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无畏的远征,1300年前大唐安西军在葱岭雪山上的攻坚追击战

闲说宇俊星 2024-02-10 20:09:45

此去长安三万里,旌旗招展铁马急。黄沙白雪天山月,陌刀遥指葱岭西。

半年前我写过天宝六年高仙芝率领一万唐军远征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小勃律国,斩断吐蕃西进之手的文章。最后文章发出时网友“楚江流”的留言了一首诗,这首诗非常传神的描绘出1300年前唐军一往无前的形象。

时隔半年觉得小勃律之战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说的的地方,特别是行军路线。即使今天有各种高科技手段辅助,重走一遍也是困难重重。对着卫星地图和今天游人的沿路日记依然让人神往。

没有泊油路的唐代,安西军跨越数千里完成了军事斩首的壮举

1913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重走高仙芝的远征之路就感慨过。

“数目不少的军队,行经帕米尔和兴都库什,在历史上以此为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给养,不知道当时如何维持军队的供应?即令现代的参谋本部,亦将束手无策。”“中国这一位勇敢的将军,行军所经,惊险困难,比起欧洲名将,从汉尼拔,到拿破仑,到苏沃洛夫,他们之越阿尔卑斯山,真不知超过若干倍。”

启程

今天沿着公路到达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也是困难重重

提到高仙芝为何要打小勃律就必须要提到小勃律的位置。这里是吐蕃进入中亚的必经之路。

吐蕃要实现扩张主要有两条路,一条是我们熟悉的日月山通道,这里沿着湟水进入唐的陇右地区。双方在开元天宝年间围绕着日月山青海湖一线展开了多次较量。最有名的战役就是围绕着石堡城的战斗。

另外一条道就是西面通过控制帕米尔高原的小国从中亚突围。开元中后期吐蕃在西面的行动活络起来,想通过这里前往中亚。小勃律国的位置,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境内。在736年被吐蕃控制,吐蕃赞普还把姐姐嫁给国王苏失利,进一步巩固了对小勃律的统治。

这当然刺激了”有吞并四夷之志”的唐玄宗。

要征服小勃律就要阔过人迹罕至的绵绵雪山

天宝6年,玄宗下令高仙芝出征小勃律。

公元747年4月大军出发。为了接下来的战斗,唐军的步兵配备了短刀、弓弩、陌刀等多种制式武器,重步兵应该也披甲了。在后来的战斗中这些不同装备都起了巨大作用。唐军带的辎重比较多都配双马(战马和骡马)出行。

天宝六载,诏仙芝以步骑一万出讨。是时步兵皆有私马自随。

选在春天出发也是有讲究的,考虑到行军到小勃律至少3个月,最好是在盛夏季节到达。如果到了秋冬季节,这个时候大雪封山,粮草不济可能没看到敌人就完蛋了。

今天全国高速路,红线的土和高速(吐鲁番到和田)的北段就是高仙芝在国内的进军路线

高仙芝从安西都护府出发,路线在今天南疆地区,是沿着塔克拉玛干北沿到达塔什库尔干。这条道如今是新疆自治区的土和高速(吐鲁番到和田)的北段。

如果高仙芝生活在今天只要在库车城往西上高速,走高速两天就到塔什库尔干了。

仙芝乃自安西过拨换城,入握瑟德,经疏勒,登葱岭,涉播密川,遂顿特勒满川,行凡百日。

唐代没有高速路,但是走安西四镇的官道很快也能抵达疏勒(喀什)

安西都护府驻地龟兹(库车)出发。行军约600里,到达拨换城(阿克苏)。再行军500余里,到达握瑟德(巴楚县)。再行500余里到达疏勒(喀什地区)。这几座都是唐代安西重要的军镇,由于和吐蕃人常年鏖战这里存储了大量物资,安西军在这行军没有后勤压力。

自龟兹至疏勒逾1600里。此后,再行军约600里,到达葱岭守捉(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一共2个月左右。

高仙芝在国内的行军路线

疏勒再往西才是真正考验行军的地方,从这里就要进入葱岭(帕米尔高原)了。

葱岭守捉是当时唐代在安西最西面的驻军点。塔什库尔干地区是高山上一片平地,山谷之间有塔什库尔干河流过,这里今天也是中国最西面的领土。今天戍守这里的士兵常年忍受寒冷、大风的天气,脸被冻得通红,冬季的巡边日子更是艰苦,更不用说千年前的物质条件更差的唐军了。

位于今天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的高仙芝行军纪念碑

高仙芝在这里补充了给养后,率领大军开始翻越帕米尔高原。开始了真正的艰难行军。

高仙芝再塔什库尔干从哪个山口去的小勃律今天不好确认。图中标1的口是红旗拉普口岸

今日红旗拉普口岸,千年前也是唐朝的西部边陲

这里有一个疑点,看史料看不出来高仙芝是从哪个山口进入帕米尔高原的。今天的中巴分界线上关口是红旗拉普关口。其实红旗拉普口岸北面的山口更适合行军,但是史书里没有讲。也搞不清高仙芝从哪里出国的。也许这个山口比起后面唐军伟大的行军实在是不值得一提,所以史官也懒得废笔墨了。

高原行军

这时要翻过的葱岭才是唐军远征的重头戏,葱岭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玄奘笔下描绘过葱岭

“东西南北各数千里,崖岭数百重,幽谷险峻,恒积冰雪,寒风劲烈”。

即使是盛夏季节行军,帕米尔高原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积雪

帕米尔高原海拔在4000—7700米之间,唐军行军路线要经过东帕米尔,这里河谷深险,河水湍急、路上雪山覆盖,一万多人携带辎重和马匹,前后得有十几公里长,这样的行军保证不掉队就非常有难度,更不用说唐军要在一定时间通过。

千年后这里的孩子去上学还要专门组织党员队伍护送。

所以到了高原后唐军一分为三,分别从不同的山口向小勃律进军。

三路唐军出国后绕行至小勃律重镇连云堡

高仙芝率军在帕米尔高原上行军20多天,到达播密川,再经过20多天到达特勒满川。大致是今天瓦罕山脉的北侧,帕米尔河谷附近。至此远征的第一阶段结束,一仗还没打,唐军行军已百余日、近3000里。

今日巴基斯坦境内的高原河谷绿洲,高仙芝分兵前往小勃律并沿路获取补给

播密川和特勒满川都今天在塔吉克斯坦境内。如今的塔吉克还是中亚除了阿富汗以外最穷的国家,全境国土大部分在帕米尔高原上。靠着一片片高山绿洲养活几百万人口。一千多年前播密川所在的五识匿国是唐的藩属国,唐军抵达此处后应该进行了补给。

特勒满川,即五识匿国也。仙芝乃分军为三,使疏勒赵崇玼自北谷道、拨换贾崇瓘祐自赤佛道、仙芝与监军边令诚自护蜜俱入,约会连云堡。

历史记载,高仙芝没有直接进攻小勃律而是向西绕了一段路。当时高仙芝应该计算了各路部队的消耗,安排了一路部队索取给养,然后分批跟上最前的部队,最后在小勃律国汇合。

马上要展开真正的战斗,击杀连云堡城中的吐蕃人。

高原上要拿下的3个要地:1.连云堡 2.坦驹岭 3.小勃律首都

连云堡,陌刀将李嗣业的成名战

实际来说,远征小勃律主要是要解决驻扎在此的吐蕃人。史书无载唐军的情报系统,但是唐军一定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吐蕃人在小勃律驻防的位置和人数。所以兵贵神速,唐军主力在行军路上再次集合。

重甲的吐蕃人,唐军的强大敌人(插图 黄孤忠作品)

吐蕃人在小勃律以北的连云堡驻扎,我估计主要是吐蕃人向中亚进军的桥头堡。并没有太提防从东面来的唐军,这从高仙芝后来攻克连云堡情形看,吐蕃人是没想到这种险要之处居然有部队敢强攻。

从五识匿国到连云堡还需先过一条名为“婆勒川”的河。

婆勒川是一条高原冰川河,河水高深又冰冷刺骨,唐军人马皆不能过。高仙芝杀牛羊祭祀。次日清晨,水位骤降,大军得以安然渡河,旌旗马鞍都不曾浸湿。唐军以为上天收到了唐军的信号而军心大振。

河水时而涨时而落得冰川河

实际上这是因为夜间温度骤降,水流在清晨重新结冰导致水量下降。

连云堡。唐军迎来了远征的第一战也是最重要一战,高仙芝等人带的干粮不多,只有拿下连云堡获得吐蕃人的给养才能继续后面的行动。这一仗必须拿下,而且要速战拿下,否则结局就是全军覆没。

连云堡的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参考陈达达老师的书“一个人的西域”。

下面就是陈达达老师实地考察的连云堡地形。

空中的俯拍和唐军进攻方向

高仙芝命令中郎将李嗣业为陌刀队挑选精锐进攻连云堡,要求李嗣业发起进攻后必须在中午前拿下。

须觉破虏!

唐军应该是在天明前进攻的,而且大概率快速过河然后下马偷摸摸的接近城堡。到了接敌距离后马上展开冲锋,山上山下的吐蕃军人还在休息,当唐军突然冲锋时都猝不及防。

太阳高照时吐蕃人已经被斩首5千,这一仗也是李嗣业陌刀队的成名战。

李嗣业和陌刀队大显神威,疯狂斩杀吐蕃守军

10年后李嗣业和这支陌刀部队的不少人将在遥远渭河平原的一处叫香积寺的地方拯救大唐的命运。

李嗣业当年攀爬的连云堡

连云堡据点被一战而平后。小勃律国的主要吐蕃势力被消灭了。这个时候要再接再厉拿下小勃律王城的王室成员。所以高仙芝留下伤兵和部众在这里清点战利品,主力带上充足给养继续向南。

“地狱行军”的冰川——坦驹岭冰川

拿下连云堡后监军边令诚留在了连云堡,史书说他不敢深入。因为唐军马上要走一段堪称“地狱行军”的冰川——坦驹岭冰川。

遂登山挑战,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斩五千级,生禽千人,马千馀匹,衣资器甲数万计。 仙芝欲遂深入,令诚惧,不肯行。

拿下连云堡,唐军要马上翻越更加险峻的坦驹岭

坦驹岭在今天巴基斯坦北部,是兴都库什山脉中著名的险峻山口。这座冰川光是仰望已经让人胆寒。

坦驹岭冰川这个样子,唐军翻越坦驹岭的巨大冰川区也需要做心理建设才能行动

坦驹岭需要走过近四十里几乎垂直而下的长陡坡。唐军步兵是携马行军,辎重在马上,这个难度就更高了。像图中这样的冰川唐军要走40里。冰川中还隐藏了很多暗穴,稍有不慎人马掉落进去就没命了。这种险象环生的景象看一眼就让常人受不了,唐军还要牵着骡马带着辎重走40里。

为了完成任务。高仙芝还设计了一个心理战术她让部分士兵化装成胡人向导,诈称岭下的阿弩越城表示归顺,派自己在此迎候。唐军兵士听到敌人已经投降士气为之一振,一鼓作气自冰川而下。

阿弩越城战斗毫无波澜,守军望风而降,唐军朝本次任务的终点小勃律的首都前进。

直取首都

拿下连云堡和走过坦驹岭,唐军基本完成了一半任务。接下来的首都拿下不在话下。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必须截断吐蕃的援军。进攻小勃律首都时唐军还分出了1000名骑兵南下。

小勃律国首都孽多城(今天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城)

果不其然,吐蕃人在赶来的路上,但是前锋席元庆1000人已经把吐蕃人过河的藤桥砍了。这座具有战略地位的桥梁吐蕃人修了一年。

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小勃律距长安万里之遥。唐军对这里吐蕃人的军事部署非常熟悉,要不就是唐军出兵前就在这些高山小国做了详尽的调研,要不就是一路上都有亲唐势力给唐军带路。或者两者皆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唐军确实英勇但也不打莽战。小勃律的高山深谷没有桥梁过河,增援的吐蕃人只能无奈的看着唐军主力闲庭信步在小勃律首都把亲吐蕃的大臣都抓了并全部斩首。

唐军斩断藤桥,断了吐蕃援军的去路

这段耗时5个月波澜壮阔的远征终于结束。当年9月,高仙留下了3000士兵戍守,自己带着小勃律的国王和他的吐蕃老婆回长安报捷去了。

这次远征堪称奇迹,小勃律之战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战例。近代到如今有不少人重走过高仙芝的远征之路。英国冒险家因斯坦,国内的陈达达老师还有复旦大学史地所的侯杨方教授都深入考察过。按照这些达人的文字图片资料,高仙芝的远征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我这里也只是拾人牙慧简要的介绍一下。

后续

简单说一下这一次军事后主要将领的后续故事,这次行动堪称高仙芝人生的封神之仗。取得大捷的高没有经过上级夫蒙灵察直接给长安报捷,和老长官夫蒙灵察结怨。不过此战打的实在是漂亮,高仙芝荣马上升安西都护,继续领导安西唐军在中亚和大食、吐蕃、突厥、粟特诸国势力周旋。

天宝末年他回到长安述职,不久后安史之乱爆发,因为在陕州指挥唐军撤退不利,又损失了大量物资和粮食被玄宗在潼关斩杀。监斩的就是这次军事行动的老同事边令诚。

在香积寺稳住唐军的李嗣业

大将李嗣业随后的8年多时间一直在安西效力,指挥安西军最尖锐的战力陌刀队。安史之乱爆发后,安西军回援,在至德2年的香积寺和陕州战役中成了唐军的中流砥柱,接连击败叛军,收复两京。最后收复邺城战斗中中流矢出血过多而亡,壮志未酬。

安史之乱后安西老兵在关中以西继续戍卫京师

回援的安西军士兵后面由白孝德、马璘、段秀时等将领继续领导。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在关中西北对抗吐蕃人,不过由于长期待遇低加上唐朝廷的偏颇对待。在德宗时期发动兵变,最后被裁撤。

留在安西四镇的老兵在郭昕的带领下坚持到9世纪初,最后陷于吐蕃。至此唐朝在西域的所有努力化为乌有,下一次中原王朝饮马帕米尔高原还要等到乾隆一朝的兆惠将军。

小勃律之战不单是高仙芝的人生巅峰,也是西域唐军的战力巅峰。安西唐军高原行军数千里,在生命禁区的帕米尔高原进行急行军、阵地战、追击战,心理战、情报战,克服万难完成作战任务。每一名唐军士兵都是勇士,这一战将西域唐军的军事素养和战斗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战役的成功不仅仅靠艺高人胆大的将军,更是倚靠这群忠勇无畏的士兵。

5 阅读:423
评论列表
  • 2024-02-13 03:38

    高仙芝率军经几千里高原奔袭,翻越雪山、冰川,且能边打边补充给养,拿下小勃律,其为运动千里奔袭的巅峰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