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读懂了商鞅与《商君书》,或许能发现其应被彻底被唾弃的内因

吕布省愚 2024-07-07 13:55:12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32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 10 分钟)

诚惶诚恐在此先请教各位看官一个问题:您认为一本什么样的书可以被称之为禁书?

您此刻可以先思忖此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还请聆听鄙人的见解。在下以为,所谓禁书,那么此书一旦公布并且得到传播后会让整个社会乃至是风气都变得更加不和谐,更严重的,会让普通黎民百姓陷入苦难。

没错,今天省愚将要介绍的这本书,虽说其从来没有被禁过,然而私以为此书才是最应该被禁止传播的。因为这本书深远传播两千多年,在华夏大地上给黎民百姓带来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苦难循环,也让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时代中,一直都没有能开启民智,最终沦为统治阶级眼里的牛马。

与这本书息息相关的这个人,他出生于公元390年的卫国。彼时战国时期,卫国并不是一个有着强劲实力的国度。其是卫国的公族,所以是姬姓卫氏,其人名鞅,所以当时人称卫鞅。但是,或许您更多的能够听说他的名字是被叫作商鞅。没错,今天咱们就得讲讲他的故事,他与他那本《商君书》。

这个人倒是还有牌位

咱们在掀起今日故事评述之前,先下个结论,当我们所有人都真正读懂了商鞅与《商君书》,或许,我们能发现其应被彻底被唾弃的内因。

·《商君书》是否由商鞅所作实则存疑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一个事实,在历朝历代的思想者们看来,商鞅算是先秦时代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论及法家,实际上这是先秦时期一股极为重要的势力,春秋时期的法家人物有:管仲、士匄、子产;而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则是:李悝、吴起、慎到、申不害、商鞅、李斯、韩非。

以上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中,唯有商鞅对于后世影响最大,当然,其引以为傲能够传播思想的,正是今日要详细论述的《商君书》。不过,有一个事实需要得到正视,《商君书》是否由商鞅所作,实则是存疑的。

《商君书》,后世部分史料中又将该书称为《商子》,关于《商君书》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论。

第一种意见认为《商君书》是伪书,持这种看法的有郭沫若、黄云眉、顾实、刘汝霖等。什么叫伪书呢?所谓伪书,可不是咱们能够在一些古代影视作品中见到的“伪造文书”,此处伪书是指假造的不存在的书籍、文件。这种假造最主要即是伪托他人的名义出版书籍,或者剽窃他人著作,又或是将他人著作加入自己的内容之后,再重新发行造成混淆。回到主题,上述学者认为,《商君书》并非商鞅所作,应该是其后人或者学生,更或者是同时代毫不相干的人,假借商鞅的名义所作。

第二种意见,则是肯定《商君书》的作者就是商鞅,持这种看法的人除史志的编著者外,还有吕思勉、谭献等人。

第三种意见认为《商君书》是商鞅遗著与其他法家遗著的合编,此书非作于一人,也非写于一时,持这种看法的有高亨等人。在《汉书》中录有二十九篇,但现在仅存二十四篇。其中有些篇所述史实在商鞅死后,说明不是商鞅本人所作,但书中保留了商鞅法家思想遗著,并记录了商鞅的言行,约为战国末年商鞅后学编成。

深远影响后世的人

根据以上三种情况的论述结合实际史实进行推测,省愚比较相信第三种说法,则是商鞅贡献了《商君书》大部分内容与基本的思想,在其去世后,影响法家的继承人们,又以其思想进行了续编。

·《商君书》的思想内容

所以,第一个问题咱们算是解决了,《商君书》作者虽说存疑,但是由商鞅本人提供并且奠定了思想基调,这是毋庸置疑的。

正因如此,我们才要仔细观摩一番此书的思想内容。您还别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商君书》着重论述商鞅一派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其内容主要分为《更法》、《去疆》、《开塞》以及《弱民》四个部分。咱们逐一看其细节。

《更法》篇第一,记述了商鞅与甘龙、杜挚在秦孝公面前争论变法的问题。此处详细介绍一下杜挚,他是甘龙的门生,担任职中大夫,其老师甘龙为上大夫。杜挚因破魏国有功,升任左司空。秦孝公三年,商鞅成功说服秦孝公进行变法,遭到秦国的保守力量甘龙、杜挚的反对。《史记·商君列传》中,曾详细引述过商鞅与杜挚之间的论战细节。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显然,这一次争辩,杜挚失败,商鞅获胜,也为其能够在秦国推行变法奠定了基础。

《去彊》篇第四,论削除民不听从政令带来的弊端,并需要籍以刑罚,专心农战,少事商贾做为解决之方。“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彊。”这段是话什么意思呢?咱们简单翻译一下,则是:国家利用良民来统治奸民,国家必乱,以至于削灭。国家利用奸民来统治良民,国家必治,以至于强。很显然,这是《商君书》首当其冲出现的邪恶思想,想必各位都能浅显易懂地理解这些字句,并且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也能深切领悟以上思想。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古代昏君佞臣搭配的理论基础。言及此,必须要坚定地认为,《商君书·去疆》的内容着实惊悚。

《开塞》篇第七,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这种历史变化的观点在哲学史上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在具体措施上,此书主张加强君权,建立赏罚严明的法治制度,取消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提倡耕战,同时反对用诗书礼乐和道德教化的手段治理国家。此处重点为“耕战”,所谓的“耕战”思维,在彼时农耕时代,将黎民的韭菜属性发挥到极致。所谓“战时为兵士,闲时为耕者”的做法虽说将羸弱的秦国从弱小的边塞小国带成了后来的超级大国,但是从单个个体的角度去考量,每一个当时秦国的老百姓因为有了商鞅的存在,除了活得战战兢兢之外,还要面临随时被炮灰随时被盘剥的下场。因为,秦国的国君心中的梦想,只能通过黎民百姓用自己鲜血去堆砌。属实悲哉。

·《商君书·弱民》

三面三个部分,细节被拆分开之后,惊悚的内容已经毫无疑问地展现了出来,然而以上都不是最惊悚的,咱们看看第四部分《弱民》。

“民弱国彊,民彊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樸则彊,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彊。”

这段《弱民》的第一句话,便属实震撼到每一个读者。该书除了论述了大量弱民政策之外,还将法家士子为帝王稳固政权而剥夺百姓生存权力的观点写入骨髓。

举例论证,《商君书》认为,国家与人民是矛盾的关系。人民强大,则国家虚弱;想要国家强大,则必须削弱人民。能够战胜强敌、称霸天下的国家,必须制服本国的人民。只有使人民思想单纯、朴实忠厚,人民才不易反抗国家和君主,这样国家才会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会牢固。

找寻历史的真相

《商君书》认为治理国家要以恶治善才能使国家强大。《商君书》中主张重刑轻赏,他认为加重刑罚,减少奖赏,是君主爱护民众,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奖赏;增加奖赏,减轻刑罚,是君主不爱护民众,民众就不会为奖赏而拼死奋斗。

所以,结合上述所有的内容,省愚只能得到一个观点,下一段详述。

·《商君书》应该是一本彻底的禁书

这个观点就是,《商君书》早在两千年前就应该被禁止传播!

然而,可惜的是,此书不但没有被传播,却还被每一个封建统治者奉为神明,最终让这个国度的庶民们在两千多年中都没有真正获得应该的生存权力。

现在咱们回过头去思考一下,秦惠文王诛杀商鞅将其车裂的真正原因,此处倒是能引出商鞅之死中“作法自毙”的出处。

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谋反,新继位的秦惠文君派人捉拿商鞅。商鞅随即逃至边关,晚上想住宿旅店,因未带身份证件,店主不知道是商鞅本人,害怕商鞅所力主施行的新法连坐而不敢留宿。商鞅感叹道:“制定的法律竟然遗害到了这种地步!”这就是成语“作法自毙”的来历。

虽说商鞅最终全族被灭,然而其所谓变法进而施行的法令对于这个国度的深远影响,让每一位无法喘息的普通人肩上的重担愈发沉重,让每一声哀嚎都被迫声震九天。念及此,您还会认为商鞅死后被车裂是冤枉的吗?今日文章讲述完毕,让我们缓和一下心中的悲愤,期待下一辑的到来。

1 阅读:99
评论列表
  • 2024-08-03 06:45

    实诚[笑着哭]

  • 2024-08-09 18:50

    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 2024-08-01 03:21

    确实罪有应得,但可笑依旧有不少人根本不了解这些,甚至以为商鞅变法是美好的,想套用到现今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