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铎教授:碳水化合物“避之不及”,健康饮食真的吃对了吗?

星弘康康 2024-07-25 20:00:59

编者按:6月21~23日,第五届“一带一路”全球健康国际研讨会暨丝绸之路大学联盟2024全球健康论坛在西安盛大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150余位特邀资深专家学者,以“创新-合作-共享-全球健康”为主题,共设21个主旨报告及专题论坛,涵盖了肥胖预防与控制、健康中国行动——消除健康差异、全球健康、免疫治疗及环境健康等一系列关键及热点议题,旨在推动全球健康事业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本刊有幸邀请此次的“肥胖防控”分论坛主席,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院士(FIUNS)、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李铎教授介绍我国现存的膳食营养问题并分享相关建议。

肥胖和慢性病形势严峻,膳食结构改变是一大诱因

李铎教授

关于肥胖和其他慢性病防控方面,中国东西南北地区差距很大,超重、肥胖人群在北方高于南方,西部高于东部。其中,膳食结构改变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是运动量的减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中国营养学会报道的营养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总能量摄入呈下降趋势,比40年前减少了,但是超重、肥胖人群反而增加了。

当今社会,人们都在逐渐降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特别在城市,许多城市居民“害怕”吃碳水化合物食物,或者干脆不吃。很多人认为碳水化合物会增加体重,其实不然。在我国,肥胖症和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随着脂肪增加而增加,随着碳水化合物降低而增加,这一趋势和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现在很多人一天内基本不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很多动物蛋白,脂肪随之增加,进而体重增加,各种慢性病也随之增加。因此,对于膳食结构的不健康改变,大家一定要给予重视。这需要通过政府、相应机构、学术团体、媒体等共同努力,进行积极地宣传,纠正对膳食摄入的不正确认识。

膳食要保证平衡、合理,一定要注意宏量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比例。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很低,比如很多人吃肉,动物蛋白摄入很高,众所周知,动物蛋白本身和其烹饪后的脂肪含量都很高,而脂肪摄入量过高会带来诸多健康问题。另外,高蛋白饮食也会引起肥胖。在总能量相等情况下,如果脂肪摄入比例升高,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相应降低,造成脂肪增加,引起或加重肥胖,因此中国营养学会提出要减油、减盐、减糖,做到健康饮食。

游离糖过量摄入会增加体重,比如经常喝的一些饮料,可能一瓶500ml的饮料里面含有10%的糖或者10%的玉米糖浆,也就是吃了50g的糖进去,而这大约等于60g白面馒头,馒头会产生饱腹感,但是饮料没有饱腹感,进而成为额外的能量摄入。因此,饮料也是一大问题,大家应该注意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减少游离糖的摄入。减盐也很重要,盐摄入过多也与肥胖有关,会引起水钠潴留,导致体重增加。因此需要各个机构共同协作控制肥胖。

遵循膳食指南,低油、低糖、低盐饮食更健康

李铎教授

国家对肥胖和慢性病的防控非常重视。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倡低油、低糖、低盐饮食,这一举措非常好。这同时需要媒体和其他各个部门同心协力,进一步将信息推送到居民百姓当中去。

现在的加工食品,特别是各种精加工食品,富含高糖、高脂、高盐以保证美味口感。就食品加工而言,精加工食品如何在不改变口味情况下,把糖、盐、油降下来转化为健康食品亟需采取有效措施。现在儿童吃的Cookie、Short bread等快餐中含有高达45%以上的脂肪,极易引起肥胖、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脂肪饮食还会引起炎症(呈显著正相关)、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进而加重肥胖、各种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中国传统豆制品比如豆腐、豆浆也都是非常好的食物,富含优质蛋白、多种植物化合物,其他包括坚果等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膳食模式如生酮饮食、极低碳水化合饮食可能在临床研究的特殊受试人群中是有效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些膳食模式是极不推荐的。遵循中国膳食指南、世界卫生组织(WHO)膳食指南是极有必要的。中国膳食指南是人类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饮食文化经过反复循证后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大家如果能够按照膳食指南进行日常饮食,一定会更健康、更长寿。

专家简介

李铎 教授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院士(FIUNS)

青岛大学营养学首席教授、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浙江大学荣休教授

澳大利亚Monash University兼职教授

WHO营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FAO/WHO营养专家组专家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常务理事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主编

在同行评议学术期刊发表学术文章49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340余篇包括Nature、BMJ、Gut、Diabetes Care等,第一和通讯作者SCI文章280余篇、著作17部/章、授权发明专利23项。

连续九年入选为中国高被引学者(2015-),入选Stanford University全球顶尖2%科学家(2019-2022),Elsevier全球顶尖科学家(2021-2022),Stanford University联合Elsevier发布的“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全球学者库终身学术影响力榜(2023)。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