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美元潮汐”时,我们实际上指的是美国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全球资本流向的策略。这种做法使美国能够在经济上对其他国家进行“收割”。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美国释放了大量美元,推高了全球资产价格并引发通货膨胀。但随着美国开始加息,美元回流的趋势导致其他国家资产泡沫破裂。
美国目前背负着高达34万亿美元的债务。在高利率环境下,巨额的资金成本似乎不可避免。尽管美联储可能在短期内维持高利率,但为了减轻财政压力,降息似乎是必然的选择。然而,“短期”可能是六个月、一年,甚至两年,这很难预测。
有人认为,美联储会根据美国的经济状况——包括失业率、就业人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个人消费支出(PCE)等经济指标——来调整利率。但这些指标往往具有滞后性。特别是在疫情导致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这些指标与失业率、新增就业人数等紧密相关,但它们是否能准确反映经济的真实状况仍有待商榷。如果这些指标持续表现强劲,是否意味着美联储可以无限期地维持高利率?
决定美联储加息或降息的真正核心因素是“流动性”。以2008年次贷危机为例,美国官方和美联储最初坚决不救市。但当流动性崩溃时,他们不得不改变立场,实施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彻底改变了美元的流通模式。这一系列经济操作无疑是美国利用其货币政策优势,对全球经济进行的一场“收割”。
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相对简洁,资产主要是国债,负债则是美元。危机爆发后,资产端膨胀了大量国债,并增添了房地产抵押债券(MBS)。同时,负债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和逆回购操作成为了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变化的背后逻辑是:美联储在危机期间释放的大量美元流动性,通过逆回购和超额准备金的机制被重新吸收,以维持市场流动性的稳定。
美联储的新模式虽然短期内稳定了市场,但长期来看可能存在风险。超额准备金和逆回购操作在控制流动性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也可能导致市场功能失衡。未来,如果市场过度依赖这些机制,可能会在新的金融危机中遇到更大的挑战。
在2014年,美国联邦基础利率缓慢上升的背景下,逆回购规模并未如预期缩减,反而因美联储首次加息,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变得扑朔迷离。逆回购规模降至百亿美元以下时,美联储暂停加息以稳定市场利率。而当逆回购规模重返千亿美元以上,美联储便重启加息机制,直至逆回购规模几近归零,银行准备金也降至与美联储发行货币相当,这时美联储才开始维持利率稳定。
在银行准备金低于美联储发行货币规模时,美联储采取降息策略,刺激经济增长和市场活力。反之,当银行准备金与美联储发行货币规模持平时,美联储则保持利率不变,以免市场过热。
在疫情期间,美债急剧膨胀。原本,银行准备金的增加是对流动性的初步吸收。然而,在直升机撒钱政策的刺激下,这转变为了一场短期流动性的盛宴。逆回购操作的规模一度飙升至两万亿美元,相当于美联储多年来发行的流通纸币总量。随着美联储开始加息和缩减资产负债表,逆回购规模显著下降——从两万亿降至四千亿,市场流动性逐渐收紧。
但这引出了一个问题:这些逆回购操作所反映的短期流动性,真的已经足够稳定,以至于我们可以放心地降息了吗?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流动性的收缩都伴随着经济的调整和市场的波动。因此,我们必须审慎地分析当前的金融环境,以避免重蹈覆辙。
美联储目前发行的货币总量已攀升至22882.83亿美元,而美国银行的准备金更是高达36206.89亿美元。作为调控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工具,美联储的逆回购规模已经达到了4568.47亿美元。根据上一周期的数据,美联储在短期内需要缩减约4000亿美元的流动性,而长期流动性的缩减目标则高达13000亿美元。按照以往的缩减速度,实现这一目标可能需要超过6个月的时间。
出乎人们的预料,美联储的逆回购规模突然缩减了1000亿美元。这一变化对于那些期待美联储继续宽松政策的市场参与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美联储的政策锚定在美元流动性上,这一点从其逆回购操作和美国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中可以得到明确的体现。因此,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我认为美联储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
美国想要顺水推舟,趁势再度收割。却不知风云难测,终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