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每一轮行情,都有不一样的主线。抓住主线,就能超越周期,抓不住,只能当陪练。
2003-2008年,是周期股的天下,10倍都只是起步。房地产、煤炭、工程机械、证券、航空,全都飞了。
然后就轮到了白色家电,以及白酒,消费升级成为了2010-2020年的投资主题!其中,2013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2020年又成了新能源和半导体的天下,2023年又成了AI的天下。
市场有轮回,各领风骚好几年,然后可能就是一个漫长的估值消化周期,而那些在泡沫中入场的无知者,就成了市场的接盘侠。
因为当泡沫破灭时,股票不是跌30%或者腰斩,而是70%,而且跌70%甚至80%的还是好好做事的公司,那些经营存在问题的公司股价可能直接就跌没了。
这个时候。如果大家还傻傻的坚持在旧赛道,就像过去3年的新能源和疫苗,没有底,根本买不完!
如果一只股票从100跌到50,你想去抄底,最后股票跌到20块钱以下时候,你亏60%和顶部亏80%并没有太大差别。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抄底。很多时候是没有底的,更多的是陷阱。
问题来了,每一轮行情都不一样,怎么才能不踏空,不进入陷阱呢?
关于这一点,我想了很久,也回顾了历史上的多次市场轮回,终于稍微有了一点感悟,分享给大家,以做参考。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话,万物皆周期。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的周期,只是周期的长短、持续时间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形态也不一样。
那么,如果我们弄清楚这个行业所处的周期,在上行中周期中买入,在周期接近顶峰的时候卖出,不就好了吗?这不就是投资的圣杯吗?永远走在上坡的路上,怎么可能亏钱呢?
可能有人要说了,你说得倒简单,如何识别周期的高低点呢?如何识别这是长周期的回调,还是反转呢?
第一,看利润。如果说你不知道这个行业所处的周期,那么你可以去看行业的利润。各种分析有真有假,只有利润不会说谎。当行业处在上行周期中,产品供不应求,利润自然就很好,当行业处在下行周期,供给过剩,利润自然就会很差。
但是,光看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资本市场已经提前很久把预期反馈在价格上,当你看到市场亏损的时候,行业周期已经下行很久了,当你看到行业繁荣的时候,这时候估值也不会便宜。比如,这两年我们看到疫苗行业利润下滑,而疫苗企业股价早就进了18层地狱了。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家公司利润持续增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问一问自己,这家公司的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看到高利润,一定要警惕,因为高利润会吸引大量的竞争者进入,从而带动行业进入供给过剩的阶段。
第二,看供给。本质上来说,任何行业都会走向消亡,只是长短不一样!为什么长短不一样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的行业供给增加的速度比较慢,就会陷入长期的繁荣之中。
因此,我们在分析行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产品的扩产周期,有的企业半年就能快速扩产,有的行业,比如小型食品厂,扩产需要4-5年,比如海上电缆。又比如芯片代工,需要培养庞大的工程师团队,可能需要10年。
第三,看需求。为什么有的行业能够持续很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市场在不停地超预期。比如40年前,有人说中国会追上日本,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太保守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判断某些行业会持续多久呢?这才是整个环节中最难的部分。比如空调行业,扩产时间并不长,但却红火了几十年,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在超预期,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行业分析了。需要投资者对整个国家的未来,有非常理性的分析。那么,国家竞争力分析,这又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来的。
但,我觉得万变不离其宗,全球经济离不开2个字,那就是成本。一切有利于降低成本的行业,都具有庞大的潜力,比如新能源;一切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行业,都具有持续的潜力,比如信息产业;一切有利于打通物理和虚拟通道的努力,都具有潜力。
再来说说需求侧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行业需求突然就不行呢?就像中国的房地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产品的使用周期不一样。比如房产具有70年的使用周期,它的需求会在某一刻见顶,然后进入持续的下行周期。类似的有很多,比如汽车有6年的换车周期,空调有10年的更新周期等等。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增量和存量的概念,影响公司业绩的是增量,而对经济产生影响的是存量。哪怕一个行业持续高增长,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就能赚钱,比如现在的光伏,就是陷入了明显的产能过剩之中。你能说光伏行业不好吗?显然不能!
所以,轮动轮动,万事不离其宗!我们只需要紧紧地抓住供需缺口4个大字,就能始终在上坡的路上。经济有周期性波动,而每一轮周期上行,上涨的都是供给不足的行业。
缺什么,买什么!
以前,家家户户缺电器,买家电,缺房子,买房子,缺资源,买周期!却科技,买科技!
不过,问题又来了,天底下缺东西的国家多了去了,凭什么我们就能满足呢?这就要设计到更加复杂的国运判断,国际竞争力衡量了。
所以,有时候投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找股票,首先你得找一个好的国家,然后再来谈投资的事情。在鱼塘里钓鱼,比河里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