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意愿,不一定有好的感受

包包的备忘录 2024-12-15 12:42:37

01

在正念禅疗过程中,在常规的正念训练之外,我们会开展关于自悯和慈悲的训练。练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感觉更好,而是因为我们感觉糟糕。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为什么呢?因为任何我们为了回避当下的感受而练习的技术都是一种阻抗形式——这注定会要失败。

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地方都会显示出阻抗。就我们心理治疗过程中,下面现象非常常见:

(1)通过抵抗睡不着,我们创造了失眠症;

(2)通过抵抗焦虑,我们创造了惊恐;

(3)通过抵抗悲伤,我们可能发展出抑郁;

(4)通过抵抗“不该有的思维”,我们可能发展出强迫症;

(5)通过抵抗疼痛,我们可能创造了一种慢性疼痛症状;

(6)通过抵抗我们女儿那讨厌的男友,我们可能得到一个讨厌的女婿。

02

感觉好些是正念和自悯训练必然会有的副产品。如果我们面对焦虑、失眠或抑郁时表现出愤恨和绝望,而不是安慰,那么我们可能会卡在一个斗争、挫败和无望的恶性循环里。

而慈悲是对痛苦的一种简单、自发、聪明的回应。我们在培养善意——一种友善和慷慨的态度——而不是要求改变我们当下的体验。慈悲给我们力量去面对我们生活的起起落落——快乐和痛苦、疾病和健康、获得和失去——直到我们有机会改变它们。

03

我们与我们体验的真实关系也是我们与自己的真实关系。当我们开放地接纳自己时——我们情感上的局限性、智力缺陷、身体缺陷——我们便能以更大的幽默和优雅来对待我们的生活,看到新的可能,在我们生活的关键领域获得成功。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生活的一个有趣的悖论是,当我接纳我自己的样子后,我就能改变了。”而且,作为基于慈悲的正念治疗师,我们培养对所有生命的祝愿(包括我们自己),祝愿他们能摆脱痛苦,就如我们那样能开放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有一位禅修导师Rob Naim是这样说的,我们保留成为一个“慈悲的混乱”的自由。

04

为了培养心理疾病患者的自悯和慈悲,我经常给他们布置电影《叫我第一名》当家庭作业。影片中的BoBo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抽动障碍中的一种类型),这种严重的痉挛疾病,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而这种怪异的行为,更是让他从小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批评他,同学们更是对他冷嘲热讽,就连他的父亲也对他失望透顶。只有他的母亲一直是他的坚实臂弯,母亲的坚持与鼓励,让他能够在正常人的生活里艰难前行。

然而,面对这个不能理解他的世界,BoBo一直在痛苦的漩涡里挣扎。直到在一次全校大会上校长在众人面前巧妙的让大家了解了BoBo的真实情况,让他有了成为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的坚定梦想,即使因为这个病症让BoBo在寻求教师梦想的道路上遭到众人怀疑,屡屡受挫,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这份梦想,为了找到一个愿意接受自己的学校,不抛弃梦想,不放弃信念,默默的努力。而他曾经曲折的人生道路在他的坚持下也开始慢慢好转……

类似的电影还有《嗝嗝老师》。总之,我们需要与由慈悲而引发的情感痛苦进行联结。如果我们只是掠过悲伤,生活就会变得浅薄;如果我们对抗它,则会有更多的困难,当我们感到伤痛和无保护时则只会恐惧。——《和心理医生看电影》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