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斗加剧,A股8连阳

荆棘阿 2024-02-24 15:31:04

⎡布林肯的餐桌威胁就是美国霸权衰退到关键节点的一种应激反应,他不是威胁我们,而是警告盟友和特朗普⎦

⎡股市和制造业的稳定相连,守住制造业的基本盘就是我们赢得胜利的最大筹码,A股8连阳的小阳春才是开始⎦

17号,布林肯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当着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和印度外长苏杰生的面,他说:“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我们的比较优势在于拥有强大的自愿联盟和自愿伙伴关系网络。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因此,重新进行多边接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已经这样做了。”

很多人说布林肯的这个表态是赤裸裸的威胁,是土匪强盗行为,其实他并非是一时心急说错了话,而是在今天美国面临困局时的一种过激反应。

我一直说欧美的文化就是强盗文化,但是很多欧美的上层都善于伪装,那为什么这次布林肯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说出这种强盗之词呢?

关键就是要理解他是对谁说的这句话。

他不是对中国,不是对非洲,也不是对拉美,而是对德国,印度,以及欧美日韩等盟友说的,更是对美国的共和党说的。

⎡十字路口的德国⎦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人不聪明,对历史也不熟悉,对国际政治有点懵,但是他能看得懂数据,现在的数据对于德国来说,完全支持他们转向美国。

在中美贸易战达到高潮的2018年,德国对华贸易顺差是288亿美元,可是2021年这个数字锐减到了47亿美元,2022年更是从多年的顺差变成了逆差,2023年逆差进一步扩大,达到了惊人的584亿欧元,大概就是逆差634亿美元。

短短五年时间,从赚288亿到赔634亿,差额高达922亿美元,如此之快的贸易变化,任何一个德国总理都很难不有所想法,哪怕是默克尔还在台上,也会内心动摇。

如果说以前德国人对于加入美国阵营还非常抵触,那么现在对华贸易出现巨额逆差的情况下,德国人是否还会摇摆不定就不好说了。2023年德国的贸易顺差是2100亿欧元,对华贸易逆差584亿欧元,这个数字已经不能忽略不计了,任何人当上德国总理,都会考虑要不要和我们翻脸。

更严重的是,现在乌克兰战争导致欧洲急速去工业化,未来德国对华贸易逆差只会越来越大,不会越来越小。所以德国领导人现在面临的问题就变成了:是现在立刻和中国脱钩,还是等到以后德国工业被中国吞噬以后再翻脸。

中国这五年,高尖端产业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导致全世界很多国家的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等他们反应过来以后,态度就会大转变,韩国就是如此。

未来德国对华政策变成尹锡悦上台以后韩国的对华政策其实不能算是意外。去年下半年法国要在欧盟范围内对中国的电动车进行制裁,当时德国是反对的,那今年或者明年,德国还会不会反对呢?

不管布林肯是不是如此赤裸裸的威胁德国人,德国人最终加入对华强硬阵营是一件概率不算小的事情。

不是德国总理舒尔茨没有主见,也不是德国外长太笨,主要是我们发展实在太快了,让德国对华没有了利益牵绊。

⎡更加激进的印度⎦

相比于德国,印度更加激进。

印度的北边被我们压制,西边有我们支持的巴基斯坦制衡,东边分裂势力能量很大,印度就好像被我们三面包围,这种压迫感伴随印度六十多年,导致印度对我们怀有持续的无法消灭的仇恨。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印度的人口。

印度的人口增速逐年降低,可是即便如此,现在的印度人口增速也和我们80年代初差不多,印度政府根本无法改变人口增长的这种趋势。

用什么来养活印度14亿人?这是莫迪做出所有决策的最终出发点。不管是和我们对抗,还是购买廉价的俄罗斯石油,或者印度要加入联合国五常,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14亿人的沉重负担导致的。

如果印度人口少一半,莫迪就无欲无求了,印度国内的各种矛盾全部会自然解决。

不管是莫迪要压缩伊斯兰教的生存空间,还是印度东部的分裂势力壮大,都是印度国内财富在人口增长情况下的再分配斗争,这一点和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差不多。

康熙到乾隆年间,清朝人口大幅增长,导致很多流民,冬天北京城的一场雪,就能冻死数千的无家可归者,人口多,要么学习雍正那样杀富济贫,查抄像曹雪芹他们家那样的大地主,要么就等着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现在印度随便一点事故就能带走几十人,这就是人口过多资源不够导致的。莫迪不可能学习雍正,那最后就是内部矛盾爆发,现在印度东部地区的叛乱持续快一年了,这就好比清朝中后期的白莲教。

对于印度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最现实的办法就是直接把中国的工业抢过去,这样中国14亿人的饭碗就变成印度14亿人的饭碗。

未来印度的工业化之路,就是我们20年前工业化路径的翻版,这些年重点发力消费电子产业,毕竟有欧美的巨头支持,比如苹果不断的怂恿富士康去印度。

未来还会想办法在造船业,基建,化工等各种产业发力,和我们竞争,为了这个目标,莫迪会做出各种出格的动作。

如果说和我们打一仗能解决印度1亿人口的就业,莫迪会毫不犹豫。

我一直说金融战对我们伤害不大,但是制造业的竞争才是致命伤,对于这一点我们认识非常清醒: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保住了制造业,我们就不会输。一旦制造业没了,必定堕入无限深渊。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预判国内政策的走向就会清晰:房地产的泡沫可以戳破,股市也可以大跌,一旦制造业出现大危险,那国家就会毫不犹豫的救市。

为什么A股可以限制做空,对量化进行处罚,对财务造假重罚,但是不能停止IPO,其实就是这个逻辑。让制造业上市融资,降低制造业的资金成本,保持中国制造业在全世界的竞争优势,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政策。

2月20号5年期LPR利率大降25个基点,其实也是这个意思,这个措施主要是针对企业,其次才是房地产,因为企业的中长期贷款规模比居民贷款大,截止到2023年年底的数据,个人住房贷款的余额是38.17万亿,而企事业单位的中长期贷款余额157万亿,大幅降息就是为了稳住企业中长期贷款这个基本盘。

房地产下行,LPR降息畏畏缩缩,一旦制造业扛不住了,各种政策就彻底放开,从这个角度去看刺激内需,就有另外一层意思,刺激内需就是在外贸不好的情况下保住制造业,要稳住制造业的订单,在美国强力加息输出通缩的情况下帮助制造业扛过寒冬。

这是保根本,只要我们制造业不败,印度就没机会。制造业的竞争比班公湖的竞争更激烈,更残酷。

现在印度在欧美的支持下对我们疯狂碰瓷,这才只是开始,等到后面图穷匕见,印度彻底导向美国,和美国坐到一桌上,中印各条战线矛盾才会全面爆发。

⎡恐吓摇摆的盟友⎦

布林肯的恐吓话语是对着德国和印度说的,也是对其他盟友说的。

在2009年短暂成为日本首相的鸠山由纪夫曾经说,他之前以为日本的法律是由国会决定的,后来当上首相以后才知道是由立法委员会决定的,而这个立法委员会是由日本政要和驻日美军高层组成的,也就是说日本的法律是美国军官决定的。

日本所有的对美独立派都无法生存很久,类似鸠山由纪夫这种只能当几个月的首相,当太久就会莫名其妙的出事。类似安倍这种有一些自己想法的人在平时还好,现在中美激烈对抗的情况下也无法生存。在安倍被刺杀之后,今年安倍派彻底解散了。

不能说安倍亲华,只能说他在亲美的同时还有一些日本自己的想法,因此安倍可以像是下属对领导那样恭敬的对待普京。在以前,美国人还能忍受安倍的做法,但是这几年,美国需要日本彻底不留底线的和我们对抗,因此,安倍的被杀就可以理解了。

美国需要日本更加激进,更加彻底的和我们对抗,岸田文雄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后面日本做出更加丧心病狂的行为也是可以估计的。

值得一提的是,日元这三年的大幅贬值,对美国降低通胀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因为日元的贬值会带动人民币和其他亚洲货币的贬值,让美国的进口商品价格下滑。

日本的代价就是GDP下滑到了世界第四,这是多少年以来都没发生的事情。

日本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在经济上的体现可能比军事上更显著,美国要日本无条件无保留的支持,日本没有办法反抗。

相比于日本,法国更加徘徊,马克龙这些年既想有独立的外交政策,不选边站队,同时又想在欧洲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倡导成立欧洲联军。

布林肯的这次表态,让法国无法继续左右逢源,要么和美国一桌,要么就被美国打击,没有中间路线可走,马克龙会怎么选呢?

前些年美国召集盟友去南海,结果西班牙派了一艘帆船过去,这是不是是布林肯说的不和美国在一个桌上吃饭的盟友?

意大利还没有退出“一带一路”,这也算是布林肯恐吓的对象。

澳大利亚新政府上台以后对华政策出现缓和,同样是美国不想看到的。

现在美国国力日衰,盟友各有打算,布林肯在此时说这种话,其实就是美国色厉内荏的表现,因为现在的美国无法做到阿富汗战争时期的一呼百应了。

⎡更重要的是共和党⎦

小到一个三口之家,大到14亿人的国家,最重要的问题都是内部问题,只要内部团结,外部问题再大也是小问题。现在的美国就是如此。

如果说2016特朗普赢得大选的时候,美国人还摸不清他的想法,那这次大选,美国人就非常清楚了。

特朗普要实行退守北美的政策,这是基于美国当下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做出的不得已选择。无论是“美国优先”的口号,还是要求盟友把军费提高到GDP的2%以上,特朗普的目的都是要减少美国的责任,也就是降低美国的经费支出。

如果盟友不出钱,那美国就不保护他们,当然,也会把经济制裁的手段用在他们身上。

如此一来,美国和盟友的关系必然恶化,美国人顺利退守北美,盟友开始倒戈。

在这种情况下,不就是美国人离开了世界舞台,离开了餐桌吗?

美国一旦离开了餐桌,就会被中俄当成食物放上餐桌,这是布林肯,是民主党在美国如此孱弱的情况下一定要维持全球布局的原因,也是在现在美国军事外交在全球处处受挫而不能离开的解释。

特朗普说美国人不要介入乌克兰战争,布林肯的意思是如果不介入乌克兰战争,那就是离开了餐桌,以后全世界很多国家就会把美国放在餐桌上瓜分。

美国的强大需要根植全世界,一旦美国成为了区域性国家,短时间美国的各种开支会骤然减少,但是美国科技在全世界掠夺的时代也会过去,这个进程不是人工智能可以扭转的。

然而,现实情况对美国又非常残酷。

一,在军事上已经疲态尽显。

在布林肯警告盟友和共和党的第三天,一艘英国货轮被胡赛武装击中沉没,这是胡赛武装开始封锁红海以来最大的战果,也宣布美英在红海护航行动的彻底失败。

现在美国半威胁半哀求欧盟对乌克兰继续增援,可是乌克兰在前几天丢失了顿涅斯克的重镇阿夫杰耶夫卡,乌克兰战争就好比1944年的二战,局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在中东,美国更是束手无策,对胡赛武装没有有效的克制手段,处处被动,同时,在伊拉克,也要面临撤军的结果,20年的伊拉克行动化为一场泡影,美国在中东的布局要彻底被瓦解。

更别说在东亚被我们处处压制,美军在东亚已经不占有军事优势。

全球军事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连也门胡赛武装都能发展出弹道导弹,朝鲜和伊朗有更加精确的制导导弹和无人机,可是英国接二连三的出现武器问题,美国武器发展在海空军领域都出现了瓶颈。

这种变化肯定要反映到未来的世界势力划分上。

二,经济上影响力显著下滑。

以前美国科技世界领先的时候,可以给盟国很多订单,欧美日韩都靠着美国的订单生存。一旦谁不听话,美国就对他们采取经济制裁,典型的例子就是8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半导体制裁,彻底让日本的电子产业沦为美国的下游配套。

时至今日,美国科技虚拟化,不管是元宇宙,还是spaceX,或者是最近炒得火热的人工智能,都无法给盟友带去订单,在这种情况下,盟友如何听命于美国?

别看美股涨得好就以为美国经济好,拿掉头部除了特斯拉以外的6家最大公司之后,标普500的剩下400多家公司的净利润下滑了10%。这种经济状况想要告诉世界美国经济很好,其他国家的精英又不是散户。

现在美国想用经济制裁欧盟,都找不到非常好的抓手。

其实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这次美联储的强力加息并没有起到收割世界的效果,这说明美国的货币政策已经不再是世界经济的牛耳。

特朗普说这桌菜太贵了,吃不起,干脆把桌上的菜打包带走,下桌算了。布林肯说吃不起也要吃,如果这次下桌了,以后再想上桌就难了。

所以布林肯说在警告共和党和美国的盟友,千万不要下桌,一定要死扛到底。

⎡外部形势短暂缓解⎦

马上要3月份了,在乌克兰取得胜利的普京再次连胜没有了悬念,今年唯一的大事就是美国大选。不管是谁赢得大选,都免不了一场激烈的内斗。

这场内斗会大大缓解我们的外部压力,今天A股收盘,连续8天上涨,这既是国家队进场的结果,也是1月份M1大涨的反馈,更是外部环境缓解的一种征兆。

从这些天的走势来看,已经脱离了技术面,每当感觉上涨乏力的时候,总是有资金进场,这些资金不是去炒热点,而是进入了蓝筹白马。

放水其实已经开始了。

现在能源价格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已经在乌克兰战争之后逐步显现,相比于人工智能的轰轰烈烈,能源变革表现得异常平静。

一旦变革的力量聚集到一定程度,打破了现有的平衡,就会导致世界工业格局出现大地震,有些国家会在短短几年时间迅速沦丧,没有了工业,类似韩国这样地理位置不好的国家连东南亚都不如。

中国的制造业就是中国的国运,国运最终也会体现在股市上。

END

请关注并点赞+在看。你的每一次点赞都是我创作路上的动力来源。

2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