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胀难受,可能激素在捣乱!

张昌辉 2024-05-20 09:00:25

我们都知道菌斑是导致牙周疾病的罪魁祸首,牙齿清洁不到位,牙颈部容易出现菌斑微生物堆积,在牙菌斑的长期刺激下,牙龈就会首先出现炎症反应。

但大家可能没有想到,激素水平的波动其实也会对牙龈炎的发生有很大影响。

牙龈是性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性激素波动发生在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女性在生理期和非生理期激素的变化也可引起牙周组织的变化,尤其是已经有菌斑性牙龈炎时变化更为明显。

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两种常见的受激素作用影响的牙龈疾病——青春期龈炎和妊娠期龈炎。

青春期龈炎

青春期龈炎是青春期最常见的牙龈病。

● 在青春期时由于激素水平升高(主要为雌激素和睾丸激素),牙龈对菌斑等有害物质的局部刺激反应也会加重。不过这种激素作用是短暂的,通过口腔卫生措施就能使牙龈恢复正常。

● 在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常常会有换牙后牙齿排列不齐、口呼吸、佩戴正畸矫治器等情况,导致牙齿不易清洁干净。如果无法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就更容易造成菌斑的滞留,引起牙龈炎。

● 成人后,即使局部刺激因素仍然存在,牙龈的反应程度也会减轻。但想要完全恢复正常,还是得去除这些刺激因素。纠正牙齿错畸形,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能够预防牙龈炎的发生。

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 青春期龈炎的主要表现为牙龈变红、水肿、肥大、容易出血。

● 通过口腔卫生指导、控制菌斑(如洗牙)、纠正不良习惯、改正不良修复体或不良矫治器等治疗方法可以消除炎症。

● 完成治疗后还需定期复查,学会正确刷牙和控制菌斑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防止复发。

妊娠期龈炎

妊娠期龈炎是指由于妊娠时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原有的慢性炎症加重,包括妊娠期龈炎和妊娠期龈瘤两种疾病。

妊娠期龈炎主要与牙菌斑和患者的黄体酮水平升高有关,分娩后症状就会自行减轻或消退。

● 患者通常在妊娠前就有不同程度的牙龈炎,从妊娠2~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到8个月时达到高峰。在分娩后约2个月时,龈炎可减轻至妊娠前水平。

● 妊娠期龈炎可发生在个别牙或全口牙龈上,前牙区牙龈表现最重。牙龈呈鲜红或暗红色、肿胀、极易出血。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控制菌斑(洗牙)、除去一切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石、不良修复体等),便可以消除炎症。洗牙或龈下刮治可在妊娠4~6个月时进行。

妊娠期龈瘤

在两颗牙齿之间部分的牙龈称为牙龈乳头,健康状态下龈乳头充满牙间隙。当牙龈乳头在局部刺激下增生变大、形似瘤样时,称为牙龈瘤。牙龈瘤不是真的肿瘤,这点大家不用太担心。

● 通常在妊娠第3个月,牙龈乳头会开始出现增生,颜色鲜红,容易出血。多发生于个别牙齿不齐的牙间龈乳头区域,前牙尤其是在下前牙唇侧的龈乳头较多见。

● 分娩后,妊娠瘤大多可以逐渐自行缩小,但必须除去局部刺激物才能使病变完全消失。如果在分娩以后仍不消退则需要手术切除,对一些体积较大妨碍进食的牙龈瘤可在妊娠的第4~6个月时切除。

虽然全身激素水平的改变,会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加重,但激素本身并不会引起龈炎,只会加重原有的慢性炎症,菌斑性牙龈炎的直接病因仍然是牙菌斑。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及时去除不良刺激因素才是预防和治疗牙龈疾病的关键所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