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盒子里的猫》如何打破综艺的第四堵墙

新手加 2024-06-11 14:58:15

综艺的模式创新,借内容完成的先锋社会实验,和一种内容与观众的新连接。

作者 | 毛丽娜(北京)

伴随着宝石Gem、王阳飞行玩家闯关成功的提示音,优酷综艺《盒子里的猫》画下句点。热播期间多周蝉联各播映榜单综艺榜第一,产出多支百万级爆款短视频,好成绩一直延续到了最后,得到行业认可的同时也同样备受观众喜爱。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的滋味。对观众们而言,《盒猫》也是这样一盒人生巧克力,提供着意料外的惊喜,又在品过酸甜苦辣种种滋味后,在舌尖留下无尽回味。

开播前预约人数超415万,首播热度突破9580,播出后冲上2024年新综艺IP有效播放TOP1,收获全网热搜3000+。在被综N代主导,整体趋于保守的综艺市场,《盒猫》展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魄力和创造势能。

《盒猫》首先是对综艺既有模式的一次大胆创新。以「盒子世界」的形式,游戏世界观和玩法的引入,赋予闯关这一经典综艺模式更强的互动感和沉浸感。与此同时,不拘泥于一种类型,戏剧、解谜等丰富元素的巧妙融合,用层出不穷的新内容持续刺激着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展现了综艺在多元流行文化上的搭载能力。

《盒猫》也是一场深入现实,反哺公众的先锋社会实验。不仅仅是在节目中引入对各种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更进一步通过玩法规则的设置完整展现了现象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引发每一个参与者真实情绪的释放,也引导他们深思个体与公共议题间的关系。

在具体的内容创新之上,《盒猫》在综艺底层逻辑上的突破是打破了综艺的第四堵墙,重塑了综艺与观众的连接方式。这个源于戏剧的概念大多时候被用于虚构作品中,它的出现让观众从完全的外部观测者成为现场参与者。

有着非虚构的特质,在综艺中,观众的在场感不仅仅来自故事情境的打破,更来自深度的情感代入。以戏剧式的起承转合,一季节目的完整叙事下,节目中的玩家和屏幕前的观众打破个体区隔,最终成为共情共鸣的一体。

1.游戏改造综艺

如果仅看玩家阵容,你可能会把怀旧当做《盒猫》的主题之一。这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熟人局,郑恺和陈赫是组合多年、充满默契的综艺搭档,第一期的黄渤、张艺兴作为飞行玩家登场,与王迅的重聚激起了无数节目粉丝的情怀。

但观众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个节目的与众不同。首先带给他们冲击的是一个设定丰富,有着独立、完备运行规则的全新世界。

这个世界有一套完整且自洽的世界观——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种两面性叠加上未知的结果,便生出了多种命运走向与可能。就像「薛定谔的猫」,人生亦如盲盒,在没有打开盒子时一切都是未知视角,盒子世界是一个与现实相对照的平行世界,而「玩家」则代表着在某个选择节点,某个人生阶段的「我们」。

基于故事厚度、沉浸体验等不同维度的内容提升需求,不止一档综艺在强化世界观等背景设定。但《盒猫》的创造性还体现在每一个具体世界都有充满想象力的高概念设定。

《顶峰相见》构建了一个人类可以在死后选择是否以数字生命存活下去的世界;《完美社区》是个每个人都不被允许出错,要按部就班生活的魔幻社区;《热度密码》人人为了热度发狂,模仿他人只为了获得多一点的关注。

「盒子世界」的引入为闯关这一经典综艺模式带来了更多沉浸感。《盒猫》类游戏的奖惩机制和规则设定则创造了更强的互动感,让观众在观看时获得了类似「云玩家」的代入视角。

与背景设定类似,《盒猫》在具体玩法上也像开盲盒一般,每一期各个玩家面临的挑战都不一样,没有一期节目的玩法是重复的。对于创作团队来说,一期节目的策划体量几乎与一个独立的综艺项目无疑,需要有极强的内容储备,也承受着巨大的创作压力。

但这种尝试是值得的,未知感成为新鲜感的重要来源,不断刺激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未知感不仅为观众带来刺激,对于参与其中,综艺经验丰富的玩家们而言,也是从未有过的经历。每一次过关后,一切都将清零,几乎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作为综艺内容的核心要素,嘉宾仍然是决定一个节目精彩程度的关键。对于追求新鲜感的观众们而言,熟人局里综艺嫡长子们的互动虽然仍然精彩,但难免缺乏惊喜。他们不仅期待看到更多新人,也期待看到老人们更不一样的一面。

《盒子里的猫》带来的全新模式,让玩家们不得不跳出原有的路径依赖,倒逼他们展现出在其他节目中从没有展现过的新面貌。

它的奖惩机制简单且有效,开局都是9条命,但很多闯关任务里规定,一人失败所有人都会跟着丢掉一条命。在集体荣誉心理作用下,饶是身经百战的嘉宾们,也要提起百分百的精神,避免因自己表现不佳拖累队友。

二者结合,进一步刺激嘉宾的胜负欲与进取心,所以在《盒子里的猫》中,为了拿到线索,「陈赫撒娇」重出江湖,且不止一次两次,就连陈赫自己都承认,已经很多年没在节目上这么做了。

「综艺老人变新人」,催生出嘉宾的不同面貌,加之熟人局本来就自带松弛感buff,又反过来加强了节目效果。或许只有在《盒子里的猫》才能看到林更新被贴脸开大喊「林狗」、陈赫拽着张雨绮的衣袖,战战兢兢求保护等名场面。

2.先锋社会实验

作为全新的综艺模式,《盒猫》的创新之处不止在于对世界观、玩法的改良拓新,更在于它开启了「下半场」,去探索迷题和故事背后的现实隐喻。

10期节目分别探讨了数字人生、精神内耗、人生选择、流量绑架、情绪羞耻和网络流言,它们都是与当下息息相关的议题。

《盒猫》中对社会议题的讨论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和借用,而是将其巧妙融入在节目中,以搭建起一条能真正触达用户,撬动他们情绪共鸣的有效路径。

具体而言,通过进盒子前惊喜,在盒子中爆笑,出盒子后有思考的「盒子三部曲」,《盒猫》建立起综艺内容与当下现实和大众情绪的连接。

社会议题的现象,在上半场构成了《盒子里的猫》的规则和玩法,具有强烈的社会实验性质。

以《热度密码》这一单元为例,首先把社会上对于热度流量的追捧行为拆分,将现实中人们对热度追捧的方式,化作节目中的规则与玩法。玩家为了过关去模仿「热度小镇」其他人的模样,就是现实中的「跟风现象」在综艺中的投射。

而社会议题的成因,则成为下半场的基石,并通过戏剧方式进行阐述表达。专业戏剧演员的精彩演绎和强烈信念感不仅触动在场的「玩家」,也提供给屏幕前的观众更强的沉浸感,刺激他们真正实现情绪的释放。

当人被异化为流量奴隶这一幕,以戏剧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时,那种震撼感令人难以言表,也令人反思「流量是否真这么重要」这个问题。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飞行玩家的选择往往与他们的原生故事有关。像第一期黄渤体验《顶峰相见》单元的数字人生,是因为他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有过深度接触;黄晓明被邀请进入《午夜的访客》事件,与他是个「老内耗人」有关。这种基于原生故事的选择方式,更好地调动起参与嘉宾的情绪,他们的真实表露也让观众有了更强的代入感。

3.打破第四面墙

似乎很少会有人在综艺中讨论「代入感」这个词,但在讨论《盒猫》时,我们却无法绕开这个词。

这是真实存在于《盒猫》角色玩家们与观众之间,一种在此前的综艺中很少出现的关系。观众不是简单的旁观者,而是透过角色玩家们的眼睛和经历,一起沉浸于「盒子世界」中。

在具体的社会议题之外,这是更深层的「与我有关」。它不止展现着潮水的流向,也让每朵浪花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嗡鸣。

在最后一期,当一直作为观演者的「角色玩家」们,走上舞台中央,成为戏剧的主角,《盒猫》这出戏终于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起承转合。

六个议题,10期节目,每个单元主题实则在影射我们自己,比如精神内耗、流量绑架、人生选择等等。但如果跳出单一单元主题来看整个节目的话,会发现在六个子议题之上,其实还藏着一个关于「我是谁?的母题。」

「盒子世界」是对现实生活的影射,「玩家」是观众在「盒子世界」的投射。我们为什么会被流量捆绑、为什么会被流言伤人、又为什么会被完美人生绑架?究其根本,是因为没有弄清楚「我是谁」这件事,而想要解决这个母题,则需要从子议题身上找答案。

随着「玩家」在一个个不同世界中的穿梭冒险,观众的沉浸感会渐渐变强。两期节目一个主题,整个看下来其实是个观照自己的过程,我们从每个小问题中找到困扰自己的答案,最后找到那条通往「我是谁」的路。

在整个第一季的结尾,伴随着“玩家”们争先喊出心底愿望与未来期许,积攒了整整十期的暗线情感被推至最高潮,观众情绪得到极大满足与释放。

可能是一种巧合,《盒子里的猫》最后一期播出时正是高考,是无数人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综艺可能没法给出一个「应该这样做」的标准答案,但它能够拨开迷雾,为观众提供「我该怎么做」的启示与勇气。

这种与当下的紧密联系,和对大众情绪最真实和及时的反馈,是独属于综艺的,不可取代的内容价值,《盒子里的猫》用模式和内容的创新,再一次发出了属于综艺的价值回响。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