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辨古中医“火”的概念(包括“火、热、暑”等)

炎黄国医吴越 2024-08-26 09:03:40

古中医的思维与现代科学的思维很不一样,中国古人使用概念没有严格的内涵界定,反而有意无意的让概念的内涵相互交叉……这就让现代人学习古中医感到很大的困扰。“火”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相火、君火、热、暑、暍”等概念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火”是五行之一

《黄帝内经》有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金木水火土,火是五行之一。

二、五行六气:五行之火一分为二,对应六气之二

厥阴风木、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这四经、四气(风湿燥寒)、四行(木土金水)的搭配是容易理解的。

少阳相火,少阴君火——到这两经,其表述方式就变了!“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的“热”不见了,而只有相火、君火这两个词,而火,属于“在地”的,属于五行,与“厥阴风木、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的“木土金水”是同一序列的,是五行的序列。

严格的表述应该是:

“少阳热相火,少阴热君火”

这样,热火才与其它四经的风木、湿土、燥金、寒水相对。

小结:五行之火,一分为二,以配天气之“热”,因此有了六气。六气六个名称,五行只有五种名称。五行对应之火与天之气配对,则分为两火:相火与君火。

三、“六淫”的表述:“火”与“热”出现了混乱

《黄帝内经》在论述六淫时,出现了“火”与“热”的并列:

“火淫于内……”

“热淫于内……”

在六经六气表述中消失的“热”又出现了,但“相火”与“君火”却不见了。

考原文之意,“热淫于内……”指“君火淫于内……”,“火淫于内……”指“相火淫于内……”

因为《黄帝内经》的各篇,不一定是黄帝与同一个人的对话,所以各篇之间使用的概念不统一、理论有矛盾之处在所难免。

“火淫于内……”、“热淫于内……”的严格表述应该是这样的:

“热相火淫于内……”、“热君火淫于内……”

四、黄帝内经还出现过“暑”的概念,暑与热是否相同?

黄帝内经中“风寒暑湿”经常并列提出,按五行(五运)六气,那么,这个“暑”代替了“热”的位置。

在实际生活中,“中暑”、“伤暑”,以及《伤寒论》中出现的“中暍”,实质上都是热邪伤人导致的病。那么,为什么黄帝内经中讲六气时不使用“暑”的概念呢?

怎样分辨“火、热、暑、暍”这些概念呢?

我的看法:古代医典的表述已是既成的事实,我们改变不了;我们能改变的,是自己去理解这些文字的方法。

要根据全文、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这些概念。既然“火”的概念跨越了六气与五行,那就要注意具体语境中的“火”的涵义。如果用“火”来表达六气,那就是六气中的相火、君火,是在天的火,是无形的火,是看不见的火,本质就是“热”——“热”是能感觉到却看不见的,而五行之火却是既能感觉到又能看得见的,是在地的火,是有形可见的火。

“热”(包含相火、君火)与六气之寒、风、湿、燥,都是肉眼不可见的。

五行之“火”,与水、木、土、金一样,是肉眼可见的。虽说“火”之有形却形状不固定,但水的形状不也是非常不固定吗?所以,在地的、有形的五行之“火”与在天的、无形的六气之“热——相火、君火”,是可以区分的。

至于“暑”与“暍”,根据具体论病的内容去分辨好了。

这种区分在临床上有意义吗?当然是有意义的,那就涉及到经络之热与脏腑之热的区分了。无形之火也就是无根火,多用后世所谓的气分药;而有形之火则着重泻除火之载体物……另文再论,不再赘述。

炎黄国医研学者吴越

2024年8月21日

郑重提示:本文旨在弘扬传统中医经典,传播炎黄国医文化,如果文中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若要使用医疗处方请依法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

而且,出于对平台规则的遵守,也不发表有关医疗、医案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问题。

文中所述,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作品。笔者的经验:学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容易得多,而且,是真正正确的开启方式!有兴趣者,可参阅笔者的著作、文章或课程。

吴越心愿:提炼中医理论,完善经方体系!为想学中医又不得其门而入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医学习阶梯,为学医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问难解者提供系统明析的透彻解惑,为从医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难以应对疑难痼疾者提供以医入道的升华指引。愿中医弘扬世界,广济众生!

附1: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A、普及系列:《“阳主阴从”高效养生法》等自助中医普及课程。

B、针灸系列:《周天针灸法-针灸入门一日通》与《周天针灸法-针灸入道一点通》等

C、经方系列:包括由浅入深的《分类讲病》《经方易用》《经方直用》《经方逻辑》等阶梯

其中,《经方逻辑》特别系列:中医经方核心课程-中医经方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

附2: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

0 阅读:6