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书名很烂却很好看的书?

华韦海 2024-11-24 20:12:34

这么多年来,我遇到过不少书名奇葩的好书。比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阿特拉斯耸耸肩》《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等等,刚看到书名时,就没有往下读的兴趣。不过读进去之后,才发现这些书都很好看。

那么,你读过哪些书名看起来比较奇葩,或者很烂,实际上内容很好看的书呢?就我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说,主要有下面这几本。

一、《鱼不存在》

这本书讲的是斯坦福大学建校校长大卫·斯塔尔·乔丹的故事。他是一位分类学家,一生致力于给自然世界带来秩序。他发现了当时人类已知鱼类的近五分之一,可是命运似乎总在和他作对。

他的标本被毁于闪电、大火,最终在1906年旧金山地震中损毁殆尽。但他没有放弃,而是一点点把标本重建起来。作者露露·米勒在陷入迷茫时读到了这个故事,通过探索乔丹的生平,她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书中还说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鱼根本不存在!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个关于执着与重建的故事,也让我们思考:当我们试图给这个混乱的世界带来秩序时,是否也像乔丹一样徒劳无功?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反转。前半部分你会被乔丹的执着和坚韧所打动,后半部分却颠覆了你对前半部分的所有认知。它不仅是一个关于科学探索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人性、信念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二、《我是你爸爸》

这是王朔的一部情感小说,讲的是一对父子关系的故事。主人公马林生是个知识分子,他想做一个好父亲,给儿子马锐最好的教育环境。他既有东方父亲对子女更负责的爱,又想给孩子西方式的平等与宽松。

可这种矛盾的教育方式让他常常进退失措,逼迫自己。马锐虽然被人欺负过,但最终却成长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王朔用揶揄调侃的文笔,把小市民与知识分子的油滑、市侩自以为是,写得很活泼,也很真实。

这个故事也反映了中国父亲的困境:面对独生子女政策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冲击,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王朔不是在教你如何当父亲,而是通过马林生的纠结与无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父亲形象。书中那些令人发笑的情节背后,藏着让人心酸的父爱。这样的教子经比那些说教的育儿书更有价值。

三、《人生的智慧》

这是叔本华写给普通人的生活指南。他把人生分为三个层面:一个人自身拥有的东西,如健康、智力等;一个人拥有的身外之物,如财产等;一个人在他人眼中的样子,如名誉、地位等。

叔本华认为,一个人的幸福主要取决于他是什么,而不是他拥有什么或者在别人眼中是什么。他还谈到了如何避免痛苦和无聊,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如何面对人生的各个阶段。这些建议虽带着悲观主义色彩,却字字珠玑。

这本书像书名一样,真的是人生的智慧。如果说其他的哲学著作像一道炖煮多时的大餐,那么这本书就像一碗解暑的绿豆汤,入口清淡却回味悠长。它不会给你虚幻的希望,而是教会你如何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活得更明白。

四、《我的名字叫做红》

这可是诺奖得主帕慕克的代表作,当年大街小巷的地摊上都能看到这本书,也是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小说。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伊斯坦布尔,一位细密画师被杀害了,凶手躲在这座城市里。

作者通过各个人物的视角,包括死者、凶手、画家、画中的树木和颜料等,描写了一个充满东方色彩的谋杀案。小说不仅讲一个悬疑故事,还探讨了东西方艺术的碰撞。

西方画家追求写实,而东方画师认为完美的艺术应该按照真主的视角来创作。在破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关于艺术、爱情、信仰的精彩故事。

这本书最好看的地方在于它的叙事方式。每个章节都由不同的「人」来讲述,连尸体、马、树木、颜料都有自己的声音。

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不仅让故事更加立体,还带给读者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让你仿佛走进了一幅波斯细密画。

五、《翻译乃大道》

这本书原来的书名叫《余光中谈翻译》,看起来像是一本讲翻译技巧的教材,实际上是余光中对翻译艺术的思考。

他用生动的例子展示了好的翻译和蹩脚的翻译有什么区别,比如把「In the park we danced and sang.」直译成「在公园里我们跳舞和唱歌」,就很公式化。

余光中认为,翻译不是简单地把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而是要传达原作的神韵。他还讨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翻译。读这本书,你会发现翻译不只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余光中是诗人,他写的文字本身就很美。即使是谈论严肃的翻译问题,也能写得妙趣横生。读这本书不仅能学到翻译的道理,还能欣赏到优美的中文。对于想提高写作能力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六、《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并不好,认为它是一本老套的成功学读物,读了才发现是一本神书,我还写了8篇一万多字的精读笔记。

书中说到的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

史蒂芬·柯维提出的这七个习惯,可不是简单的行为建议,而是一套完整的个人提升体系。柯维说,真正的高效不是做事的速度,而是选择做正确的事。这本书已经出版三十多年,依然广受欢迎,就说明它的价值。

我认为这本书最难得的地方,是它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不像一般的成功学书籍只教你一些技巧,而是帮你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每个习惯都有具体的行动建议,让你能真正把书中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这些书虽然书名有点土,甚至很烂,但它们的内容却一点不烂,还非常好看。下次当你在书店看到一本书名很烂的书时,不要轻易否定,而是拿起来看看,试读几页,说不定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