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吕氏家族被粉饰的刘邦创业史,西汉政权的幕后合伙人

云卷云舒旅人 2024-11-29 15:59:57

《史记》的迷雾疑云:消失的吕氏家族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

人们普遍认为张良、萧何、韩信等汉初三杰在刘邦从一介布衣到开国皇帝的逆袭创业史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这三人外,周勃、曹参、夏侯婴、樊哙等追随刘邦的沛县同乡元老也表现得可圈可点。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详细描述,留给后人宝贵的科考宝藏。

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史记》并非司马迁的原著,而是经过删减的版本,具体删除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仔细阅读还是可以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譬如当时的丞相萧何食邑为八千户(不算后加的两千户),排名第四。

排在第五的是一名叫丁复的人,食邑数为7800户,仅比萧何少200户,远高于樊哙、夏侯婴、灌婴等知名功臣。

丁复何许人也?

我们顺藤摸瓜,发现史书记载:

“属吕周侯。”

吕周侯即是吕泽,吕泽是吕后的长兄,丁复作为吕泽的部下尚且如此显贵,可想而知吕泽的地位多么崇高。

管中窥豹,我们查阅西汉功臣表会发现很多人和吕氏家族尤其是吕泽有深厚关系。

比如在刘邦册封的十八功侯中(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开国功臣)有三分之一是吕泽的部下,或是吕氏外戚的一份子,像傅宽、靳歙、王陵、王吸、丁复、虫达等。

更吊诡的是这些影响极大的功侯竟然在《史记》中没有列传,而这唯一的解释就是政治原因。

因为他们与吕家有密切关系,给他们立传就绕不开吕泽的一系列功绩。

但如实记载就会影响诛杀诸吕的合法性,这会对旁支出身的汉文帝及其后代的正统性构成极大挑战。

那么吕泽的功劳到底有多大呢?

司马迁以极高的处理水平将他的事迹隐藏在荆燕世家、功臣列表中,比如:

“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吕后兄悼武王身佐高祖定天下、吕氏佐高祖治天下,天下大安。”

从佐高祖定天下到治天下,这在司马迁的笔下是极高评价,除了吕泽,得此评价的只有萧何、张良等,可见从功劳上讲,吕泽不亚于汉初三杰。

而从影响力来看,吕泽比汉初三杰更大,他死后被追赠为悼武王,要知道,异姓封王者,独此一个,至于韩信、彭越、英布等早期虽封王但都被除名。

关于吕泽的具体事迹,还是要从刘邦和吕雉的婚姻讲起。

刘邦创业的天使投资人

刘邦和吕雉的婚姻源于吕家的乔迁之喜,当时沛县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去了,刘邦还只是一个泗水亭长(乡镇派出所所长)。

结果一眼被吕太公相中,把女儿吕雉嫁给了他,理由竟然是自己会相面,他看出刘邦有贵人之气,将来必定不凡。

相面真假不清楚,但刘邦背后的能量却是吕太公需求的。

刘邦早年和信陵君门客、魏地豪强张耳交往甚密,后来又成了秦朝基层官吏,身跨沛县黑白两道,是标准的地头蛇。

而吕家本是砀郡豪族,只因逃避仇家追杀才来到沛县,所以吕太公选择刘邦作为家族财富的庇护者。

后来,刘邦负责押送囚徒前往骊山服劳役,半道上人都跑的差不多了,为逃避追责,刘邦带着剩余的一百多人到芒砀山落草为寇。

为什么要选择去芒砀山呢?如果查阅一下这个位置就会发现它离砀县很近,刘邦在此地潜伏一年必定得到吕家帮助。

因为在此期间,吕雉经常去看望他,编造出所谓刘邦夜醉斩蛇、“赤帝子”、“头上有云气”等奇事。

再者,汉初十八侯之一的虫达在战国末年已是天下知名剑客,活动范围在东莱(烟台)一带,结果竟然带着数十名壮士不远千里投奔到隐藏在芒砀山的刘邦麾下。

这种反常现象实在让人感到诧异,根据虫达后来长期隶属吕泽来看,很有可能是吕泽授意而来。

除了虫达,还有丁复、孔聚、陈贺等,他们都在以后的楚汉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吕泽和吕氏家族的投资为刘邦赚取政治生涯的第一桶金,按照刘邦的功臣表,有接近一半与吕泽有直接隶属关系。

在以后的日子里,吕泽的部队也是汉军阵营唯一自成体系,沿用原楚国官衔的集团,其余均为秦制。

那么吕泽的功勋具体有多少呢?《史记》功臣表记载:

“周吕侯,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

前209年,吕泽以客将的身份入刘邦阵营,后随刘邦西征破秦军,入咸阳。

前206年刘邦西出巴蜀,对项羽宣战,吕泽协助其还定三秦,平定关中,并单独带领部队占领砀郡。

不久刘邦在彭城遭遇惨败,五十六万联军几乎瓦解,不得不抄小路前去投奔吕泽,吕泽的这支独立部队成功将项羽阻挡在荥阳,使其不能西进,帮助汉军稳住阵脚。

前203年,韩信发动灭齐以及歼灭楚军之战中,刘邦调遣主力援助,吕泽再次发挥关键作用。

援军除了曹参是刘邦嫡系外,其余像灌婴、傅宽、丁礼等众将都是吕泽部下,击杀楚军主将龙且的恰恰是丁复。

此后在灭亡项羽的最后阶段,虫达参与陈下之战,大破楚军,垓下决战中,统率汉军左右两翼的孔聚、陈贺也是吕泽部转隶到刘邦本部的。

可以说,吕氏家族尤其是吕泽在打江山过程中功劳巨大,实力强大,几乎处于和刘邦共分天下的地位。

至于吕泽的食邑数,史书虽然没有记载,但推测下来可能是食邑太多,甚至超过萧何,因此才在《史记》中刻意删除。

吕泽不明不白的战死,陈豨吊诡的叛乱

然而奇怪的是,刘邦在建立西汉王朝后,关于吕泽的记载却几乎消失。

从刘邦擒韩信、诛彭越等剿灭异姓诸侯王来看,吕泽八成也走上鸟尽弓藏的命运,只不过吕泽身份显贵,势力太庞大,刘邦只能来点阴招。

同时刘邦已动了废黜刘盈太子之位的念头,由于吕家的势力让他投鼠忌器,他才需要剪除吕氏影响。

前201年,镇守北境的韩王信发动叛乱,刘邦带兵将其击败,但却被匈奴大军围困于白登,后来好不容易脱险,匈奴成为汉朝北方最强大的威胁。

刘邦身为天子自然不能长期征伐北方,因此需要一位资历和威望极高的人来坐镇北境,毫无疑问,吕泽是最合适的人选,然而诡异的吕泽竟然在前199年战死了。

要知道,史书上并未记载北方有大战事发生,大汉堂堂第一外戚莫名其妙的死在一场小型军事冲突中。

虽无证据证明是刘邦蓄意导演,但相关史料被大量删除,以及仅仅不到两年,刘邦就要求易储,不难看出吕泽的死为刘邦重塑权力格局留出空间。

只不过让刘邦意外的是,朝廷所有官员都反对易储,这里面甚至一个为刘邦挺身而出的投机分子都没有找到。

要知道在唐初的凌烟阁第一功臣,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都难逃被参劾,可见吕家的势力有多大。

吕泽死后,北境急需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这也就牵扯出另一个谜团——陈豨叛乱。

《史记》对陈豨的出身记载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

“陈豨,宛朐人,不知始所以得从……”

大意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得以跟从刘邦,接下来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中竟没有任何记载,直到接替吕泽闪亮出场。

仿佛陈豨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直接成了统率赵、代两大诸侯国的大将。那么陈豨到底有多大能量呢?

要知道,与刘邦光屁股一起长大的卢绾不过是掌管苦寒之地的燕国,可见陈豨在刘邦心中的分量。

同时陈豨也得到一向恃才傲物的韩信的肯定,韩信对于主动巴结自己的周勃、灌婴、樊哙都不屑一顾,唯独对陈豨礼敬有加,还对撺掇陈豨谋反,答应在长安里应外合夺权。

可能是陈豨曾随韩信、张耳平定代地,他的出色表现给了韩信非常深的印象。

如此看来,陈豨的能力大概是仅次于吕泽及汉初三杰的存在。

而陈豨所在的宛朐并无刘邦的活动轨迹,考虑到刘邦另一麾下名将靳歙也出身于此,且是吕泽部下,所以可以判断陈豨大概率也是吕泽招募。

吕泽死后,陈豨成为北境最高统治者,阻击匈奴两年多,恰恰陈豨与刘邦一样,钦慕魏国信陵君。

他率领军队守卫边疆也开始学信陵君的做法招集宾客,礼贤下士,其随行宾客坐有一千多辆车子,这使得长安朝廷对他的猜忌逐渐加深。

他对信陵君的仰慕曾使他和刘邦产生共鸣,如今却成为威胁朝廷的罪证。

前197年,陈豨与韩王信、匈奴联合,兴兵叛乱。刘邦御驾亲征,此次亲征的规模是空前的,几乎会合天下之兵。

除了刘邦本部,还有梁、赵、齐、燕、楚等地的诸侯军队参与大战,卢绾、郦商、周勃、曹参、樊哙、灌婴、陈平、夏侯婴、傅宽、靳歙。

西汉能叫得出名的功臣几乎倾巢出动,刘邦这么做不仅是忌惮陈豨的实力,更是对吕泽残余势力的清算,一年后陈豨在汉军的联合围攻下被斩杀。

就这样,这位曾被刘邦最信任的名将因为吕泽旧部和叛臣的标签,其功劳被统统抹杀。

但即便如此,吕家的势力仍然强大,在军队留下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尤其是吕泽的弟弟吕释之,虽然威望履历不如其兄,但却找到维持太子之位的命门。

他成功说服张良为其出谋划策,找到刘邦都无法请来的隐士“商山四皓”,刘邦见此情景知道易储已不可能,便选择放弃。

通过此事可知,即便吕泽死了,吕家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连刘邦的铁杆谋士张良都站在吕后一面,朝廷上连一个敢支持刘邦的大臣都找不到。

正是因为吕泽兄弟的强大势力才使吕后日后有了掌握朝政的武力保障。

只可惜吕家大掌门吕泽死的太早,前193年,有一定军功的吕释之也死了,几年后随着吕后的病逝,吕家的第一代枭雄均已谢幕。

而吕氏第二代普遍能力平庸,无法守住庞大的政治遗产,最终被沛县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联手干掉。

对于吕氏家族覆灭的最大受益者,汉文帝及其后代们对吕家的功绩自然如芒刺在背,必然成为史料删改的重点。

同时汉惠帝生下的儿子也被汉文帝及周勃以非亲生为名全部杀掉,原因就是汉惠帝是吕后的血脉,至此吕氏家族在西汉创业史做的贡献被选择性遗忘。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