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总准备提他为军区副司令,他道:我就不挂名了,我在福建很好

思天阅览过去 2025-01-05 15:59:13

1953年,陈老总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提拔一人为华东军区副司令,让其担任自己的副手。

然而,对方得知此事后,却直接婉拒道:“我就不挂名了,我在福建很好。”

这人究竟是谁?陈毅为何如此看重他?他又为何会拒绝这么好的升职机会?

陈老总的提拔

1953年7月的一天,叶飞将军跟随陈老总来北京汇报工作。

当时叶飞正担任福建军区司令,担负着守护台海一线的重要职责。

彼时全国各地虽然已经逐渐趋于稳定了,各位老将也纷纷从战场上退了下来。但唯独叶飞,因为这份重要的职务,始终坚守在战斗一线。

最紧张的那段时间,他几乎是每天在福建与北京两头飞,忙得不可开交。

虽然有些工作,他通过电话就能传达,但他生怕自己有什么地方传达不到位,所以一直坚持亲自向中央领导汇报。

他这些年的辛苦付出以及敬业,都被陈老总以及其他领导们看在眼中。

因此,这次来北京汇报工作,陈毅还准备向中央提议,让叶飞担任华东军区副司令。

华东军区下辖山东、浙江、江苏、福建以及安徽等地。叶飞若是能担任军区副司令,那就相当于往上升了一级。

这无疑是一件大喜事。为了让他有个心理准备,陈毅便特意找了个时间,将这件事告诉了叶飞。

岂料,对方听后不仅没有开心,反而还皱紧了眉头。

其实对于叶飞而言,他并不在意能不能升职。毕竟职务越高,责任越大。而他如今身兼数职,已经让他忙得团团转了。

除了担任福建军区司令外,他还担任着福建省委书记一职。自从第一书记张鼎丞调走后,主持福建省的重担就全都落在了他的肩上。

他不仅要管军队职务,还要搞地方建设,实在无暇分身。

不过,若是他真能担任华东军区副司令,也不是没有好处。

福建是最前沿的阵地,形势紧张。如果他能有权力指挥华东各地配合福建军区作战,那就能大大缓解前沿的战斗压力。

这一点,大家从东山战斗中就可以窥见些许端倪。

叶飞的婉拒

当时东山岛陷入危机后,叶飞当即连夜赶到了福州司令部,开始坐镇指挥。

见东山兵力不足,他急忙命令31军以及28军的一个师赶往东山支援。

但由于运输的工具不够,军队迟迟送不过来,他只好给福建的地方干部传递消息。

在叶飞的催促下,众人赶忙将从福州到泉州、漳州的所有客货车停运,并换下货物,换上军队。

这才让援军顺利抵达东山岛,完成了保卫战。

期间,毛主席还特意给他打去电话,问他:“兵力够不够,需不需要增援。”

叶飞当即回答道:“够了,我还有一个机动队没用呢!”主席这才放心地挂了电话。

后来众人才知道,叶飞为了调遣援军竟然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

虽然在叶将军的灵活指挥下,战斗最终胜利了。但如果他能调动华东军区其他兵力,或许问题就更好解决了。

但叶飞将军一向要强、敬业,他若是担任什么职位,那必定要承担起这个职位的所有责任。

如果只是为了想行使这个职位的一部分权利,就顶着一个“虚衔”,那他宁愿不要。

于是经过慎重考虑后,他还是拒绝了陈毅为他升职的想法,并说道:“我就不挂名了,我现在在福建挺好的。”

陈毅与叶飞并肩作战多年,相熟已久。他自然知道叶飞心中的顾虑。他虽一再劝说,但对方态度依旧坚决。

陈毅见状只能作罢,最后只是提醒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华东军区帮忙的,让他一定开口。叶飞心领神会,感激地点了点头。

虽然这次他未能到华东军区任职,不过在1955年,华东军区改为南京军区后,叶飞还是兼任了南京军区副司令。

从以上种种不难看出,不管是中央还是陈毅,都对叶飞抱有着极大的期望和重视。

那么他究竟有什么功绩,能得到陈老总等人的赏识呢?

备受器重的将军

与其他开国上将不同,叶飞是唯一一个拥有双重国籍的将军。他来自一个中菲混血家庭。

他虽然在菲律宾出生,但在五岁时便回到了中国,并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奋斗了终身。

他从十四岁起,便开始在学校秘密参加革命工作。后来在一次行动中,他不慎暴露行踪,遭到了敌人的逮捕。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不肯妥协。后来在菲方当局的介入下,他才得以释放出狱。

这次危险的经历并未将他打垮,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之后,他辗转来到闽东,参与并创建了闽东革命根据地,并在当地组建了一支红军游击队。在他的努力下,闽东的形势一片大好。

1934年,中央红军开启长征后,叶飞也与中央失去了联系。

在此后的几年里,他依旧没有放弃奋战,而是带领着部队一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斗。

全国抗战开始后,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也是在这个时期,他结识了陈老总。

陈毅在刚到新四军时,便对叶飞产生了特别的关注。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一个混血将军会对我国革命付出这么多精力。

在见到叶飞一次次出生入死,上阵杀敌所创建的赫赫功绩后,他更加大了对其的重用之心。

1939年的一天,他特意找到叶飞,想让他率部东进,建立抗日根据地。

叶飞知道,这是首长对他的看重,当即答应了下来。

然而,就在他准备行动时,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一封电报将他拦了下来。

项英认为,那里有日军重兵把守,我军很难应对,因此他并不建议东进计划。

陈毅当时还只是第一支队的司令,职位远不如项英高。但他看了电报后,并未立即听令,而是问叶飞:“你怎么想?你们到东路去,有没有把握?”

叶飞坚定地回答道,他们不仅不会被消灭,而且还能发展。

为了让陈老总相信自己,他还想立下军令状以表决心。

陈毅一听这话心中有了底,当即就让他按照原计划进行。

但叶飞又怕他被项英首长责怪,所以仍旧有着顾虑。

陈毅则道:“你们走你们的,其他的事由我负责!”

就这样,叶飞带着改名成“江南抗日义勇军”的队伍离开了。

所幸,后来他用阳澄湖战役的胜利,证实了东进决策的正确,也实现了对陈老总的“口头”军令状。

当然,他能大展才华,也离不开陈老总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从此,两人的战友情便更加深厚了。

1947年,华东野战军成立后,叶飞又来到了陈毅手下作战。

在此后的几年里,两人默契配合,打出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战役。

宿北战役发起后,陈粟二人决定将最困难的任务交给叶飞的1纵。也就是切割戴之奇的69师和胡琏的11师,防止两股敌军联合。

叶飞不负所托,战斗打响后,他便指挥着部队对敌11师进行猛冲,并几度打到胡琏指挥部几百米处。

11师与69师靠近后,叶飞又连夜率部孤军深入,硬是将69师从大股敌军中挖了出来。

这一仗,叶飞的1纵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连陈毅都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后来在莱芜战役中,叶飞还凭一己之力,在危急关头扭转了局势。

原本华野的计划是由五个纵队共同包围莱芜,结果按时到达战斗位置的只有1纵。

眼见敌人要乘虚而逃,他立即指挥部队完成了对两三倍敌军的包围,并击退了敌人数次的疯狂进攻。

此举为我军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叶飞也因此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嘉奖。

在后来的战斗中,叶飞也成为了陈粟“委任指挥”最多的将领。

鉴于他以往卓越的表现,在建国后,中央便将守卫台海一线的重要责任交给了他。

而叶飞将军也始终无怨无悔地坚守在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用一生为国家奉献!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