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真实大结局与后40回真伪辩证

红楼杂谈百态 2024-12-23 09:24:51

当代作家刘心武先生认为《红楼梦》的最后大结局就是“全部死光光”,理由是书中描写贾宝玉带在项上那块落草时自带的晶莹美玉时有一句:“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第8回)。87版的《红楼梦》电视剧也根据这一点,将贾府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拍得十分“凄惨”,这也是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一大败笔。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两句,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历朝历代朱门贵族的公子、小姐最后都如“大江东去,逝者如斯”,终究无法逃避黄土之下的一堆白骨的自然法则,这与“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的诗义异曲同工。作家张爱玲曾说人生有三大遗憾:“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显然张爱玲也认同胡适的观点,认为《红楼梦》只有未写完的前80回,后40回完全由程伟元、高鹗编撰、续写。清代的富察明义是乾隆时期的皇室成员,他写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诗前小序有注解:“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之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红学家们都认为富察明义与曹雪芹有过直接交往,且富察明义在题红诗小序中提及的书名不是《石头记》,而是《红楼梦》,《石头记》只存留有前80回,富察明义看到的《红楼梦》应该是120回的完整版本,这个完整版本并不是后来程伟元、高鹗编排的120回的程乙本,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程高本,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判断,曹雪芹已经完成了整部《红楼梦》的创作,并不是如张爱玲所说的“三恨《红楼梦》未完”。

至于程乙本之前为什么只有前80回的《石头记》在市面上流行,其实程伟元、高鹗两人在《红楼梦序言》和《红楼梦引言》里已经作了详细的说明,程、高两人说《红楼梦》后40回已经散失,是他们两人费尽心思在民间和废纸堆中四处搜购,后40回大部分章回才得以完璧,少量遗漏章节则由程、高两人续补上去。胡适不相信程伟元和高鹗的话,认为他们俩在说谎。其实现在回过头去看120回的程乙本,觉得胡适过度猜疑了程、高两人的解释,《红楼梦》后40回虽然有些章回读起来感觉琐碎枯燥严重损伤其艺术美感,但多数章回还是精彩连贯。胡适当时看出后40回不是作者原稿没有错,但他完全否定后40回内容为程、高两人搜补所得则过于武断,连张爱玲也被胡适带偏了。贾府没落了,宝玉出家了,黛玉病逝了,宝钗守寡了,这才是《红楼梦》的真实大结局。这个结局已经够惨了,二百多年来多数《红楼梦》续书都成“狗尾续貂”,只有程乙本后40回的内容比较符合小说情节发展的客观现实。

清代文学家袁枚(生于1716年)在提到大观园时提及了富察明义,袁枚与曹雪芹(生于1715年)年龄相仿,亦是同时代人,高鹗(生于1738年)、富察明义(约生于1737年)比曹雪芹年轻20多岁,两人与乾隆皇帝(1737-1796)是同代同龄人。当代社会尔虞我诈信用体系接近崩溃的边缘,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我们相信古代的文人名士比现代人具有更高的节操和品格,尤其在著书立说等学问研究问题上会更加谨慎恪守操守。

2 阅读:152
评论列表
  • 2024-12-23 21:15

    就别拿清朝皇室来佐证了,乾隆还说是“明珠家事”呢,这不明显是用红楼的口气说红楼么,明珠家事就是明朝朱王家事,欲说又掩,看破不说破,富察也是顺乾隆意,继续掩盖说谎罢了,高鄂更是捉笔落实,把红楼完全变成家族小说,可是无论满人如何淡化转化,他们的一纸禁令暴露了红楼是政治小说,而这类政治逆麟小说,多半都是残本:水浒只有前七十回,暗中写的是淮西勋贵集团如何成型,后来罗贯中狗尾续貂,虽然继续了怀疑勋贵的结局,但更加明显暴露了最初的原意,遭到明朝禁书;西游记暗写明朝藏佛教如何经历八届九皇成为国教,也是没有写完的,小说中留下了许多不合理的蹊跷,以暗示故事还没有完,八戒还会反如来,幸好没有像样的所谓续书。所有这些政治小说,残本最合理,你只要对上暗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后面的结局就是历史的继续,或者写作当时就没到历史结局的时候(如水浒),这不影响全书的原意。

  • 2025-01-16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