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宗族家谱堂号溯源

幻丝说历史啊 2024-08-23 16:47:10

“杨姓的根在古柏苍郁的陕西桥山,与浩荡的姬水相伴;杨姓得姓始于周,“桐叶封弟”这一美丽的传说,造就了一个诸侯王,也造就了杨姓。周成王不忘诺言,剪桐叶而封弟,开始了周王朝三次封杨的先例;其后,周康王、周宣王和周安王三次封杨为侯。 ”

01

杨氏宗族家谱堂号溯源

弘农堂,郡望堂号。弘农郡,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置,辖今河南省内乡以西、陕西省柞水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治所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北)。

遗直堂,同羊氏“遗直堂”。羊氏后世又同杨氏,羊、杨氏同宗同源。羊舌肸,复姓羊舌,名肸,字叔向,又称叔肸、杨肸,春秋荀国绛州王守庄(俗称羊舌村,今山西新绛)人。晋国大夫,历事悼公、平公、昭公三世。博议多闻,以礼让国,直道而行,有古之遗风。孔子曾赞其:“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左传·昭公十四年》)“遗直堂”由此而来。

瑞雀堂,杨宝,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震之父,因苦读欧阳生《今文尚书》而成为当时名儒。相传九岁时曾救一黄雀,是夜梦黄衣童子谢宝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续齐谐记·华阴黄雀》)后子杨震果显贵,官至太尉。此便是“衔环报恩”(或作“衔环结草”)之典故,教育子孙后代感恩图报。杨氏“瑞雀堂”故此而来。与此相关的堂号还有“双环堂”等。双环堂,参见“瑞雀堂”注解。有关衔环之个数,史书记载不一,有载四环,有载双环。

关西堂,杨震(59—124),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东汉名臣。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历官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太仆、司徒、太尉。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宋史·杨震传》)“关西堂”遂此得名。

四知堂 参见“关西堂”注解。震性公廉,不受私谒。任荆州刺史时,道经昌邑(今兖州金乡县西北),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四知”由此名扬天下,并被众多后人用作家族堂号。

清白堂/清德堂/留清堂/怀清堂/世清堂 参见“关西堂”注解。震以清廉自处,涿州太守时,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后汉书·杨震传》)杨氏子孙遂以“清白堂”作为家族堂号,以传承纪念杨震的清廉家风。与此相关的堂号还有“清德堂”、“留清堂”、“怀清堂”、“世清堂”等。

三鳣堂/鳣庆堂/鳣瑞堂/兆鳣堂 参见“关西堂”注解。震未仕前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曾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果官至司徒、太尉。(《后汉书·杨震传》)“三鳣堂”由此得名。与此相关的堂号还有“鳣庆堂”、“鳣瑞堂”、“兆鳣堂”等。

柱国堂 参见“关西堂”注解。《后汉书·杨震传》末赞曰:“杨氏载德,仍世柱国。震畏四知,秉去三惑。赐亦无讳,彪诚匪忒。修虽才子,渝我淳则。”由此确立弘农杨氏“世家大族”的历史地位。“柱国堂”由此得名。

紫芝堂 杨炎(727—781),字公南,号小杨山人,凤翔(今属陕西)人。唐代大臣,财政改革家。“美须眉,峻风宇,文藻雄蔚,然豪爽尚气”(《新唐书·杨炎传》)。初为河西节度使吕崇辟掌书记,代宗时由中书舍人迁吏部侍郎,德宗时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废除以人丁为本的租调制,改行以家产多少为标准的“两税法”。谥平厉。以孝行闻,“父丧,庐墓侧,号慕不废声,有紫芝白雀之祥,诏表其闾”(《新唐书·杨炎传》),故杨炎后人以“紫芝堂”为堂号以表纪念。

忠武堂 参见李氏“忠武堂”注解。湖南醴陵太障杨氏家族,其先世姓李。始祖李晟,仕唐德宗朝,封西平忠武王。子宪,字章武,宜春侯,食采江右家萍乡之衙背。传至裔孙李禧祥,明洪武间自江西萍乡迁居醴陵南乡太障,始改杨姓。“忠武堂”即由李晟封号而来。

道南堂 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南剑将乐(今属福建)人。北宋学者、官吏。熙宁九年(1076)进士,历官浏阳、余杭、萧山知县,荆州教授,工部侍郎。师事程颢、程颐,以龙图阁直学士专事著述讲学。元丰四年(1081)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宋史·杨时传》)杨氏“道南堂”因此得名。

见山堂 杨文仲(?—1279),字时发,南宋眉州(今属四川)人。七岁而孤,母胡氏教养诸子。既冠,以《春秋》贡。淳祐七年(1247)以胄试第一入太学,九年(1249)以公试第一升内舍。宝祐元年(1253)登进士第,调俊州毕教授转运使,官工部侍郎兼给事中,累迁崇政殿说书,讲筵每以积诚感动。著有《见山文集》。杨氏后人遂以杨文仲所著书名作为家族堂号。

彦清堂 杨湜,字彦清,元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习章程学,工书算。中统元年(1260)辟为中书掾,累官至户部侍郎,兼交钞提举。心计精析,有贡献于元代货币经济。与中山杨珍、无极杨卞齐名,时人称“三杨”。杨氏后人遂以其字“彦清”作为家族堂号以资纪念。

弘太堂 安徽桐城有个杨王氏家族。该族始祖杨福缘,字英华,元代人,幼孤,因承祧舅氏王兰,故又姓王。因杨氏望出“弘农郡”,王氏望出“太原郡”,故家族堂名作“弘太堂”。

铜铃堂 湖南长沙杨氏家族始祖杨文斌,原名昭武,字应雷,号儒斋,明永乐二年(1404)由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徙居湖南长沙蒲塘乡铜铃市,生四子:长子安雅,原名慧定,字惕斋,居长沙土桥;次子安权,字衡德,号星楼,行二,居平江中村;三子安铨,字仁德,号经楼,居长沙蒲塘;四子安信,明永乐时宦游入湘,迁居长沙。长沙蒲塘杨氏因以始祖杨文斌迁居之地“铜铃”作为家族堂号。

02

杨氏族谱宗谱其他堂号

杨氏堂号还有:八行堂、白云祠、宝俭堂、报本堂、本仁堂、承桂堂、承泽堂、崇本堂、崇德堂、垂裕堂、椿荫堂、赐书堂、存义堂、德新堂、笃宗堂、端本堂、惇伦堂、敦本堂、敦伦堂、敦睦堂、敦彝堂、萼辉堂、分教堂、福山祠、耕心堂、光裕堂、合兴祠、华鄂堂、怀德堂、怀云堂、教忠堂、敬思堂、克勤堂、留耕堂、留余堂、梅溪堂、明远堂、培本堂、启先堂、谦益堂、亲亲堂、亲逊堂、庆义堂、庆余堂、仁本堂、荣华堂、如德堂、三德堂、三松堂、尚义堂、绍德堂、绍经堂、绍美堂、绍先堂、世德堂、世勋堂、树德堂、双梧堂、思乐堂、诵清堂、溯源堂、太和堂、泰和堂、同志堂、味叶堂、问安堂、务本堂、孝思堂、孝义堂、序思堂、叙伦堂、一本堂、一合堂、诒经堂、遗厚堂、彝叙堂、亦厚堂、翼善堂、应复堂、永思堂、佑启堂、肇修堂、著荐堂、知本堂、缵费堂、缵绪堂等。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学习整理资料料,仅供参考,资料来源《中华姓氏通史-杨姓 插图本》、《中国家谱堂号溯源》;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中华姓氏通史-杨姓 插图本》、《世界李氏族谱全书》、个人收集,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指正交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