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国国会小组会议上传来重量级消息。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是美国“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这一番话,将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推向了新的高度。坎贝尔认为,相比冷战,中美之间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更加严峻。他不再遮掩,明确提到美国需联合英国、澳大利亚等盟友,共同对抗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这场会议不仅揭示了美国对华态度的强硬,也再度把中美在全球舞台上的对立摆上了桌面。
事件回顾,这场因中国崛起而引发的对抗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早年间,美国一度依靠科技优势控制住中国低端制造产业。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不仅在经济上突飞猛进,更在5G、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令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科技领先地位。就在坎贝尔发表此番言论的前不久,美国频频通过经济封锁、技术封锁等手段,试图限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尽管如此,中国的进步却是有目共睹,从关键技术到军事力量的提升,特别是中国海军的迅速壮大,甚至威胁到了美国的海上霸权地位。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已经感到“坐立不安”。
坎贝尔的言论揭示出一个问题:中美竞争,究竟是简单的实力较量,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文明对立?过去,美国的对手大多来自同一文化体系,而中国的崛起,则标志着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在美国看来,历史上曾有过苏联这样的强劲对手,但如今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在坎贝尔的眼中,中美之争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对抗,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博弈。可以说,美国在为其全球领导地位而战,而中国则是在为自我发展开辟新天地。
坎贝尔明确指出,美国要联合盟友共同应对这一“最大挑战”。事情并不简单。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虽然在安全上依赖美国,但在经济上对中国却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美方的印太战略,其本质是希望在经济上牵制中国,在军事上围堵中国。印太国家在实际操作中却显得尴尬而犹豫。试想一下,一个在经济上依赖中国的国家,会轻易跟随美国在军事上冒险吗?这对美国来说是个头疼的问题。
进一步看,中美在全球性议题上的合作与竞争已然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的微妙关系。例如在气候变化、全球卫生等议题上,美国无法离开中国的支持。换句话说,中美两国虽在不少领域针锋相对,但又无法完全摆脱对方的合作。这是一种既竞争又依赖的复杂关系。美国的种种封锁措施未能阻挡中国的崛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国的技术自给自足意识。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将在这些关键技术上继续攻关,追求突破。美国“围堵中国”的路在长远看来或将困难重重。
美国将中国视为“史上最大挑战”,不仅反映出美国在技术和军事上对中国的忌惮,也揭示出中美关系的新变化。这场竞争的将不仅影响两国,还会对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能否找到竞争与合作的平衡点,将是未来全球稳定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