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的文章里,有小伙伴提到“萝卜快跑”。
这个东西争议还挺大的。
一方面,对消费者来说,费用是真便宜,因为是无人驾驶,成本大大降低,4块钱就能走一单,比平常的网约车便宜2/3,不拒载,不绕路,遵守交规,还不用休息。
但另一方面,对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来说,就绷不住了,本来现在开网约车的人越来越多,收入就少了,一天有小几百进袋都不错了,这无人驾驶再一进来搅局,生意肯定会被抢掉不少,这可让人咋活?
站哪一派,就看你屁股坐哪里。
不过短时间内,不会对现在的出租车和网约车造成太大冲击,就算是武汉,也只是投入了400多辆车,全国也都是试点阶段,运营范围有限制。
像广州,就只是科学城那边划了一块区域试运行,可能因为试运行,车辆投入不多,有人等车就等了50分钟,车来了发现,安全员还是会坐在驾驶座上,10分钟的乘坐体验下来,也没有那么丝滑,顿挫感比较重。
就是价格确实便宜,只需要0.5-1元每公里。
(来源:科技狐)
再加上领导肯定也知道,开网约车就是一些人灵活就业的生计,承担着就业泄洪区的重担。
现在这种经济环境,肯定会考虑到对就业和民生的冲击,即便技术和配套法规一切都成熟了,也不会马上就大规模推广,更别说现在技术和配套法规都还不够成熟。
不过小巴觉得,即便无人驾驶替代司机这一天,真的到来之时,也不必太悲观,就算是网约车司机,生活反倒有可能会迎来曙光,应该庆贺。
为啥?
大家觉得,幸亏我还能开网约车,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所以肯定不想这饭碗碎掉。
但问题来了,大家原本的主业就是开网约车吗?
恐怕很多人都不是,就是因为经济下行,被降薪裁员了,找不到工作了,才不得不灵活就业,开网约车赚点钱。
所以根本问题,是经济下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怎么扭转经济下行,让这些不得不开网约车赚生活费的人,找到工作,重回正轨,而不是只盯着那个就业泄洪区,能容纳越多人越好。
无人驾驶是什么?
AI技术落地的重要领域,软件和硬件、技术和商业能够结合的一个场景,能真正影响到大家日常生活的AI。
都说现在为啥增长乏力,就是因为少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需求和增长,而当科技革命把更多人从低效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咱们才有可能走出现在的经济泥潭。
而从中美博弈来看,咱们更是没有退路。
今年4月份,咱们已经批准了,特斯拉在中国推出“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软件功能计划。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FSD和国产无人驾驶的激光雷达技术,是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
FSD技术即将进入国内市场,可以说留给“萝卜快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咱们的技术没法比,那只能先通过占有市场,来获取一些先机。
最后谁能赢出,还不知道,在这场全球的AI竞争浪潮下,就算咱不发展,人家的无人驾驶技术也会发展,扩散到全世界,进入咱们国家,取代人工的结果是一样的。
但谁能先布局好,肯定会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带动经济增长。
不仅经济,股市也能受益,看人家美股的科技股,就是靠着强大的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硬是把高估值给消化了。
而反观咱们A股,便宜是便宜,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艰难求生。
就比如光伏,最近不是都在发半年报,可以说遭遇了行业性的亏钱。
包括TCL中环、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等行业龙头在内的公司,上半年亏损都超过30亿。
和去年同期,光伏产业链集体呈现高利润一对比,可谓是太惨淡了。
上下游产能大幅扩张,供需失衡,可以说无序低价竞争,极大损害了企业的盈利。
光伏这种新能源产业,地方政府鼓励发展,也有kpi,为了税收和就业,也就大力推动,扩产能,不断低效内卷。
咱们上次提到的消费税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情况,但根本上还是得靠科技革命,让全民效率提升,增加社会总财富,而不是靠低效重复卷,为了能安排更多人就业,更多人有活干,去保住那些低效的饭碗。
所以,技术的进步不可逆转,也肯定会对职业结构产生冲击和影响。
当然也不能走上另一个极端,置人的尊严不顾。
200年前英国“卢德运动”,纺织工人砸毁纺织机,英国政府在镇压之后,一方面继续推动产业和技术发展,另一方面也出台失业工人保障法案,给失业补贴,提供转业培训等等服务,算是一个比较平衡的办法。
而对于咱们个人来说,还是应该保持开放心态。
因为再怎么阻碍,也都是螳臂挡车,而且AI这种东西,进化速度还相当快,降本增效起来,简直就是对人的降维打击,没法挡的。
咱们只能说是,多想想怎么顺势而为,加入其中,比别人更快一步掌握这些高效工具,寻找那些更新的机会,早一些找到自己新的生态位。
不能当马车夫了,我能不能转型当汽车司机?
不能当汽车司机了,我能不能当无人驾驶安全员?
无人驾驶安全员都不需要了的时候,我能不能做提供无人驾驶服务的,租赁、清洁、维修等等。
而对于咱们的孩子来说,要未雨绸缪,就如上次聊教育的文章里面提到那样,孩子的“热爱”,现在看来都觉得没啥用,但在未来的AI时代,“热爱”可能是孩子能发展出自己核心竞争力,得以安身立命的,唯一有用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