始挖掘地道,争取打通墙外太平军地道,并灌入淤水,破坏之。

于是,双方下一阶段,在地道里搞来搞去,虽然热闹,但湘军不至有危局。

连战之下,湘军越打越有信心,而李秀成则计无所出!

26日,环攻46日的李秀成下令撤围!

雨花台大战,号称60万的李秀成大军,到底没能奈何曾国荃!

李秀成乃一世名将。

然而,率领号称60万大军围攻能战不足1万之敌,又在地势、装备、运气上皆有优势,反而不能成功,这是为何呢?

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关键有两处。

从战术的角度来说,李秀成在指挥上是过于“飘”了的。

李秀成先企图切断湘军的粮道,稍微受挫后,又转为集中正面进攻东路,东路受挫后,又减少地面硬攻而着重地道进攻。

看起来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试了,但其实每个方法都早早放弃了。

事实上,无论是切断粮道的作战,还是正面强攻,虽然都受到了一些挫折,但也都没有遭到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给敌人造成的困难也已经足够大了,正是“我们困难,敌人更困难”的时候,正是要“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候,如果沉着下来坚决打,是完全可能打开局面的!

李秀成以擅长出奇制胜而闻名,善于避实击虚,而湘军聚集于此狭窄地带,并无虚可趁,所以,无论李秀成主要在哪里做文章,都不可能迅速取得胜利。

然而,与此同时,敌人的力量远远不足,太平军如果咬定一个要害死命啃,敌人是干不过太平军的。

只是,李秀成不肯在一处下硬功,只愿意不断调换方向,结果自然是东一下西一下,只能“伤其十指”,终究不能“断其一指”了。

当然,比起指挥上的问题来,太平军的深层问题才是更致命的。

这个致命问题,就是人心散了!

李秀成虽然奉命来解围,但心里一直以自己的江浙根据地为重。

因此,行动迟缓,错过了最有利的时机,被迫与擅长“结硬寨”的湘军打起了硬寨攻坚战!

而李秀成的部下,则又有自己的想法。

李秀成以江浙为家,李秀成的部将又以自己的控制区为家,各有各的利益,对于为天京解围虽然出工,但不愿效死力!

战前,李秀成“联万心作一心”,这也说明···太平军,实际上已有“万心”,各自分裂了!

因此,猛攻了46日,实际上,损失不过万人,损失并不大。

这样的死仗打了46日,兵力损失不大,说明了大家都不愿意拼死;而这样的伤亡下退兵,更说明大家不愿意再多出力气···

如此,攻坚作战,几次打出危局,关键时刻就是顶不住,就是差一口气!

这一口气,就是万众一心,有我无敌之气!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