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唯一的无题诗词,豪放洒脱,句句是神来之笔
毛主席的诗词一诞生,就注定成为不朽诗篇和文化瑰宝。这是由诗作深邃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决定的。
毛主席诗词在形式上承袭我国古典文学精髓的优秀传统,内容上表现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以意蕴深邃、气势磅礴、诗情豪迈、笔力雄浑而著称,因而倍受世界人民尊崇。
今天为大家带来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十六字令,词牌名,因全词仅16个字而得名,也就是“无题”词。
《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诗人巧妙地化用贵州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一个“惊字”,将诗人的动感,眼神,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传神。也暗示着人在山面前的屈服。
而“快马加鞭未下鞍”,又写出了红军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此词写于长征途中,为了贴近理解,须回顾当时历史背景:
在一年多时间里,红军折损大半,根据地丧失90%,仅剩下陕甘边区一块。在这种情况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已无能为力,被迫远征,北上抗日。
现在,我们来分析这首词:
山,交待不平地形。
快,准确描绘了战略转移的军情急骤和敌强我弱的形势严峻。
惊,不是后怕,而是令人不敢想象、难以置信的惊喜:此险闯过,奇难何惧?表现出红军的自豪与骄傲。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长征路上,有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又有土匪袭击、不明真相的少数民族的阻碍。天然之险、人为之凶,山,不是自在、宁静、孤立的山。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奔,向前;腾,向上;急,紧迫。一幅瘦马奋蹄、哀兵倍勇、战机不可贻误、殊死拼杀前进的情景。
万马,状写战场之辽阔、规模之宏大;犹,令人身临其境;酣,把整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场面勾画得淋漓尽致。
满目红军将士,顶狂风恶浪、冒枪林弹雨,临危不惧、奋勇争先、义愤填膺、英雄群像,跃然纸上。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遵义会议后,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党开始独立自主,红军节节胜利。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陕北,长征告捷。长征的胜利,不仅呼应了南方游击战争、鼓舞了白区地下工作,而且为促成民族统一战线、逼蒋抗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欲堕,日寇肆虐,国军退缩,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大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邦赖谁主?赖以拄其间。
这座上拄天、下拄地的人民靠山,只有中国共产党!
以山壮党,这中山之柱,不仅形象雄壮、稳固,而且表现了党和红军满腔热忱、极端负责、勇担使命的豪胆忠心。犹如一曲胜利凯歌、一篇征讨檄文,鼓舞将士:再接再厉,誓师抗日!
这三首小令通过写山,咏物言志,情景交融,这三首小令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气韵天成,句句是神来之笔,尽显山之体势,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足令鬼神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