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式122毫米榴弹炮:参加过历次自卫反击战的功勋主力炮!

猴大爷聊历史 2024-08-08 20:31:28

54式122毫米榴弹炮,该炮仿自前苏联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1954年仿制成功,定型生产后装备部队,以替换各种旧杂式榴/山炮。

建国之初,我军炮兵的武器大多是战场上缴获来的,品种多,型号杂,平日保养十分不便。

1951年,中苏双方签订了关于中国工厂获得制造苏式枪炮、弹药特许权和苏式枪炮、弹药样品、生产技术资料及必要时苏联派遣专家给予技术援助的协定。

苏制1938年式122毫米榴弹炮

到了1952年,苏联就派了5人的专家组来华做了三个月的考察。之后,中央军委在听取苏联专家建议的基础上,于当年5月拟定了《关于兵工问题的决定》,决定利用苏联提供的图纸资料自行仿制15种陆军武器,其中就包括苏制1938年式122毫米榴弹炮。

当时之所以会选中苏制1938年式122毫米榴弹炮进行仿制,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在朝鲜战场上,我志愿军炮兵用的就是该炮,炮兵们使用后反映此炮可靠、耐用、射击精度良好。新炮仿制工作由位于齐齐哈尔的127厂承担,1952年下半年,苏联的图纸资料陆续到来,苏联专家开始指导试制生产。

到了1954年的8月15日,首批试制的4门炮进行靶场射击试验。按照苏联技术条件规定,在不同射角下发射7发,试验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发射后的火炮经卡车牵引,做分解检查,火炮完整无损,一切正常,说明试制的122炮完全达到质量和性能要求。

9月下旬,新炮通过了国家定型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并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发出了127厂试制成功的报告。9月23日127厂召开“新产品试制成功庆祝大会”,二机部领导、苏联专家、黑龙江省委等都致词祝贺。

10月25日,毛主席亲笔签名签发了给127厂的嘉勉信,11月13日,全厂为此再次开会庆祝。后来由于127厂又承担了新型远程火炮的试制生产任务,122炮的生产便调整到了位于太原的247厂。

54式122毫米榴弹炮是我军装备的第一种大口径火炮,它的仿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大口径火炮国产化与制式化的新时代,1954年也成为中国火炮历史上里程碑的一年。

54式122榴弹炮,全称“1954年式122毫米榴弹炮”,该炮行军状态全重:2.5吨,战斗状态全重:2.45吨,口径121.92毫米,初速:515米/秒,射界上下-3度-+63.5度,左右各49度,最大射程11800米,最小射程3400米,直射距离600米,最大射速每分钟5-6发。可发射杀伤爆破榴弹、燃烧弹、烟雾弹、照明弹等多种炮弹,其中榴弹重27.36公斤,杀伤面积40X20平方米,弹药基数80发,最大装药量3.7公斤。

该炮采用手动螺式炮闩,制退机和复进机分别布置在炮身上下部,瞄准装置由58式瞄准镜、58式周视瞄准镜组成。行军状态时,54式122榴弹炮由解放CA-30卡车作为牵引,每门炮编制为8人的炮兵班。

54式122毫米榴弹炮服役后,成为步兵师、军(集团军)属炮兵团基本火炮,在当时每个步兵师的炮兵团辖有两个122毫米榴弹炮营,每个营有三个四门制炮兵连,一共装了二十四门54式122毫米榴弹炮。

该炮服役后,参加了历次边境自卫反击战,摧毁了大量的野战防御工事,为步兵的进攻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掩护。

在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乃堆拉山口炮战”中,我军投入了28门54式122毫米榴弹炮。经过4天3夜的鏖战,成功摧毁了印军8个炮兵阵地,给印军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此次炮战,奠定了对印自卫反击战胜利的基础,54式122毫米榴弹炮功不可没!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54式122毫米榴弹炮在压制越军表面阵地和摧毁越军工事,支援步兵作战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例如,“朔江战斗”中,122师365团3营7连在攻打473高地和其东北侧的无名高地时遭遇越军阻击,敌人依托有利地形,集中优势火力阻挡我军,7连连续7次冲击都未能得手。师炮兵群以1门122榴弹炮支援战斗,这门122榴弹炮抵达战场后,连续摧毁多个敌火力点,最终帮助7连夺下了高地。

又例如“弄压战斗”中,42军126师炮兵群在经过侦察地形,确定了敌方前进指挥所、弹药库、粮库、炮阵地等五个目标的具体位置之后,趁夜将54式122毫米榴弹炮推进敌方阵地,之后开始炮击,直接将越军的前进指挥所等重要军事基地悉数摧毁。

我军北撤后,越军在统计伤亡数字时发现,其官兵中超过60%的伤亡,都是由中国军队的炮弹造成的,由此可见我军火炮之精良,炮兵技战术素养之高超。

当然,54式122榴弹炮的技术水平毕竟还停留在二战,这就导致54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短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54式122榴弹炮的射程较短,不过11.8公里;其次,该炮不能进行360度环射。

对此,1966年54式122毫米榴弹炮的改进型“54A式或54-1”设计定型出来,新榴弹炮将大架由箱形构件铆接工艺改为焊接,取消了折叠式夏用驻锄,而射程、射速等关键指标方面与54式122毫米几乎毫无差别,但是54-1的最终生产定型拖到了1981年。

除此之外,军工人员还将54式122榴弹炮安装在了63式履带式装甲车上,增加了一定的机动性,成为70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进入80年代后,54式122毫米榴弹炮逐渐被83式122榴弹炮所取代,即便是改进型的54-1,也没能逃脱退役的命运。

大量54式榴弹炮被作为战略储备物资封存,未来如果有需要,54式将会被重新启用,重新效力疆场,杀敌立功!

0 阅读: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