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诸侯》第10期
公元188年,东汉各地叛乱不断,天灾一样不少。七月,七个郡国发大洪水。而且在同时,一场针对汉灵帝的阴谋也在暗地里进行着。墙倒众人推,这个时候的东汉,特别是当政的汉灵帝,就是所有人都想推倒的那一面“墙”。
这个针对汉灵帝的阴谋是由一个术士在冀州刺史的府上挑起来的。史书上所说的术士,是有夜观天象、预测未来能力,官员士大夫都挺信服的人,。不过,这个挑起事端的术士,是有意讨好做客冀州的本朝已故太尉陈蕃的儿子陈逸,还是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现在的我们就很难分辨的清楚了。
图1、陈蕃
陈蕃是汉末名臣,汉灵帝一即位就被任命为了太傅。太傅就是皇帝老师的意思,在汉朝,是比三公九卿中三公都尊贵的官职。太傅每个皇帝在位期间只有一个,如果太傅先于本朝皇帝去世,那这个皇帝当朝期间就不再有太傅了。而且这个陈蕃,在汉灵帝即位不久就死了。非自然死亡,陈蕃死在了与宦官的政治斗争中。之前提过,汉灵帝一即位,掌权的窦氏就因为想除去汉桓帝宠幸的宦官,但走漏消息,反而被灭族,同时被害的就有这个陈蕃。
陈蕃当时是被灭族的,不过他的儿子陈逸躲过了这一劫。陈逸被陈蕃的友人朱震藏匿了起来。朝廷追查到朱震,朱震宁死都没说出陈逸下落。陈逸一直到平定黄巾之乱时,汉灵帝平反赦党锢之祸禁锢的人,才能够露面出来。
当时,陈逸正在冀州刺史王芬家做客,那个能预测未来的术士襄楷也在场。襄楷说:“看天象,对宦官不利,黄门、常侍真的是快要被全锅端了。”陈逸听后大喜。陈逸的高兴是自然的,杀父灭族之仇,加上这么多年的逃匿,心中的恶气不知道有多少,听说宦官黄门就要被上天清扫干净了,喜极而泣都不过分。不过,冀州刺史王芬表现的更夸张,更积极,听完就说:“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意打头阵。”这王芬可不只是说说,立马行动了起来,马上就开始串联各地豪杰,并且上书给东汉朝廷,说黑山(今河北浚县西北)民兵劫掠郡县,并以此为借口,开始招兵买马,准备起兵造反。黑山贼确实是有,而且闹的动静还不小,到袁绍、曹操割据时都还没平定下去。
图2、连环画《党锢之祸》封面
王芬的反应似乎有些过激,不过了解一下王芬的背景或许可以理解。王芬和陈逸一样,也是“党锢之祸”的罪名被免之后,才出来的做官的。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发生过两次,朝臣与宦官对峙的事件,两次都以朝臣的失败而告终。这两件事,被掌握着写历史大权的文人们称为“党锢之祸”。王芬是第一次“党锢之祸”的中坚人物,位列“八厨”之一。这里的厨,可不是厨师的意思,而是那些能以家财救济世人的名士。
有这样的经历,可以想见和陈逸一样,王芬一样对宦官深恶痛绝,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如今自己身为刺史,手上有用兵的权利,自然不会放过。从史书上可以能看的出,王芬一定是个急脾气,说干就干的主。
图3、汉灵帝刘宏
而且也是赶巧,汉灵帝刘宏这时正准备回老家河间国(河北献县)的老宅子看一看。汉灵帝的曾祖父是河间王,汉灵帝也出生在那。本来当皇帝和汉灵帝没半毛钱关系,可天上掉馅饼,汉桓帝去世,没有子嗣,主政的窦太后和窦家,选中了当时只有十岁的他。如今,三十而立的汉灵帝想老家看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不过,东汉当时乱成那个样子,汉灵帝还有这个心思。只能让人感慨,这皇帝真是不务正业。
而河间国就在冀州境内,这一下正好,给了准备举兵的王芬机会。王芬打算乘着这次机会劫持汉灵帝,把宦官、黄门都杀掉,同时废掉汉灵帝,立合肥侯为帝。同时,王芬把这个谋反计划告诉了当时还是议郎的曹操。
历史深处,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进程中,以现代视角去解读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事与人,欢迎关注!
《十八路诸侯》,名字取自于三国演义里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不过我们要介绍的十八路诸侯,不是以袁绍为首讨伐董卓军团里带头的十八个人,而是因为刘焉设立州牧这个建议被汉灵帝采纳后,后来割据一方、那些货正价实的诸侯,当然围绕这些货正价实的“十八路诸侯“有着异常精彩纷呈、远远比演义更精彩的故事。
《十八路诸侯》跳出传统儒家伦理,依照真实史料,结合最新历史研究成果,去重新解读我们最熟悉的三国历史。《十八路诸侯》以现代人的历史视角,从真实人性出发,以真实的情感,去看一看历史转折点上,那些我们熟悉的三国人物们是如何在历史浪潮里翻滚、逐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