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那年,我妈让扔掉两个肉夹馍,多年后我在南方吃了四年免费饭

凝旋情情 2024-09-04 13:54:49

口述∶王勤

整理:文鸢

我爸是开大车的,妈妈在村里开了家小商店。

俗话说,男人是赚钱的耙子,女人是管钱的匣子。

我们家就是这样,在父亲的辛苦努力,母亲的勤俭治家下,家里的日子过得非常红火,八十年代就盖起了村里最漂亮的三层小楼。

而且我妈是个非常爱孩子的人,把我和弟弟真是放在手心里疼,无论再苦再难的日子,她和爸爸从来没有苦过我们。

当别人家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的时候,我和弟弟已经天天都能吃上肉菜了。

所以我们姐弟两人的身体都特别好,从小到大没有在生活上受过委屈,鸡蛋和肉随便吃,大白馒头随便造。

爸爸在外面跑车,妈妈一个人在家种了几亩地,还养了许多牲口。

而且我们自己家养的猪和羊是从来不卖的。

父母找来村里的屠夫高爷爷,把猪和羊全部宰了,然后我妈就找了几个大水缸,把肉分成小块儿,过油,放盐,然后再腌渍起来,这样加工后的肉类能存放一年,随吃随取,不怕变质。

我们家也养有鸡,天天都有新鲜的鸡蛋吃。

但是我妈还专门在村里收购土鸡蛋,村民们可以拿一个鸡蛋到我家换一袋食用盐或者一瓶醋,鸡蛋和肉都是留给我们姐弟两人吃的。

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我父母惯孩子,我们家的生活条件简直是太好了。

小时候我的好朋友简直不要太多,别看我是个女孩,实际上比男孩还皮,上树抓鸟蛋,下河摸虾,就没有我不敢干的事,妥妥的孩子王一个。

无论啥时候看到我,身后永远都是跟着一群小喽啰。

之所以我会那么风光,完全取决于我妈做得肉夹馍。

按她的话就是∶我闺女交的这些朋友,其实都是酒肉朋友。

妈妈天生爱孩子,还特别好客,对我的那些小朋友们极其豪爽。

只要是经常跟我一起玩耍的小孩,绝对都吃过我妈做的肉夹馍。

自己家种的小麦,淘洗干净后磨成面粉,然后再用老酵子做成焦黄的烧饼。

从缸里捞出一大块儿猪肉,放调料煮烂,剁上青椒好的大蒜,混合肉末往烧饼里一夹,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烧饼夹肉就做成了。

孩子们少的时候,一人可以吃半个。

如果人太多的情况下,我妈就把一个烧饼分成四份,一人吃一牙。

现在回忆起来,还真让我妈说中了,儿时能成为孩子王,还真不是我个人的能力,主要是老妈做的饭太好吃了,小伙伴们虽然年龄小,但是人又不傻,民以食为天,大伙儿谁不知道跟着老大有肉吃啊!

但是奇怪的是我们其中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就是村西头老赵家的孙子,叫赵磊。

他没有父亲,母亲也不在身边,打小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赵磊小时候真是瘦得没个人样了,又黑又瘦又矮,他和我同岁,但是看上去却仿佛比我小了一大半。

别看我是个女孩子,七岁那年,拦腰就能把赵磊给公主抱起来,真是太瘦弱了,抱他还没有抱我家的小狗费劲儿呢。

和其他孩子一样,那时候赵磊也是我的小跟班,天天追在我们一群大孩子的后面乱跑。

但是赵磊却永远都不吃我妈分给他的食物。

我妈看他实在是太瘦弱,身世又那么可怜,所以只要给大家分发好吃的东西,都会把最大份儿的先递给他。

可是赵磊很害羞,自尊心也极强,他从来不吃别人家的食物。

其实我能看出来,他特别想吃,每次看大伙儿吃肉夹馍的时候,他的眼睛里能馋得冒火。

站在门口,小脸黑乎乎的,眨巴着两只亮晶晶的小眼珠子,直勾勾地看着我们嘴巴蠕动吃东西。

当你把食物送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又躲闪不及,坚决拒绝,仿佛一只受伤的小兔子。

我妈挺心疼的,为了能让赵磊好好吃上一顿肉夹馍,有一天她就想了个好办法。

趁着其他孩子们都不在的时候,她专门做了两个大大的肉夹馍,多放肥肉和大蒜,做得特别香,然后把这两个馍装进袋子后故意喊我∶小勤,来一下,这俩馍吃不成了,太肥,你拿出去扔了吧!看看谁家的小狗愿意吃,赶紧放外面去,看见我就想吐。

妈妈佯装着恶心的样子,悄悄示意我把两个馍放在院外的矮墙上。

然后嫌弃地说∶哎呀,好恶心啊!不好吃,太肥了,赵磊,要不你拿回去喂你家的小狗吧!我家的小狗不喜欢吃这种肉。

这时候赵磊就笑了,咧着小嘴,露出一口小白牙,害羞地说∶哎呀,我也不吃,我不爱吃。

我就恳求他∶求求你了,赶紧拿走吧!不是让你吃的,是让你家小狗吃的。

看着他勉为其难地把馍馍拿走,我还得故意装作轻松的样子,长舒一口气,然后拍着胸脯说∶哎呦,太感谢你了,可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这些肉夹馍真的是太难吃了。

然后再悄悄地跟在赵磊后面,看着他躲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大口朵颐着我妈做的大号肉夹馍。

自此这个方法得逞以后,我妈简直是甘之若饴,过不了几天就要改善生活,做肉夹馍,然后再让我去喊赵磊过来,娘俩先激情表演一番,再嫌弃地让他赶紧把馍带走。

不知不觉一个多月过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们都感觉赵磊好像胖了一些,虽然还是那么黑,那么小,不过似乎脸蛋圆了,还有层的双下巴。

有一天晚饭后赵磊的爷爷就找到了我们家。

老人家腰弯得像虾米一样,嘴里叼着旱烟袋,胳膊上挎着个竹篮子,里面放着小半筐的土鸡蛋,呼哧带喘地对我妈说∶他婶子,我知道你心好,成天给我那小孙子送肉吃哩,但是你们也不容易,我们不能老占你们的光,这是自己家鸡下的蛋,我攒了这几个没舍得卖,拿来给你家娃吃吧。

我妈推辞不要,故作不在乎地说∶又不是啥值钱的东西,我们家人都不爱吃肥肉,扔了又可惜,所以才让孩子带回去喂小狗的,你也别客气了,还是把鸡蛋拿回去给孩子吃吧!

哪想到老爷子脾气倔,非得把鸡蛋留下,还气呼呼地说∶你糊得了孩子还能糊得了我啊?你们两口子是能干,日子过得比我们好,但是再咋也不能把好好的肉饼子拿去喂狗吃啊!

这么一说,我妈就笑了,赶紧收下他的鸡蛋,又去缸里拿了两大块子猪肉放进去,说∶叔啊!我也没有别的能耐,眼看着你那孙子那么瘦,怪心疼人的,可是让他吃他又不吃,我也是没办法了才这样的,咱可真不是把孩子当小狗的啊!

爷爷笑着赶紧摆手∶我们感谢都来不及呢,你可真是个大善人啊!

趁着夜色,老人挎着篮子颤颤巍巍地又回去了。

此后我妈就隔三差五地做好吃的,然后用同样的办法喊赵磊吃饭。

冬天的时候给我和弟弟做棉衣,往往会多做一件,然后再送到他们家,告诉爷爷奶奶说∶瞧我这没成色劲儿,看,衣服又做小了,我两个孩子都穿不上,扔了可惜,看看你家小磊能不能穿吧!

而赵磊穿上却正好那么合身,不大不小,不胖不瘦。

一晃几年过去了。

我们都上了初中,赵磊的妈妈在南方打工又有了新的家庭,经济条件有所好转,他就辍学去了南方。

而我则继续读书,读完初中读高中。

大学我考的是广州的大学。

第一周去学校食堂吃饭的时候,就感觉里面有个打饭的阿姨好面熟,但是却又想不起来她到底是谁,可是我听她说话好像也不是纯正的南方口音,应该是我老乡。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像我一个刚离开家门的学生,自然更加渴望温暖,渴望老乡。

以后几天,我就试探着和阿姨说话,聊天。

当她得知我家乡的具体地址以及姓名的时候,突然就惊喜了起来,当天中午吃饭说啥也不收我的饭钱,第二天还把她的儿子带了过来。

她的儿子就是赵磊。

原来这位阿姨就是赵磊的妈妈,当年把赵磊接走后,直接把他转学到了广州,和我一样,他也参加了高考,并且考上了广州的大学。

遗憾的是我们却不在一个学校。

赵磊的继父是个厨师,一直承包着我们学校的小餐厅。

此后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赵磊早就把小时候的经历告诉了他父母,对方对我的名字耳熟能详,所以才会那么欣喜若狂的。

大学四年,阿姨照顾了我四年,比对待自己的孩子还要亲,每次不等我的衣服穿脏,她就催我换洗,从来没让我自己洗过衣服。

在食堂吃饭的费用她也全部承包了,节假日放假的时候,阿姨和叔叔还会专门带我和赵磊出去旅游。

托他们的福,我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在大学期间竟然去过欧洲四五个国家,说出去连我父母自己都不相信。

有时候想想人生真的很奇妙,我妈当年只不过是一点小小的善意,可以说完全是无心的,但是别人却已经深深记在了心里,而且一直在找机会回报。

但是我敢肯定,当初她对赵磊行善的时候,绝对是没有想过任何回报的。

也许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吧!总归多行善事总是没错的了。

感谢您的支持,欢迎留言支持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