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俄成功发射“洲际导弹”,这才发现,毛主席的军事思想确实高明

新新愣是 2024-11-16 17:27:09

这两个月的亚洲,可谓是“百花齐放”,可与此同时,美西方却是心惊胆战。

9月25日,我国火箭军向太平洋发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而且成功落入预定海域;

而10月29日,俄罗斯在进行大规模演习之际,也从多个地方发射了3枚不同型号的洲际弹道导弹。

无独有偶,仅仅2天之后,10月31日,一发洲际导弹从朝鲜腾空而起……

而如今再看才发现,毛主席当年的军事思想确实高明!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荒漠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世界震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条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社会炸开了锅。

曾经饱受欺凌的东方巨龙,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核盾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战略抉择——从“组织起来”到“装备起来”。

从“组织起来”到“装备起来”的时代背景

1955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六周年。开国领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俯瞰着欢腾的人民群众,心中百感交集。

彼时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朝鲜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美国频频挥舞核大棒,对中国进行核讹诈。

日内瓦会议上,美国的强硬态度,再次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本质。这一切都让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和平不是乞求来的,而是靠实力争取来的。

要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特别是尖端武器。

毛主席主席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战略眼光,提出了“装备起来”的号召,为新中国尖端武器发展指明了方向。

“组织起来”是新中国成立的基石,“装备起来”则是新中国走向强大的关键一步。这是形势所迫,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毛主席高瞻远瞩的宏伟战略。

酝酿与启动:早期探索与艰难起步

早在1952年,新中国领导人就已经开始关注尖端武器的发展。周总理在访问苏联期间,曾向苏方提出发展原子弹和导弹的设想,希望获得技术支持。

可然而,当时的国际形势复杂,苏联出于自身战略考虑,并未同意中国的请求。

这次碰壁并没有让中国共产党人放弃,反而让毛主席和周总理意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求不来的,只能靠自力更生。

1955年1月15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毛主席正式发出号召: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核武器。这一决策,标志着中国尖端武器发展正式启动。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发展尖端武器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艰巨任务。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缺乏资金,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但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1955年10月,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钱学森的回国,为中国尖端武器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钱学森与陈赓大将、彭德怀元帅等军方领导人多次深入探讨,提出了发展导弹的建议,并就技术路线、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证。

在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推动下,中国导弹事业开始加速发展。1956年1月,中央军委会议正式讨论了发展导弹武器的报告。

同年3月,彭德怀元帅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研制核武器和导弹等新式武器的任务。

1956年是新中国尖端武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央军委成立了航空工业委员会,专门负责领导导弹研究工作。

同年5月,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发展尖端武器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这表明发展尖端武器已经成为新中国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从最初的酝酿到正式启动,中国尖端武器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艰难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毛主席主席的战略眼光和坚定决心,钱学森等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技术贡献,以及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奉献,都为中国尖端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突破技术瓶颈与战略合作

“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这是中国发展导弹事业的指导方针。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尖端武器,难度极大。

因此在积极开展自主研发的同时,中国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争取获得技术援助。

1957年,聂荣臻元帅率领中国政府工业代表团访问苏联,就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的生产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工业等问题进行谈判。

经过艰苦的努力,中苏双方最终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根据协定,苏联同意向中国提供部分核武器和导弹技术援助。

当然,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最终还是要依靠自身力量。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开展自主研发工作。

1957年,中国制定了《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10年(1958—1967)规划纲要》,明确将研制中程导弹和防空导弹及其裂变和聚变物质装料作为中心工作。

1958年,中国又启动了导弹核潜艇研究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尖端武器发展的领域。

1957年11月,毛主席在莫斯科参加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期间,再次强调了发展尖端武器的重要性,毛主席还提出:“搞一点洲际导弹,我看十年功夫完全可能”。

从自力更生到战略合作,中国尖端武器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这其中,既有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智慧,也有中国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

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推动着中国尖端武器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尖端武器取得重大成果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带走了全部资料。这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尖端武器事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许多人感到悲观失望,认为中国独立研制原子弹和导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科学家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坚定地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喊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投入到这场伟大的科技攻坚战中。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举世震惊!

这一声巨响,宣告中国正式成为核武器国家,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粉碎了西方国家的核讹诈。

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只是中国尖端武器发展的一个开端。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可靠的核打击能力。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核威慑力量。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从俄乌冲突看中国尖端武器的战略意义

俄乌冲突给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观察现代战争的窗口,也引发了人们对国家安全和战略自主性的深刻思考。

乌克兰过度依赖西方军事援助,缺乏独立自主的国防战略,最终导致自身陷入被动局面。

这再次证明,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寄托于别国的施舍,必须建立在自身强大的国防力量之上。

反观俄罗斯,尽管面临西方国家的全面制裁和军事压力,但凭借强大的核威慑力量和独立自主的战略,依然保持了战略主动性。

中国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拥有了“两弹一星”等尖端武器,中国才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威胁,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历史的教训和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真正独立自主,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实力,特别是尖端武器。这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根本保障。

参考资料:

人民网:2020年02月28日:毛泽东为什么要“搞一点原子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