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老两口凑7万送女留学,21年未见,临死才知女儿成德国教授

影说事观 2024-12-04 04:49:18

谁能想到,一个农村家庭砸锅卖铁送出的留学生,最终成为了德国大学的教授,却与父母整整21年不再往来。

父母临终时,这位女儿依然未曾现身。这到底是教育的失败,还是亲情的悲剧?父母的无私付出为什么换来的是女儿的彻底疏离?

曹茜于197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她从小就是周围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是父母最大的骄傲。但这对曹茜来说,不是荣誉,而是一种沉重的压力。

父母对她寄予厚望,将她培养成才,但在曹茜眼中,这种爱更多是无形的束缚。

父母总是觉得自己认为的就是对孩子好的,但是却很少考虑孩子内心真正的感受。

曹茜的父母曹肇刚和刘玉红,是靠务农为生的普通农民。

因为刘玉红生产时经历了一场险些丧命的大出血,她失去了再育的能力。曹茜成了夫妻俩的唯一希望。

从小到大,他们对曹茜的物质需求有求必应,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她,甚至为了她的教育不惜卖掉传家玉镯。

正是这种倾尽一切的“爱”,埋下了家庭决裂的种子。

从幼年开始,曹茜的生活就被学习占满了。

她几乎没有时间和小伙伴玩耍,也很少看动画片,别的孩子都在院子里撒欢的时候,她只能被关在屋里一遍遍的翻着书。

父母理所当然的认为,只有牺牲童年的快乐,才能换来未来的幸福。

他们不断对曹茜说:“我们是为你好。”但在曹茜心里,这些话像铁链一样锁住了她的自由。

她渴望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完成作业后去田间奔跑、放风筝,而不是在书桌前挑灯夜读。

到了高中,曹茜已经是学校的尖子生,但她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明显。

她越来越不满父母的安排,尤其是当他们连她的高考志愿都干预时,矛盾彻底爆发。曹茜原本计划报考南方的大学,希望远离家乡,摆脱父母的控制。

但在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父母擅自篡改了志愿,导致她最终被本地的辽宁师范大学录取。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曹茜内心的愤怒无法抑制,内心的反抗也达到了极致。

这是她第一次对父母的决定产生深深的厌恶。

在她看来,这不仅是对她人生选择的干涉,更是对她自由梦想的扼杀。

在父母眼中,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的安全和未来。他们觉得女儿离家近一点,自己能更好地照顾她。

这样的“爱”显然忽略了曹茜的感受,让她对父母的怨恨逐渐加深。

父母的爱让她窒息,或许这种爱更像是对她人生的一种操控。

大学时期,曹茜的性格变得更加内向,她不再主动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她开始拼命学习,目标明确——出国留学。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脱离家庭的束缚。终于,在大二那年,曹茜抓住了学校提供的一个去德国留学的机会。

出国需要七万元,这对于靠种地维持生计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刚听到消息时,曹肇刚和刘玉红都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女儿出国太危险,而且费用实在负担不起。

但他们最终选择了支持,他们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向亲友借遍了钱,硬是凑齐了七万元。

2000年,曹茜带着这笔沉重的学费登上了飞往德国的飞机。

这次离别,成了父母与她的最后一面。曹茜在德国的生活并不轻松,但她并没有向父母倾诉过自己的困难。

每次联系父母,她只是简短地要求汇款,没有问候,也没有提起父母的近况。对父母来说,这样的冷漠让他们倍感心寒,但他们还是省吃俭用,将积攒的钱寄给曹茜。

他们相信,只要女儿成功,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2003年的非典疫情彻底中断了父母与曹茜的联系。

父母一边担心女儿的安危,一边想方设法寻找她的消息。但当他们终于接到女儿的电话时,听到的却是冷冰冰的索款请求。

这种完全无视亲情的态度让曹肇刚忍无可忍,他脱口而出一句“我们还以为你死了”。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曹茜,她挂断电话,再也没有联系过父母。

此后的二十年里,父母尝试了各种方式寻找曹茜。

他们通过留学生、华人商会,甚至求助媒体,但始终未能与女儿取得联系。直到2018年,他们得知曹茜已经在德国成为了一名教授,并且生活幸福,但她明确表示不想与父母联系。

这个消息让他们既欣慰又心痛。他们知道女儿过得很好,但也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走进她的生活。

2020年,夫妻俩相继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临终前能再见女儿一面。然而,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2021年,夫妻俩带着遗憾离世。

他们去世后,邻居帮忙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他们保存的所有信件和女儿的奖状。这些物品被小心翼翼地叠放在一个箱子里,像是对女儿深深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遗憾。

有人认为她冷血无情,忘恩负义;也有人替她辩解,认为她从小的压抑教育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或许,在教育中,爱与自由必须找到平衡,否则再多的付出也可能换不回一份真情。

参考资料:辽沈晚报2020-06-11 大连德国留学女孩17年杳无音信……有消息从国外传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